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九州岛松浦氏,愿举族投靠大明,成为大明的番薯小邦,成为大明之爪牙!”
“还请陛下明查!”
朱厚熜听了李烈这番言辞恳切的陈述微微颔首。
“若你所言为真,那你的行径倒也算不得叛国,如此朕便不加罪于你了!”
可他才刚说完,之前那名御史便再次开口:“陛下不可!”
“这些只是此人一面之词,万万不可轻信啊!”
再次被反驳,这让朱厚熜很不爽,可他毕竟是皇帝,也不好当场和这么一个小小的御史对轰。
正在朱厚熜为难之际,李烈却是再次开口:“启禀陛下,草民自知言语苍白不具说服力,于是便在路上弄了点儿诚意带来!”
朱厚熜一听李烈这话,立刻来了兴趣:“你这说法倒是有趣,诚意这东西还能顺手弄来不成?”
见朱厚熜有兴趣,李烈立刻解释道:“启禀陛下,确实如此!”
“草民知晓那倭寇袭扰劫掠沿海罪大恶极!”
“故而我在朝贡的路上,见济州岛附近有数百倭寇盘踞,于是便趁其不备,率手下兵士将其灭了!”
“此战斩首183级,俘虏571人,想来宁波港参将已经将其送往京城,如此人证物证便是草民的诚意!”
“若得陛下宽宏赦免,草民日后定然率领松浦家兵丁多多斩杀倭寇,以此来回报陛下大恩!”
一听到这李烈居然还斩杀了这么多倭寇,朱厚熜当即是来了精神。
其实朱厚熜是知道这个事儿的,同时也是因为这个,他才对奏报上所说那平倭之策有了几分重视。
实在是这些倭寇太过猖獗,给大明带来的伤害实在难以想象。
否则他每天修道的时间都不够,又怎么可能抽出时间来见李烈这个平头百姓。
但他毕竟是皇帝,这种事儿他也不好开口求教,这样可就落了他天子的面子。
于是他便故作姿态,开口询问下手的兵部尚书聂豹,想要引出李烈这平倭之策。
“聂爱卿,这李烈所言是否为真啊?”
聂豹闻言立刻出列汇报:“启禀陛下,兵部确实收到了这样一份战报,那些首级俘虏兵部也已勘验完毕,数目却是如此人所言!”
“不过这些所谓的倭寇并非皆是倭人,其中六成都是朝鲜国人,这其中原由臣便不知了!”
听到这些倭寇好像还有水分,朱厚熜又看向了李烈,等着他的解释。
见皇帝看来,李烈立刻解释了其中原由。
“陛下容禀,这所谓倭寇其实是因为此时倭国被各大家族割据,他们互相之间长期征战,不少倭人没了生计,就会上山落草或者下海为寇!”
“其中一些倭人便会乘船渡海,在朝鲜国沿海劫掠壮大,然后再以朝鲜为跳板,袭扰大明沿海!”
“故而倭寇当中常有朝鲜贼众!”
“此番小人就是在朝鲜济州岛附,近遇到的这伙倭寇,所以朝鲜贼人才占据多数!”
听到李烈这么说,朱厚熜倒是很轻松就理解了。
不过他见李烈还是没有说出平倭之策,于是干脆直接开口询问。
“既然如此,那你之前过错朕便不追究了!”
“不过我看那奏折上说,你有平倭之策,不知此言当真否!”
也怪不得朱厚熜会亲自问这个问题。
主要是大明早在立国之初,就一直饱受倭寇劫掠,后来朱元璋更是下达了禁海令,让所有人所有船都不得下海,想要以此避免与倭寇的接触,减少其带来的伤害。
而朱厚熜登基后,这倭寇更是越发猖獗,现在大明沿海已经是苦被倭寇搞得苦不堪言。
现在他听到有了一个平倭之策,那自然是非常上心的。
上心到他还专门开这么一场朝会召见李烈,要知道朱厚熜可是有名的道士皇帝,平日里大多数时候都在炼丹修道。
就算有政事,多半都是在西苑召集几个心腹大臣商议处理,目前已经很久没上朝了。
而李烈听到朱厚熜的话,立刻坚定的表示此言为真。
“回禀陛下,臣确有一计可平倭!”
“正如之前所言,倭寇乃是由一部分倭人渡海而来,经由朝鲜壮大才能为祸大明!”
“小人就想着,能否由松浦家组建一支水军,在九州岛与朝鲜国之间那片海域来回巡视,尽全力追缴来自倭国的海寇浪人!”
“如此一来,定然能极大的减少倭寇的数量,到时候再由朝鲜国出手,追缴部分残余的倭寇!”
“最后就算有少许漏网之鱼,那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至于大明沿海的倭寇,没了生力军加入,想来用不了多久,也会如那无源之水逐渐平息!”
“这,便是小人的平倭的拙劣伎俩,不知可行否!”
听到李烈这话,朝堂上顿时是面面相觑,倒不是说这计策有多高明。
主要是这计策,根本不需要大明出什么力,脏活儿累活儿,都让这松浦家和朝鲜去干了,大明朝廷只需下两道圣旨,然后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这法子不能完全解决倭患,定然也能大大减少倭寇数量,缓解大明沿海的压力。
所以无论是朱厚熜还是满朝文武,根本就没人反对。
当然了。
没有利益相关的官员,自然不会跳出来当出头鸟,那些给海贸走私大海商充当保护伞的官员,不站出来反对则完全是因为害怕。
他们害怕,李烈这个从倭国回来的小年轻是个愣头青,若是他们敢跳出来搞事儿。
万一这小子头铁,将大明海贸走私的事儿给捅破了,那可就全完了。
要知道这其中的关系盘根错节,那可是很多人的钱袋子,一但被皇帝知晓其必然不可能放任不管,到时候一但查起来,他们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
这也怪不得他们无能,若是朝堂其他官员,或许会有所顾忌不敢乱说。
可偏偏这李烈就是个平头百姓,又是个小年轻,根本不可能懂得为官之道 所以他们才默不作声,默认下这事儿。
不过其他人没话说,户部却是有人提出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