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杨贤果断地命令手下众人开始全力以赴,大力加强水军的建设。
与此同时,他也着手整顿庞大的军队,为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做着充分而细致的准备。
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策划,每一项任务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仿佛只是眨眼之间,寒冷的冬天悄然离去,温暖的春天已然降临大地。
公元 195 年 3 月 1 日,这个日子注定将载入史册。
在这段时间里,杨贤在众多顶尖谋士房玄龄、刘伯温、戏志才、鲁肃、李儒、贾诩以及程昱等人的全力协助之下,
巧妙地运用各种策略和资源,使得整个军队在短短数月内完成了多次整编和强化。
如今的这支军队,士气高昂,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堪称一支无敌之师。
杨贤望着窗外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激荡起无限豪情壮志。
他深知时机已至,决定趁着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有利时节再次出兵,向着自己心目中的宏图霸业迈出坚定的步伐。
此时,环顾四周,杨贤发现周围的敌人数量已经所剩无几。
曾经与曹操交锋过的敌军当中,最为突出的便是陶谦和袁术二人。他们势力雄厚,给杨贤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就在这时,足智多谋的程昱向杨贤进言道:“主公啊,袁术此人实力不容小觑,目前已然成为我军的心腹大患。
去年您起兵攻打刘备的时候,袁术就已经与陶谦结成联盟。
此次我军若是进攻兖州,毫无疑问将会直面袁、陶联军的强大抵抗!
然而,如果主公能够顺利地剿灭袁术与陶谦这两股势力。
进而一鼓作气占领兖州、豫州以及徐州从而咱们便能以无可匹敌的,绝对优势直面盘踞于江东的曹操,还有占据着益州和荆州的刘氏兄弟二人!
要知道,袁术帐下那些所谓的武将们,其武艺水平实在是平淡无奇,甚至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而陶谦旗下的将领就更是相形见绌,远远不及袁术那边的情况。
如今,面对着由杨贤所统领的这支军备精良、战斗力剽悍强劲的军队士卒,杨贤自然是胸有成竹、信心满满。
并且,他手下的诸位大将更是勇猛异常,一个比一个厉害凶猛。
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杨贤基本上已经可以断言,只要等待水军部队全部组建完成之后。
就能够毫不迟疑地挥师直驱江东地区,到那时,一统天下之举简直就是近在咫尺、指日可待!
杨贤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们就按计划,分兵三路进攻徐州兖州!
随即杨贤便安排了冉闵为西路军统帅,戏志才为军师,杨再兴、燕北、赵云、管亥、颜良为副将,领6万大军进驻苑陵。
命李存孝为东路军统帅、贾诩为军师,罗松、高顺、吕布、波才为副将领6万大军进驻东平陵。
自己则是带着程昱、王彦章、张辽等人,领8万大军开进兖州边境甘陵。
得知杨贤大军已然完成整军之事后,陶谦顿时心急如焚、坐立难安。
他满脸忧虑地对着陈登急切问道:“元龙先生啊,如今那杨贤竟然亲自率领着大军,前来征伐咱们徐州了!
而且听闻其麾下猛将如云,倾巢而出,更有足足二十万的大军压境!
这可让我们如何抵御得了啊?”
陈登微微颔首,轻声安慰陶谦道:“主公切莫惊慌失措。
您想想看,这二十万大军每日所消耗的粮草乃是一个天文数字。
据在下推测估算,那杨贤根本不可能筹备到如此众多军队所需的充足粮食。
所以依我之见,此次杨贤前来攻打咱们的部队人数,至多也就只有十万人罢了。”
然而,尽管陈登这番有理有据的分析说得头头是道,但却丝毫未能减轻陶谦心中的紧张与不安之情。
此时此刻,陶谦坐在营帐之中,他双眉紧蹙,满脸愁容,那深深皱起的眉头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他心中忧虑万分,就好像那气势汹汹、来势汹汹的敌军已然抵达城门之下,随时都会发起猛烈的攻击。
陶谦无奈地苦笑一声,叹息着说道:“即便对方仅有十万人马,以我方目前的状况而言,也是难以抵挡啊!
