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着尔朱兆的退兵,高欢便趁着士气又率兵进攻邺城。

留下家人于信都城内,高澄这才觉得日子过得稍微轻松。

但母亲娄昭君并未放松他的功课,所以他也只有下午才能得空。

秦姝也不用再去军营,只要有了空闲,高澄便会去找上秦姝一起骑马射箭或是下棋。

而他的亲妹子高泠并不喜欢跟着哥哥,反而喜欢跟着阿娘一起做针线。

因娄昭君在高欢信都起义以后,总会自己亲自缝制军衣,以慰军士。

她的姐姐们及高娄斤等军中妇人,也自然都跟着她一起缝制军衣,顺带聊上一些家常琐碎。

如今外面已然是大雪纷飞,高泠自是喜欢待在火炉旁听着大人们闹家常。

这日高澄牵来两匹马,让秦姝与自己比赛。

虽然秦姝学会骑马还不到一年,却一点也不推辞,登上马背便挥鞭疾行。

高澄见秦姝已策马跑出一段距离,才站上马背,挥洒马鞭追赶上去。

守门的士兵看了,不免又抱怨道,又得让人去找这两个小祖宗了。

雪落苍茫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两人策马驰骋,只留下几道长长的马蹄印。

在她们两人都累了以后,才下了马来,高澄问道秦姝:“姝妹妹如今刀术练得怎么样了,要不我们来比试比试。”

秦姝回道:“比就比”。

随后她便在路边找了两支枯树枝,递给高澄一支后便向高澄劈去,高澄快速躲开。

而后两人在雪地里玩得不亦乐乎,可秦姝一不小心树枝舞到了高澄的脸上。

高澄吃痛哼了一声,便扔下树枝捂住了眼睛。

秦姝急忙扔掉树枝,跑上前去查看,非怕自己伤了高澄的眼睛。

她轻轻扒开高澄的手,却看见他冲自己做了个斗鸡眼搞怪。

还以为高澄是假装受伤,一时说道:“子惠哥哥,你唬人!”

高澄便急忙说道:“没有,没有,你真打到我了,你看看我脸上,有没有红印子?”

说着便伸长脖子,把脸凑近秦姝让她看。

秦姝这才看到高澄右边眼上方到右耳一侧脸上真有一条长红痕,才细声的说道:

“子惠哥哥,对不起,下次我小心些。疼不疼?”

她一边有些心疼,一边又怕回家后义母见到会责备自己。

便就细细的看着高澄伤痕,却不想高澄挠起了她的痒痒,一时两人又玩笑起来。

直到远处追来的士兵大声呼喊,他们才跟着回家。

等到她们进到院子,却看到娄昭君正端坐在堂屋中央,身边站着蔡婆婆,还有几个婢女。

高澄见此情景,便自知母亲生气了,便跑步上前叫着:“阿娘!阿娘!”

娄昭君不等他继续说话,严厉的吼道:

“跪下!”

高澄只好跪身在地,而秦姝也慢慢走进屋子,跟着跪了下来。

“子惠,你可知这寒冬腊月,你父亲为了攻破邺城,与众军一直驻军在外,能不能回来过年都不知道,你这孩子却只知道每天玩乐!

从今天起,每日下午也跟着老师读书。

阿姝,明日起你就和阿泠一样,跟着我做针线,缝制衣裳。”

秦姝轻声回道:“是,义母!”

阿澄虽然心里不愿,但也怕母亲日后告知父亲,未免到时又挨打,也只能回道:

“是,阿娘!”

而后高澄便也少了单独找秦姝的机会,但只要结束了当日课程,就急冲冲的跑去拜见母亲。

拜见母亲后假装看着女人们缝制衣物。

实际却是为了憔秦姝,看着秦姝歪歪咧咧的针线,不禁捂着嘴在一旁偷笑!

