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他印象里,这靖王的封地好像不小。
他们想逃出去,怕是还得有些日子。
而如今靖王四处抓兵丁,最先遭殃的就是各个城池及附近村庄。
因此,他们不仅不能进城,还得离城池远些才好。
而朝廷的官道都是连接各个城池的,马车的速度又快。
他们沿着官道往南走,怕是要不了多久,就到永源县了。
各个城池附近,估计都在抓兵丁。
但若是不走官道,普通道路马车根本跑不起来。
一时间,陆天明陷入纠结。
琢磨半晌后,还是决定走官道。
官道到底速度快,他们如今最要紧的,就是抓紧离开靖王的封地。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快要到县城附近时,他们多加小心些。
一旦发现异常,快速撤离。
这么想着,陆天明把心思都放回赶车上,狠狠一甩马鞭,马车速度又快了些。
后头,陆青青苦着脸坐在车辕上赶车。
这速度太快,她感觉屁股都要颠成八瓣了。
至于屁股底下垫着的坐垫,只能说还是太薄了。
她暗暗决定,等停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车厢里头的铺盖拖出来,先整一个舒服些的垫子。
然而,车队一直跑到天黑都没停。
却是陆天明见今夜月光光线亮,点了个火把又继续赶路,只是把马车速度稍微降了些。
一整个下午,除了中间停下上了个茅房,其余时间都在赶路。
队伍里不少人都叫苦不迭,却也不敢提停下休息的事。
从知道靖王抓兵丁开始,陆天明的神情就很是严肃,其他人见状都不敢吭声。
队伍里有人晕车晕得厉害,在车上吐得险些昏死过去。
家里人也只能备上木盆,任由她吐在盆里。
一直跑到深夜,陆天明见马儿体力撑不住了。
这才下了官道,拐进旁边一条小路,找了个偏僻些的位置停下。
队伍停下后,汉子和妇人们快速跳下马车,分别去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如厕。
马车跑了这么久,不少人都憋坏了。
小孩子还好些,能在车上的尿桶里解决,大人却是不好意思如此。
陆天明在原地警戒,直到众人陆续回来,这才去刚才汉子们去的位置如厕。
陆青青回来时,秦朗已经在卸车架了。
这马儿许久没受累,今日拉着马车跑了这么久,累得直喘粗气。
陆青青见状,忙准备了食水喂给它。
此时,队伍里其他人家也都在喂马。
那几户刚买了马的人家,看马累成这样,生怕出问题。
见其他人都舀了不少水喂马,忍着心疼,也舀了小半桶水喂过去。
至于粮草,更是抱了不少过去,生怕马吃不饱。
要知道,如今又开始赶路,担心路上没法补充水源,他们自己喝水时都很是抠搜。
能喂上半桶水,属实不少了。
休息前,各家又都找了块空地,铺上油布用来收集露水。
逃荒这么久,他们已经习惯了做这些。
提前准备,有备无患。
一夜无事。
第二日早上再出发时,官道上的马车少了不少。
他们昨夜连夜赶路起了作用,大部分人家都被他们落在了后面。
不过,陆天明也没放松,马车的速度依旧很快。
临近中午时,队伍远远的就看到了前方的城墙。
陆天明在看见城墙时,就停下了马车。
他担心城墙上守卫的士兵看见他们,会惹麻烦。
便引着队伍下了官道,去到边上一条小路上。
挑了处视野开阔些的高地,他半蹲在上头,隐蔽地观察着不远处的永源县城。
此时,县城城门紧闭,城墙下不见流民的身影。
也不知道他们是被抓了,还是得到消息跑了。
又默默观察了一会,果然见到城墙垛口附近有官兵走动。
陆天明看得心下发紧,站在这处高地上观察起四周的地形。
默默观察了一会,最终定下了条绕过县城的路线。
这条道路是从眼前的小路出发,穿过附近的各个村子,最终绕过县城,回到官道上。
队伍再出发时,速度慢了下来。
这种乡间小路崎岖不平不说,有些地方窄到马车根本过不去。
无奈之下, 众人只得找东西垫高,才勉强过去。
途经的几个村子,大部分房子都从外头挂了锁。
少数留守在村里的,也多是老人。
见到他们的车队时,先是惊慌地四处躲避。
见车队里的人并没理会他们,这才缩在一个地方躲好。
等车队过去后,才又回到各自的家里。
连着经过几个村子,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陆天明不用问,也知道永源县的情况了。
队伍绕了个大圈,中间还找了几个村民打听,才好不容易绕过县城,重新回到官道。
官道上,车队跑出去没多久,就开始陆续遇上赶路的人。
这些人多是推着板车,板车上绑着大大小小的行李。
往往一群人一块赶路,看起来像是一个村里的村民。
他们在一开始听到马车声时,先是惊慌的四处躲避。
在见到马车上的人没穿官服时,齐齐松了口气。
陆天明没理会他们,只专心驾车,超越了一批又一批的村民。
可随着见到的人越来越多,他心里也开始发紧。
看这人数,怕是永源县抓兵丁的力度很严。
这实在不是个好消息!
等到天色彻底黑下来,他才将马车停在一处偏离官道的小路上,准备休息。
今儿各家的马跑了整整一天,实在是累得不轻。
之前一直养着的马状态还好些,而刚买的那几匹马,累得嘴边都是白沫子。
众人见了都心疼不已,把粮草和水都喂得足足的。
等把马伺候完,才开始忙活着自己的吃食。
因着这两日赶路急,队伍一直没再补充水源。
所以各家虽对牲畜大方,自己却不舍得喝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