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柠是欣喜的。
追溯到很久以前中医就被打压,后来又有十年的文化断层。
现在中医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看着现在一个个的后起之秀,姜柠也很开心。
现在闺女在医学上有这么好的天赋,代代传承,中医不会没落了。
*
十一月二十号这天,姜柠被林校长叫到校长室。
林校长看见姜柠就眉开眼笑的,“姜医生,好消息。”
能让林校长高兴的好消息,姜柠也大概猜出什么。
林校长把信封递过去,“这是过审通知和录用通知,你的论文被华国医学学报录用了,收录在十二月刊,下个月就刊登发表。”
姜柠看着录用通知。
对于论文,她还是很有信心的,只不过这个论文她是以中医术主为主题写的。
虽然现在中医术还未彻底推至整个华国,但总有人在前努力。
见论文过审,她的心中也松下一口气。
等这篇论文发表,中医术在华国医学界也算是站稳脚跟了。
时间步入十二月,姜柠写的那篇论文也要见刊了。
随着论文见刊,一个月前,孔院长说的医学交流会也要如期举行了。
交流会在十二月十日。
因为还有从m国来的医生,交流会的位置就选在首都最大的宾馆举办。
姜柠要去交流会的事,她跟沈墨说了一声。
沈墨没想到媳妇儿去的交流会有m国的人。
上次媳妇儿被绑架的事他到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他想送媳妇儿去交流会,便去找了上面的领导。
去找了领导才知道,这次交流会总区医院的院长也会到场,上次绑架事件,不止把他们军区的领导给吓到,还把总区军医院的院长给吓够呛。
所以姜柠这次参加交流会,沈墨可以陪同参加。
以保护姜柠,还有总区医院院长的名义。
家里的孩子,就让沈父沈母到家属院来照看一天。
交流会当天,沈墨开车送媳妇儿去交流会。
到了宾馆门口,姜柠便看见了等在门外的孔院长和总区医院院长正在笑着寒暄。
两人在电话里交流过无数次了,这还是第一次正式见到面。
二人聊着天,三句话两句不离姜柠。
这次的交流会办得很大,是开放后,国内办得最大的一场医学学术交流会。
正好还有很多人都不认识姜柠,在这个讯息不怎么发达的时代,哪怕姜柠上过几次报纸,还上过新闻联播,也没达到人人都认识她的地步。
“姜医生。”
“姜医生。”
孔院长和总区医院院长见到姜柠纷纷跟她打招呼。
“院长,好久不见。”姜柠对总区医院院长打招呼道。
院长笑道,“现在总区医院也在逐渐开展中医部了,我让医院的中医生都看了你写的那篇《中医学论》论文,大家对你这篇论文都赞不绝口。”
姜柠矜持的笑笑,没有因为别人的夸赞就沾沾自喜。
总区院长见她这么淡定,也满意的点点头。
学中医,最重要的是传承。
他学医的时候,要是能碰上姜柠这样的中医生,他也会选择学习中医,而非西医。
只可惜,生不逢时。
孔院长道,“我们先进去吧。”
这家宾馆是首都最大的一家宾馆,经常会接待外商和一些外交团队,宾馆的大堂修得很精致。
宾馆大堂已经来了很多人。
总区院长的出现,其余各大省的军区医院来的人立刻就迎面走了过来。
姜柠见总区医院的院长在跟别人说话,她带着沈墨退到了人少的地步。
在现世,她经常发表论文,但她不爱来参加这一类的聚会。
那时候只一心搞自己的学术研究,根本没有跟别人交流学习的心思。
没想到来到这个年代,见到了这个年代中医的惨淡,本是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却没落至此。
所以这样的交流会她不会拒绝。
不过,面对这么多的陌生人,还是太为难她这个i人了。
所以她果断带着沈墨走到角落。
等会儿要她上台发言的时候,她再过去。
她有心躲懒,可却有人不给她这个机会。
这次交流会,有别国的医生,所以开展此次交流会的人,还邀请来了《华国日报》和《新闻联播》的人。
姜柠以前上报都是上的首都日报。
华国日报和新闻联播她只上过一次,距离上次被采访已经过去一两年了。
没想到华国日报的记者,和电视台的记者见到她径直就朝她这边走过来。
他们扛着长枪短炮对准姜柠在这大堂一众的中老年面孔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且精致的面容。
华国日报的女记者道,“姜医生,在这现场能对你做个简短的采访吗?”
别的人他们不清楚,但是姜柠这张脸,只要是在报社的工作者,就忘不掉。
见到有摄影师扛着摄像机,沈墨往旁边走了走。
沈墨身上是穿着军装的,他是军人,确实不宜公开露脸。
姜柠正要回话,这时,忽然有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姜医生您好,我是华国医学期刊的主编,蒋越。”
姜柠看见他回了一句你好。
蒋越看着姜柠语气祥和道,“姜医生,审核你此次论文的几位专家想见一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