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堆龙曲河谷一路向下,抵达堆龙曲河与逻些河交汇处时,便可以远远的看见座落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哦,不对,是红山宫,这个时候还叫红山宫。
穿越羌塘高原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容易,但也没有想象中艰难。
对个体或者小队人马而言,即便带足给养,穿越方圆三千里渺无人烟的羌塘高原仍然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对个体又或者小队人马而言,除了极寒天气导致的失温以及找不到淡水导致的脱水外,还有可能遭受熊甚至狼群的袭击。
但是对成千上万的大队人马而言,熊还有狼群就只是一块肉。
有王臣这个熊人在,寻找淡水也不成问题,因为羌塘高原上遍布着咸水湖,只要找到了咸水湖就能够获得淡水。
所以说,对大勃律军团的唯一威胁就是极寒天气导致的失温。
为此王臣也是做足了准备,不仅将大勃律军团的甲胄全部换成一色的棉甲,而且还给每名官兵配备了一床棉被、一块毛毡外加棉大衣,每个火除了标配的牛皮帐蓬外,还增配了一顶棉布帐蓬,可以叠起来使用,保暖效果更佳。
这之外,王臣还准备了大量的高度数烧酒。
高度烧酒不仅可以直接饮用御寒,极寒时刻还可以生火取暖。
因为王臣准备充分,所以这一路上也是有惊无险,唯一称得上惊险的恐怕就是在翻越唐古拉山口时,天上突然之间降下暴雪。
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山口遭遇暴雪,真不是开玩笑。
所幸王臣拥有很丰富的户外经验,在暴雪还没有落下来之前,就已经通过天色以及云层准确的预见到这场灾难,因而只跟这场暴雪擦了个边,即便如此,当晚宿营时,还是出现了不少的冻伤,有官兵永远失去了脚掌。
但好在,非战斗减员伤亡并不多,不至于影响军团的战斗力。
但是骡马冻死不少,大军开拔时的五万多头骡马,已经只剩下不足两万头。
不过从羌塘高原下来之后,尤其是进入海拔三千六百多米的堆龙曲河谷后,大勃律军团的身体状况就逐渐恢复,随军郎中的工作都轻松许多。
看着云开雾散的碧蓝天空,王臣忍不住贪婪的嗅了一口空气。
都说青藏高原能洗涤心灵,这话是真的,当然了,能洗涤人心灵的绝不是高原的苯教或者佛教文化,无论是把少女泡制成为人皮唐卡的苯教,还是诱导信徒千里迢迢磕长头去大昭寺捐献仅有的微薄财产的佛教,都是人类文明的耻辱。
青藏高原真正能洗涤人心灵是那美丽的自然风光。
那种与天空的无限的亲近,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再低头,王臣就看到了河谷中成片成片的青稞地。
还有扶老携幼,挑着家当,步履蹒跚,正在向着逻些逃难的吐蕃牧民。
只见这些牧民大多都是瘦骨嶙峋,脸色也是黎黑,干枯得就像是树皮,眉宇之间的表情也是麻木的,显然,这些全都是奴从。
因为绝大部分牧民身上甚至还带着枷锁以及脚镣。
看到顺着堆龙曲河谷漫山遍野的开下来的安西军,正向逻些逃难的吐蕃奴从便纷纷停下脚步,眼神木然的看着这些不速之客。
王臣对这些牧民没有任何的仇恨,甚至有些同情。
因为根据后世的基因溯源,吐蕃先民跟中原的汉族先民其实同宗同源,两者的血缘关系甚至比漠北的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更近。
所以说,这些吐蕃牧民都是他的同胞。
只不过,在大勃律军团全体官兵眼中,这些吐蕃牧民却全都是战利品。
按规定,在抓住了这些吐蕃牧民之后,一半上交给大都护府统一分配,剩下一半则归各营自行平分,这些可都是即将到手的奴仆。
“姐夫?”李愿兴奋之下,又忘记了要称呼职务。
王臣这次没有再纠正李愿,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吐蕃跟突厥、回纥这种游牧部落联盟有很大区别,突厥、回纥这种游牧部落是真正意义上的有奶便是娘,所以只要给予他们好处,很容易就能分化,加以碎片化。
但是吐蕃也已经进入农耕时代,而且苯教和佛教在卫藏大地的渗透或者说洗脑控制,要比萨满教之类的原始宗教强大得多。
所以,攻灭吐蕃之后的治理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一味靠武力,那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辅之以怀柔。
目光扫过吐蕃奴从身上的枷锁和脚镣,王臣有了个想法。
“传我的命令,打开枷锁脚镣,恢复他们的自由。”王臣下令道。
“啥?”李愿、高玄泰等一众部将都是一脸茫然,打开枷锁脚镣?这是做甚?
“没有听见吗?打开枷锁脚镣。”王臣的语调陡然间升高,“恢复他们的自由,快点!”
李愿、高玄泰、王佖、杜岳等部将这才如梦方醒,赶紧给各自麾下的部队下达命令。
军令很快就传达下去,安西军忠实的执行了命令,纷纷用暴力撬开吐蕃奴从身上的枷锁以及脚镣,成千上万的吐蕃奴从及妇孺相继恢复由由。
刚开始的时候,吐蕃奴从和妇孺还显得有些畏惧。
但是随着撬开的枷锁和脚镣越来越多,随着恢复自由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吐蕃奴从和妇孺终于反应过来,这支军队好像不是来伤害他们的,而是来解救他们的。
忽然间,便有一个年长的吐蕃奴从匍匐在了地上,口中虔诚的高喊着:“金珠玛米!”
紧接着,更多的吐蕃奴从还有妇孺跟着匍匐在地,纷纷跟着虔诚高呼:“金珠玛米!金珠玛米!金珠玛米!”
听到这,王臣顿时有些神情恍惚,仿佛时空交错。
上一世,他也曾看见藏民虔诚的高喊:金珠玛米。
他也知道藏语中金珠玛米的意思:打开枷锁的兵。
或许这些吐蕃奴从以及妇孺只是单纯的表示感激,但是对于王臣而言,自己麾下的军队能被称为金珠玛米,仍旧让他感到受宠若惊,过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