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口附近的商铺,今日开门也开的格外早,几年才能遇一次的盛事,一来凑个热闹,二来也能趁机卖些高价茶水赚点银子。
张平安知道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起码还得等一两个时辰,便在附近茶楼要了三杯最便宜的茶水坐下等,起码有个凳子坐,不用挨挨挤挤,要舒服很多。
价钱比平时翻了十倍都不止,二楼包间更是不用想,早早便被人定下。
张平安刚开始等的还挺有精神的,太无聊了,慢慢便犯起了瞌睡,手肘撑在桌子上打起了盹儿。
一直熬到快辰时,周边突然一阵骚动,其他客人起身带起椅子的刺啦声不绝于耳,张老二也推了推儿子,激动道:“儿子,醒醒,快放榜了,衙门的人已经从贡院过来了!”
张平安闻言瞬间清醒过来,站起身朝外面望去,只见榜文放置在特备的黄稠彩亭内,由轿夫抬着彩亭,前面有鼓乐、仪仗引导,衙役和号军则在旁边护送开道,此时正经过茶楼前,朝衙门口走去,前来看榜的人已经挤的水泄不通。
张老二急道:“平安,你就在这里,我和三郎去看榜!”
说完就要冲过去。
刘三郎拉住岳父,道:“爹,您也留在这里,我一个人去就成,我个儿高,看得远,一个人去更方便,带上您一起,我还怕您被挤伤了,反而会畏手畏脚。”
张老二迟疑道:“你一个人行吗?”
张平安看人越来越多,当即果断道:“爹,就让大姐夫去吧,他一个人确实更方便,咱们早看完早回去!”
刘三郎没等张平安话音落下,便一头扎进了人群中,他个儿高又壮实,铁塔一般,即使往远处走也一眼就能看到,张平安还是挺放心的。
不一会儿到了辰时整,榜单已经贴好,衙役和号军手按在腰间配刀上围成一圈儿,站在榜单底下,旁边有书吏站在椅子上开始唱名,高喊“第几名某人某府某县”。
唱榜都是从第六名开始,等榜尾写完之后,再回填前五名,由第五倒填至第一,谓之“闹五魁”。
所以最先唱名的是第6名,并不是第1名,反而得第一名解元的是最后唱名的,有那么点儿压轴出场的意思。
被念到名字的考生无不激动不已,心态好些的还能勉强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和周边人正常交流,心态差一些的,被念到名字当即便痛哭流涕,丝毫顾不上仪态了。
张平安在的这座茶楼其实离衙门并不太远,要是平时唱名他肯定能听到,但是今天人太多了,声音嘈杂,他侧着耳朵也只能听得模模糊糊的,听不真切。
张老二双手紧握成拳,两眼死死盯着前方,嘴中还念念有词,说着一些祈祷的话。
张平安怎么安抚都没用。
按照大夏朝往年的惯例,每次乡试全国只录600人,各个省平均下来大概也就五六十个名额的样子,实际上各省名额会根据各个省的经济情况而有所不同。
像张平安祖籍湖广省这种大省,又是鱼米之乡,往年乡试录取名额可以达到90个左右,而北方偏僻的行省则只有三四十个,甚至更少。
今年的乡试是特殊情况,朝廷已只剩半壁江山,乡试录取名额最后定下的是南朝今年一共录360人,临安便占了120个录取名额,这是正榜,取中即为举人。
另外还有副榜,取25人,副榜上的名为副贡,举人可以继续考取进士,有成为天子门生的机会,而副贡则只能等下一次乡试继续考,不想考的也可以选取州、县的副职以及教职谋生,比如之前鄂州府学的韩教授就是宁武十八年的副贡生。
不一会儿唱名的人便唱完了,从椅子上下来。
护送的衙役和号军跟着也回了衙门,等会儿会有衙门里的人到中榜的举子家一一报喜。
剩余刚才没听清的或者不死心的人则可以继续看榜。
短短不到一刻钟,榜单下尽显众生百态。
有城里的帮闲早早便挤在榜单下,记下了名字,开始沿着街边的茶楼挨个报喜,总能撞上几个中了的学子,得一笔喜钱。
在这样的大喜日子里,中了的举子一般也会格外大方。
张平安暂时还没听到自己的名字。
又过了片刻,才看到大姐夫拨开人群往回走了,神色十分激动,走着走着便跑了起来。
张老二和儿子对视一眼,莫不是中了?!
“爹,小弟,中…中了!”刘三郎还没进茶楼便大声喊道,声音洪亮,惹的附近的人纷纷侧目,有那不认识的学子还上前贺喜,想要认识结交一番,毕竟这都是以后的人脉。
张平安追问道:“是第几名?”
他还是挺好奇自己的名次的,努力了这么久,他也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
刘三郎伸出两只手比了比:“五十五…五名!”
情绪太激动,说话又开始磕巴了!
“看见林俊辉了吗,他是多少名?”张平安又继续问道。
“看见了,他可厉害了,是第三名”,刘三郎点头回道。
“呼,我们俩总算是往上迈了一个台阶,走吧,咱们回去”,张平安闻言松口气,笑道。
张老二搓着手激动道:“走走,赶紧回,万一报喜的到了,咱们家就你娘一个妇道人家在,没个男丁招呼,太不像样子了!”
其实他是想赶紧回家通知亲戚们一声,让大家陪着他一起见证这光宗耀祖的一刻,这可是莫大的荣耀,祖坟冒青烟了,一辈子可能也就这一次机会了,万万不可错过!
三人临走前茶楼老板得知一楼喝茶的客人中有人中举,还过来请张平安留下一幅墨宝,可以免了茶钱。
张平安看老板一脸无奸不商的样子,懒得为了几杯茶钱去提笔写字了,摆摆手拒绝后便跟着自家老爹和大姐夫一道回了家。
张老二刚拐进巷子,便迫不及待去了张老大和张老三合租的院子,一进门便满腔喜意地高声道:“爹,娘,大哥,小弟,我儿子平安中举人啦,咱们家祖坟真冒青烟了,报喜的一会儿就过来,你们赶紧跟我一道去我家等着!”
“啥,二弟,真中了啊,我的老天爷哎,平安真了不得”,李氏正在院子里纳鞋底,闻言惊讶的声音都劈叉了。
“那还能有假,刚才我带着三郎和平安一块去看的榜,看的真真的,第55名”,张老二大声道,他平日说话一贯是闷闷的,喜欢低调做人,少有这么大声说话的时候,可见现在是真的激动。
张氏听到声音从堂屋出来,又确认了一遍:“真中了?”
“奶,真中了!”刘三郎大笑道。
张平安也在一旁笑了笑。
张氏这样一个刚强的女子闻言竟然瞬间流泪了,拿出手帕擦了擦眼泪后叹道:“好好,平安出息了!”
说完又对李氏等人吩咐道:“你们都赶紧换身体面些的衣裳,把头发脸都梳洗干净了,咱们一块儿去老二家,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不能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