虽说咱们徐州向来对外宣称拥有二十万雄师,但实际上真正能够调动并投入战斗的兵力却不足十万。
如此一来,又怎能抵御住敌人如潮水般的进攻呢?”
眼下,陶谦唯一所想的便是寻得一条有效的御敌之策。
至于向杨贤投降这条路子,他连想都未曾敢去想过。
毕竟,上次他与刘备等众人合力围攻杨贤时所遭遇的惨败,至今仍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头,让他记忆犹新。
当时那场激战可谓惊心动魄,杨贤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令人胆寒。
如今回想起来,陶谦依旧心有余悸。尽管现今他已与袁术达成联盟,可在心底深处,陶谦非常清楚,他们二人联手与杨贤相比,仍旧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而这道鸿沟,似乎根本无法跨越,更别提填平补齐了。
倘若一意孤行,非要跟杨贤死磕到底,那么最终的结局恐怕唯有被其彻底剿灭,落个灰飞烟灭的悲惨下场。
想到此处,陶谦不禁打了一个寒颤,额头上更是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陈登看着陶谦犹豫的深情,便已经猜到了陶谦的想法。
陈登也知道杨贤实力强大,但是杨贤对待世家大族的态度,令陈登有所忌惮。
话说这杨贤,在冀州、幽州以及青州三地雷厉风行,手段强硬地整治那些世家大族,其威名早已传遍天下,世人对此可谓无人不知晓。
正因如此,陈登对于是否要向杨贤投降一事,始终持有保留态度。
毕竟,他深知一旦投降,所面临的局势将变得极为复杂。
然而,如果真到了必败无疑的绝境之中,似乎除了投降之外,已别无他路可走。
只听得“嗨……”一声长叹,陶谦满脸愁容地说道:“如今留给咱们的时间已然所剩无几啊。
依我之见,这杨贤率领的大军用不了多久,恐怕就要挥师南下,直逼而来了。”
陈登自然明白陶谦此刻心中已有了投降之意,于是赶忙上前一步,对着陶谦拱手施礼,恭敬地说道:
“主公,若我们最终决定向杨贤投降,倒也并非完全不可行之事。
不如这样,咱们先派人与杨贤进行一番秘密接触,探一探对方的口风也好。”
陶谦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并言道:“嗯,此计甚好!
只是这前去与杨贤接触之人选嘛......我看就不必劳烦他人了,还是由元龙你亲自出马最为妥当。”
陈登当即应声道:“是,主公!属下遵命!定当不负主公所托,全力完成此次使命。”
说罢,陈登转身离去,准备着手安排与杨贤的秘密接触事宜。
而陶谦则依旧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思考着未来的局势走向。
……
袁府
主公!
据探子来报,杨贤已然下定决心,将在三日之后举兵出征啦,看这样子,他是铁了心要与咱们展开一场生死对决!
目前呢,咱们这边倒是各项事宜皆已筹备妥当,但属下心中最为忧虑之事,便是那陶谦啊!
虽说陶谦此前已同咱们结盟联手,然而此人向来生性怯懦胆小。
如今杨贤势力愈发强盛,其气势汹汹、锐不可当,只怕陶谦内心早已被恐惧所占据咯。
倘若陶谦扛不住杨贤施加给他的巨大压力,极有可能萌生出投降之意念呐。
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可就要陷入大麻烦之中!
阎象一脸凝重地向袁术进言道。
袁术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道:“嗯,本公亦有这般顾虑呀!
