第五百八十六章 朱樉再次到达何宁
当朱标终于到达奉天殿时,他发现同样身穿龙袍的朱元璋早已在这里等待多时了。
奉天殿前摆放着两张龙椅,一张是属于新皇朱标的,另一张则是留给朱元璋的。
而在两侧,则站着诸位身穿亲王礼服的诸王,他们个个气宇轩昂,英姿飒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随着太监那尖细的嗓音在朝堂上响起,朱标正式登上了皇位,成为了新一任的皇帝。
登基仪式繁琐而又复杂,各种礼节和程序让人眼花缭乱。
朱标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上了龙椅。他的脸上洋溢着威严和庄重,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仪式后,朱标终于完成了登基大典。
然而,对于朱樉来说,这场盛大的宴会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他对这些繁文缛节感到厌倦,更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每当有人来邀请他参加宴会时,朱樉总是以禁足为借口推脱。
他宁愿一个人待在府中,也不愿意去参加那些喧闹的宴会。
这样的行为引起了朝中一些人的不满,甚至有人传言说朱樉对朱标登基心怀不满。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朱樉并没有过多的理会。
他知道,这些人只是在无事生非,想要制造一些话题而已。
他决定不理会这些谣言,带着自己的家眷前往西安,远离京城的喧嚣和纷扰。
在西安待了一段时间后,朱樉又转乘火车,前往了漠北。
漠北是一个偏远的地方,与京城相比,这里的生活更加宁静和自由。
朱樉喜欢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他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忘却一切烦恼。
而此时的何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看不到当年炮火连天的丝毫痕迹。
城池一再扩大,最后直接不再扩充了,因为扩充的速度完全赶不上来往这里的商人所带动的经济发展。
何宁如今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不仅修建了直通山西的公路,就连铁路也已经顺利开通。
这一交通网络的完善,使得何宁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车站附近,各种工厂,仓库以及其他伴生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促进了贸易往来,使得大量的草原特色制品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同时内地的一些生活物资也能及时地运输过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商业生态体系。
如今的何宁,已不再仅仅是漠北的第一大城,更是草原地区,甚至整个大明北部最大的城市。
走进何宁,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路上行人如织,车辆川流不息,人们都在匆忙地赶着路,到处可见装满货物的车辆行驶,整个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而古老的和宁城,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大部分已经被拆除,只留下了当初战斗最为激烈的西城墙。
这段城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的记忆。
站在这片曾经的战场上,朱樉的眼眶不禁微微泛红,他紧紧地盯着那一小段只剩下半截的城墙,仿佛能听到当年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看到那血流成河的惨烈场景。
朱樉轻轻地抚摸着这段残垣断壁,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的内心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伤感。
这些断壁残垣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场惨烈的战争,以及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们。
朱樉缓缓地走着,最后来到了一处背风的角落。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这片曾经熟悉的土地。
杨风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将手中的竹篮递给了他。
朱樉接过竹篮,打开盖子,里面装着香烛和纸钱。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物品取出,放在城墙下,然后点燃了它们。
火焰跳跃着,照亮了周围的黑暗,也映照着朱樉那略显沧桑的脸庞。
朱樉静静地看着火焰燃烧,思绪渐渐飘回到了过去。
他想起了那些曾经陪着他一起征战沙场,一战成名的兄弟们,想起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和生死与共。
他也想起了那些为了守卫何宁而不幸丧生的勇士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扞卫了这片土地的安宁。
当然,朱樉最忘不了的还是他的弟弟,大明的晋王殿下,朱?。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然而,命运却让他们因为一次的分别,从而永远离开,朱?最终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生命。
朱樉就这样安静地烧着纸,没有呢喃,没有哭诉,有的只是那淡淡的回忆。
他似乎能感受到那些逝去的兄弟们就在他身边,默默地陪伴着他。
正当朱樉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时,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不能点火,不能点火!”
“你们是什么人?谁让你们来的?”
“放开我,不能点火!”
听到这些声音,朱樉猛地回过神来,站起身来转身看去。
只见一个独臂中年人正被几个护卫紧紧地抓住,他拼命地挣扎着,嘴里不停地喊着:“不能点火!”
朱樉皱起眉头,对杨风说道:“去看看,怎么回事。”
杨风恭敬地一拱手,转身快步离去,前去查看情况。
不多时,杨风如同一阵疾风,步伐稳健地带着那位独臂中年人穿越过护卫的人群,来到了朱樉面前。
那独臂中年人,面容坚毅,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见到朱樉的瞬间,他挺直了腰板,尽管只有一条手臂,却依然行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军礼,声音洪亮如钟,响彻四周:
“草民黄远洲,参见秦王殿下!”
这一声呼喊,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将往昔的战火硝烟一并带回了此刻。
见到那独有的军礼,朱樉的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他沉声问道:“你是神机营的人?还是当初得某一只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