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见朝贡有利可图,便频繁朝贡,以至于到了永乐年间,大明就限制了倭国的朝贡次数,更是制定了勘合制度,来确认朝贡使臣的身份。
所以这宁波港的参将,根本不相信李烈这一行人是什么朝贡使臣。
最后还是李烈将那一百多颗倭寇首级有,和那五百多名倭寇俘虏献上。
并告知宁波港参将,说是有平倭策献于皇帝陛下,之后他又花了好大一笔银钱疏通路子,这才勉强上了岸。
等李烈见到当地守将就简单了,凭借他那十级的说服技能,再加上银钱开路,以及那数百名倭寇俘虏。
这才说服了这参将,将倭国派遣使者前来朝贡的事儿上报了,当然那平倭策也顺带提了几句。
而这参将的上司官得到这份奏报之后,听说有近二百颗倭寇首级,还有五百多名倭寇俘虏。
也是来了精神,立即派人确认此事真伪,得知确实是真倭之后,他连忙将此事报了上去。
至于李烈这个使团的事儿,和平倭之策的事儿,只是顺带提了一嘴。
然而李烈还是低估了这年头信息传递速度,在等了两个多月后,李烈总算是得到了皇帝同意,许他他进京朝贡。
不过朝廷要求他最多只能带100人,还不能着甲。
对此李烈也没有什么不满,毕竟现在自己有求于人,自然要把尾巴夹起来。
坐上朝廷官船,李烈一行人又花了二十来天,总算是来到了大明京师。
张冲站在船头,随着官船缓缓靠近京师,一座巍峨的巨城轮廓逐渐清晰。
当那高耸厚实的北京城城墙完整地映入眼帘时,他的双眼顿时一亮,心中充满了震惊,前世他虽然也在手机上看到过北京城城墙。
可现在站在城下亲眼所见,那又是大有不同。
只见那城墙高大得超乎想象,厚重的砖石层层垒砌,在日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古朴而威严的气息。
每隔一段距离,便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城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天朝上国的气派与威严。
李烈这个现代人尚且如此,跟随他那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亲卫,和倭人战士那更是目瞪口呆。
他们之前见过的那些城墙,和眼前这雄伟巨城一比,简直就和地主家的土墙一个样,完全没有可比性。
看见李烈一行人的样子,带队那官员像是看土包子一样轻蔑。
不过他好歹为官多年,自然不会犯那种狗眼看人低的蠢病,再怎么说,眼前这伙人都是使臣,说不定就能见到当今陛下呢?
万一他嘲笑几句,再被这使臣捅到陛下那里,那不是平白找不自在嘛!
所以他也只是冷着脸招呼众人下船,并未出言嘲讽。
李烈一行人下了船,在官员的带领下进入城中,然后便被安置到了会同馆,等待皇帝的召见。
然而接下来几天,李烈并没有等到皇帝的召见,反而是跟着会同馆的官员学习了一大堆礼节。
等李烈都感觉有些不耐了,这才等到皇帝召见的圣旨。
说起来,如今是1544年,正是道士皇帝朱厚熜执政。
这家伙自幼受道教氛围熏陶,同时又因为朝堂上的争斗不断,以至于他干脆不怎么上朝,潜心钻研他的炼丹修道。
若不是李烈的贡品中,有一具鲸鱼的皮革骨头标本,还有那平倭之策,或许那朱厚熜根本就不会召见李烈这么个平头百姓。
李烈接到圣旨,心中既紧张又期待,精心整理好衣冠,带着精心挑选的随员,跟随传旨太监前往皇宫。
踏入紫禁城,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奢华,李烈强压内心的激动稳步前行。
进入大殿,李烈按照之前所学的礼节,恭敬地跪地叩拜。
朱厚熜见这倭人使臣居然是个七尺高的壮汉,顿时觉得非常有趣。
于是便出言询问道:“朕听闻倭人矮小,为何你这倭国使臣竟如此高大?”
李烈闻言闻言当即是如实相告:“启禀陛下,小人本是明人,故而不似倭人一般矮小!”
他这话刚一出口,一个御史便站了出来大声指责:“混账,你个明人竟然敢与倭人勾结,简直罪该万死!
“臣请陛下严惩此吃里扒外的恶贼!”
说完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而他一跪,立刻又有几名官员出言附和。
李烈闻言眼角直抽抽,他虽然早就想过会有人拿这个问题做文章,但他没想到自己什么都还没说,就已经被人攻击了。
生怕那朱厚熜听信了这些鬼话,李烈当即是将自己早就想好的说辞讲了出来。
“陛下恕罪,小人也是逼于无奈,还请陛下听我一言,再做定夺!”
其实朱厚熜对李烈是明人这事儿虽然有些不悦,但对于朝堂上动不动就要弹劾别人的风气更不爽。
所以他还真想听听李烈到底有什么苦衷,于是便示意李烈继续说。
听到朱厚熜听话,李烈当即是将自己的悲惨遭遇讲了出来。
“陛下有所不知,小人本是松江府人士,四年前倭寇袭击,不但是将父亲杀害,还将我家中财物劫掠!”
“最后他们看我体型高大,更是将我掳走准备卖给倭国那些贵族借种。”
“所幸天不亡我,那支倭寇船队行到倭国九州岛时遭遇风暴,整只船队就我一人得以活命!”
“上岸之后,我便在那九州岛四处游荡想要再回大明,可惜始终未能如愿,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遇到了松浦家家主松浦隆信!”
“他见我体型高大,便收我做家臣还教我武艺,后来我也凭借这一把力气,帮他冲锋陷阵斩杀了不少敌对倭人,为了拉拢我他又将长女嫁给我!”
“然我李烈虽身在倭国,但这一颗心却始终在大明,故而一直在找机会返回大明!”
“终于在前段时间,松浦家终于是击败了九州岛上所有的势力,我见机会难得便说服了当代家主松浦千代子臣服大明!”
“此次草民带船队出海朝贡,也是希望获得陛下能宽恕草民之罪,并代家主向陛下递上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