此次杨贤必定是抱着与咱们一较高下、分出胜负雌雄之决心而来,这场大战之结果将会直接决定北方之地究竟归属于谁,故而杨贤定然会倾尽全力、拼死一搏。
尽管当下咱们确实也是做足了充分的应战准备工作,可是不得不承认,咱们与杨贤之间的实力相比,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哟。
因此,凡事还需谨慎行事,切不可掉以轻心呐!此时此刻,这陶谦所持有的态度对于咱们而言实在是太关键啦。
万一他果真选择向杨贤屈膝投降,那咱们无疑将会面临前后夹击、腹背受敌之险恶局势啊!”
然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决定再次派遣人员前往江东地区,尝试与曹操建立联盟关系。
此时此刻,曹操所拥有的实力已然与我方旗鼓相当,其治理之下的领土亦是安稳有序。
倘若能够成功地劝说曹操与我们携手合作,共同抵御杨贤的强大势力,那么这场战局的胜算必将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占据着荆州之地的刘表。
以当前的形势来看,他想必也绝不会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杨贤一举统一北方。
因为一旦我们不幸落败,那么在杨贤率领大军挺进江东之前,势必要首先铲除刘表这个潜在的威胁。
如此一来,我们再度派遣使者前去与刘表取得联系,也是极为明智之举。
当众人听完袁术这番详尽的分析后,皆频频颔首,表示赞同。
紧接着,袁术果断地下达命令,分别派出许优奔赴江东,全力说服曹操;同时派遣阎象快马加鞭赶往荆州!
一场充满变数与挑战的外交斡旋就此拉开帷幕.
.....
江东曹府
“主公!”
“杨贤已然集结二十万大军,正欲挥师南下,与袁术、陶谦展开一场生死决战!
此役关乎北方之统一,其结果必将影响天下局势!”
听闻此言,营帐内众人皆面露凝重之色。
荀彧望向曹操,继续说道:“主公,此战无论哪方胜出,于我方而言皆是不利啊!”
曹操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荀彧所言。
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以及其中潜藏的危机。
沉思片刻后,曹操缓缓开口道:“嗯,本公自然明白此理。
说实话,这两方势力若能两败俱伤,那自是再好不过。
然以目前形势来看,杨贤实力委实强大,袁术恐怕难以抵挡其锋芒啊!”
说到此处,曹操不禁轻皱眉头。
他心中暗自思忖,如果非得要在这两方之中选择一个胜者,自己宁愿是袁术获胜。
毕竟相较于杨贤,袁术的威胁相对较小一些。
站在一旁的郭嘉,此时拱手向曹操进言道:“主公所言甚是。
如今杨贤雄踞北方,其麾下兵强马壮,猛将如云。
一旦双方交战,陶谦和袁术必难与之抗衡。依属下之见,他们想必对此心知肚明。
故而,他们极有可能前来向主公求援。此外,荆州的刘表或许亦会有所动作。”
郭嘉稍作停顿之后,接着说道:“这般情形之下,局势便充满了变数和未知性。
但以在下之见,此番战役最终的胜负关键,恐怕还是要落于主公您的手中啊!”
在场之人闻得此言,皆不约而同地点头表示赞同。
此时,曹操将目光投向郭嘉,开口问道:“奉孝啊,不知对于当前局面,你是否已有应对之计呢?”
郭嘉听闻曹操发问,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笑,然后双手抱拳向着曹操行礼回答道:“主公,依属下愚见。
此役最理想的结局莫过于让他们双方都遭受重创,拼个两败俱伤。
倘若主公应允袁术提出的援助请求,那么陶谦与袁术之间的同盟关系势必会变得愈发坚不可摧。
与此同时,刘表见到主公介入此事,想必也定会调遣兵马增援袁术一方。
在此种情况下,主公便可趁机向袁术索要大量的粮草,以及各类军械装备等重要物资。
即便到时候袁术不幸落败,咱们这边也丝毫没有什么损失可言呐。”
曹操闻点了点头,说道:奉孝之言真乃良策啊!
好!那就这么定了。现在估计袁术的使者也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