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龙国内某航空公司购买此款飞机用于商用服务,虽然飞行员操作风格略显粗犷但仍无妨其表现良好,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也能正常运行。
在拿到这款新客机后,特别是得知它的技术是源自125兵工厂的时候,机长们都非常兴奋。
原本需要2小时40分钟的航班,现在缩短到了2个小时。
而对于这架新客机来说,它甚至还没有达到最大飞行速度的极限。
这架飞机性能强大,大幅提升了安全系数,运行更加可靠,还能降低起降要求,改善乘客体验,无论是对于航空公司还是旅客来说,这都是一个大好事。
从价格上来看,这款新型客机并不比市面上最顶级的大飞机贵太多。
也就是说,在成本控制方面,125兵工厂也做得相当到位,这使得这款大型客机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甚至有可能挑战现有市场的两大巨头。
这架新客机上采用的各种新材料、核心部件等还有可能为整个行业树立新标杆,由125兵工厂打造的这些创新元素,或许会引领未来的潮流,吸引其他飞机制造公司的争相模仿。
这次的审核过程持续了足足半个月,相关的新闻报道热度一直不减,每一条新消息都会让人震惊不已。
之前不太关注125兵工厂的人现在也开始认识到这家企业的实力。
了解越深入,人们对125兵工厂越是刮目相看。
一家能研发北冥鲲超音速潜艇的兵工厂,自然有两把刷子。
尽管以前我国在大型客机方面的底子比较弱,但自从125兵工厂涉足这一领域后,事情就有了转机。
大型客机固然要借助很多高科技,才能成功问世。
那些老牌大国因此自鸣得意,经常拿这项技术炫耀国力。
可如今,在这个领域里已经没人敢说自己最强了,因为新的规则制定者成了125兵工厂。
125兵工厂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震动了整个产业。
这次的审查极其认真,因为大家都在关注着呢。
审查人员丝毫不敢马虎。
正是这样严格的标准让这款飞机赢得了好名声。
不少航空公司早就厌倦了两大垄断巨头的局面。
这些年,大型客机出事的情况时有发生。
比如说,波音公司的飞机,其引擎问题频出。
有时左边引擎出现故障,被迫着陆;有时右边引擎有问题,发动机前缘和进气道裂开脱落;
甚至有一次发生了引擎突然失火导致飞机停止爬升、不得不紧急降落的事情。
如果只是普通零件还好,偏偏问题都出在关键部件上,这可是严重的事态。
事后调查发现,发动机内部有些叶片折断了。
据此推测可能是由于金属疲劳引起的。
零部件在长时间反复受力的情况下,会在某一点慢慢产生细微且永久性的损害,最终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裂痕或瞬间破裂。
航空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必须同时经受高温、高压、高转速以及高强度等多重考验。
正因如此,目前大多数使用的是钛合金这种既能耐热又抗变形的材料制成的叶片。
但是即使这样,在飞机不断飞行的过程中金属疲劳现象仍无法完全避免。
哪怕再小、几乎难以察觉的裂纹也会慢慢变大,如果不及时修复更换的话,将来这些裂缝随时可能快速扩大,导致整个零件断裂。
一旦这类事故发生在空中,那绝对是灾难性的事情。
正因如此,在新材料的研究方面业界从未松懈。
而125兵工厂这次带来的新材料让大家耳目一新。
虽然有人心怀鬼胎想遏制这款新飞机的市场推广,但随着此次公开透明地审核,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里,它的好口碑正在迅速扩散开来。
这架新型客机引起了所有航空公司的极大兴趣。
最关键的是,在网上普通百姓们的支持度也非常高。
毕竟大家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见证了一款大型客机的全面评审过程。
看到那繁复严格的检查步骤之后大家更是感叹不已。
不过125兵工厂制造出来的这架客机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了一切检验,将两个传统大佬和其他竞争者远远甩在身后。
对于广大旅客来说,乘坐这种新客机不仅意味着高品质的旅行体验,更重要的是安全感满满。
绝大多数乘客关心的是旅途是否平安无事,而不是机票的价格高低。
特别是近年来发生了许多意外事故之后,大家都越来越注重安全性。
在选择交通工具时舒适性退居其次,确保人身安全才是头等大事。
像波音或者空壳两家公司生产的飞机如果再继续出事,恐怕不会有谁愿意冒生命危险坐他们的飞机。
以往没得选是因为市场被这几家大厂垄断,现在既然有更好的选择摆在面前,自然没有理由去冒险。
现在仅限于国内几家公司订购了这批新客机,但全球范围内的订单早已纷至沓来。
任何明智的航空公司都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眼看这漫长的审批过程一步步接近尾声,播音与空壳两家老牌企业却无力回天。
在评估期间所展示的技术水平令两大业内巨头的专业人士都感到震撼。
实际上当今航空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利润率也越来越低。
如何平衡一款客机的成本和性能成为了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如果不考虑成本,当然可以造出性能更好的客机,但从实际运营来看,这完全没有意义。
但125兵工厂制造的这款新客机不仅性能出色,而且成本控制得非常好,整体价格比A380贵不了多少。
无论在性能还是价格上,这款客机都占据了明显优势,估计它未来会在市场上迅速抢占原有的份额,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两家巨头公司。
这两家公司的担心很快就成了现实。
首先,龙国国内的各大航空公司纷纷下单购买。
虽然现在这款新型客机还没有进入国际市场,但已经通过了所有审查程序,打入国际市场也只是时间问题,不用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