高娄斤见了这两孩子,便肘了肘一旁的娄昭君,并悄悄说到:

“你瞧他们,我看你不是多了个女儿,倒是多了个媳妇儿。”

娄昭君一笑,但也并未说什么,只是想着出兵在外的丈夫,心里焦虑。

之前葛荣就是攻打邺城久攻不下,才最终败于尔朱荣。

而今高欢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定下地道战的计谋。

他一面命士兵不断堆着土山,做势要以土山攻入城中,一面又命人偷偷挖掘地道。

两个月来士兵在这寒冬里,不是挑土堆山,就是挖土凿道,每日过着灰头土脸的日子。

除夕的这一天,高欢便命人杀牛宰羊,做了丰盛的年夜饭。

并在营中高台上,举着酒杯,对众军说道:

“诸位将士们,今晚是大年夜,连日来大家都辛苦了。

为攻邺城,我们同守年夜,迎接新年。

诸位虽今日不能合家欢聚,但只要日后破了尔朱氏,天下太平了,诸位以及天下的百姓就都能过上太平年了。

为此我贺六浑在这里先敬大家一杯。”

随即众军都饮下了分发下来的酒水,欢呼起来。

随后高欢又对身边传令兵说道:

“今日虽是年夜,但不可多饮,以免敌袭,传令下去,倒酒兵不得多倒,每人不得饮过三杯,否则军杖三十!”

传令兵接令后便穿梭各个士兵据点通知着军令。

而在信都的娄昭君,与各位大将的亲属女眷们,看着桌上的酒肉,却迟迟不肯提起筷子食用,她们都各自思念着出征在外的丈夫。

心里默默祈祷着他们的丈夫能够凯旋归来。

而邺城内的百姓,害怕的冒着风雪都早早逃走了,没有逃的只能祈祷着邺城能够久攻不克,强颜欢笑的过着这个年夜。

正月十七日,在地道挖至城墙之下以后,高欢便命人往支撑地道的立柱上浇上桐油,一切就绪后便下令放火烧柱。

立柱被烧毁后,地道开始坍塌,地面上城墙地基亦是下陷,城墙最终轰然倒塌。

见城墙坍塌后,高欢随即一声令下:

“攻城!”

冲锋兵随即气势汹汹的攻入城内,一时城内两军开始了惨烈的拼杀,百姓们也都各自逃窜着。

整个城内硝烟弥漫,喊杀声与哭嚎声交织在一起。

邺城最终被顺利攻破,亦擒获相州刺史刘诞。

消息四散,收到捷报的娄昭君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而后青州的清河崔氏崔灵珍及耿翔遣使前来归附高欢。

昔日怀朔镇的旧友刘贵亦从汾州弃城前来投奔。

同时元朗任命高欢为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

高澄亦是捡了个骠骑大将军来当。

三月十三元朗及高欢的管理团队南移至邺城,此时冀州、殷州、相州、青州等地都已归高欢所管辖。

而后高欢面对的,便是与尔朱氏的最终决战!

半年的时间,尔朱氏眼看着高欢日益壮大。

洛阳的尔朱世隆终于放下身段向尔朱兆低头,他让节闵帝迎娶了尔朱兆的女儿为皇后,尔朱兆才与尔朱世隆和解。

随后便是长安的尔朱天光,尔朱世隆派出斛斯椿前去邀请结盟。

到了长安的斛斯椿便对尔朱世隆说道:

“将军,如今关东局势危急,高欢势起,只有大王亲自派兵联合各尔朱氏族,才能将其击溃。

难道您忍心看着整个家族基业毁于一旦吗?”

尔朱天光此时也是犹豫不决,他本想着盘踞关外自成一派,自成一派,随即他征求贺拔岳意见,贺拔岳便说道:

“大王,您一家雄据三方,只要同心协力,高欢自是不足为惧,只怕的是你们兄弟相互猜疑,若是如此到时候尚且难以自保,怎还能制服敌人?

依我所见,不如大王不如镇守关中已固根本,另遣别将与众军联合。

这样以来进可退敌,退可自保。”

可尔朱天光虽觉得贺拔岳说得有理。

但见如今尔朱兆与尔朱世隆已经结盟,家族关系暂时得到缓和。

而若是自己不去,家族其他势力若被高欢击败,自己盘踞的关中亦没有未来可言。

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最终在斛斯椿劝说下,决定亲自出兵前往,只留下尔朱显寿镇守长安。

VIP小说推荐阅读: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开篇激战1860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开篇激战1860帝凰之一品弃妃三国:兴汉
VIP小说最新小说: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