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回去后,黄默与自己的谋臣们商量了一段时间后,他也解散众人,自己回后宅休息去了。
在几人通力协作下,武平郡王府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基本掌握了武平郡的情况,财政军政都掌握在手中,并且与州使崔越见过面后,得知他任用了尹玉都这种被贬的有才之人,对黄默的评价也很高,给他又推荐了一些人才。
到了四月份时,冯唐不远万里,长途跋涉来到了武平郡,看着他身上衣衫褴褛,胡子拉碴的样子,黄默感动不已,不仅力劝其与陈氏再结连理,还给予其武平郡守一职,虽然没获得朝廷认可,但都安也对其礼敬有加不甘怠慢。
五月份,晋州爆发叛乱,乱军四处劫掠州府县衙,晋州州使与珉州州使以平乱的名义大肆招兵买马,收编土匪暴民,实力倍增。
六月初,朝廷调动四万京师宿卫前往平叛,同时命蓟州州使崔越与武平郡王黄默,定济郡王黄刻协同平叛,叛乱虽然顺利平定,但是晋珉二州州使私下联络,在大军回军途中遭遇埋伏,幸好黄默谋臣刘幡提前觉察不对,建议分兵前往,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无奈之下,定济郡的军队与损失近半的宿卫一同返回了武平郡,据绵山以固守。
七月初,定济郡郡守发来急报,晋州叛军正在急攻城池,朝廷援军久久不至,希望武平郡王率兵相救。
十日后,黄默与崔越认为时局混乱,朝廷诏令不通,以武平郡王黄默为总首,统领整个蓟州事务,边军与郡卫都归武平郡王府管辖。
七月底,将能够调动的大军整备完毕后,于是黄默令都安与韩庆率军救援定济郡,刘幡与许嘉为谋臣协助处理军务,大军三万分两路,韩庆一路做出进攻晋阳的架势,都安一路快马驰援定济。
未曾想到韩庆一路正好碰上了准备偷袭蓟州的晋州军队,双方大战三日,幸亏韩庆治军有方,刘幡颇具谋略,才以少胜多,与其形成对峙局面。
另一路都安率领下成功奇袭定济城下珉州军营,里应外合之下击破珉州军,并打通了定济与蓟州的通道,沿路诸县纷纷归降。
尹玉都派遣援军赶到后,晋州军队眼见无望也撤退回了晋州,蓟州之危遂解。
定济之围解除后,黄默这才得知司州剩下的宿卫分化成两派,一派是保皇派,人数只有一万人,另一派是李氏多年拉拢下的三万多人,他们联合早已准备好的三川之军里应外合包围了京城。
由于被李氏拉拢的三万多人其实大多数是为了拥立太子,让黄辕下位,在黄翎手下董献的操纵下又与三川军队发生冲突,一场混战过后,除了中谋县的一万宿卫势力尚存外,其余几方兵力都损失惨重。
就在黄翎认为可以调动城中一万宿卫出击时,治南郡王黄昀麾下的四万人突然杀到,将京城局势掌控其中,李氏一派的总代理人李冼被杀,三川军队作鸟兽散,宿卫被黄昀收编,中谋县令李乘与宿卫也都投靠了黄昀。
黄翎万万没想到黄昀才是最终赢家,当黄昀告诉他自己其实知道当年在巡视时,黄翎给自己下的毒,以及他的夫人为了让自己喝下甘愿陪喝的事情,让黄翎大惊失色,正在这时,皇帝黄辕在忧郁之下病逝,黄翎夫人也在第二天去世。
正当他陷入巨大痛苦之中时,侍中任骏竟然打开城门放黄昀军队进城,大概是想明白之后,黄翎给黄默留下一份遗书,将事情大概写在上面后,让自己心腹庞佩与董献乔装出城,带着信件来到了定济郡。
八月中旬,黄昀宣告天下,原太子黄翎勾结赤毛族,连结有异心的平川王阴谋篡位,幸而有父皇慧眼如炬,提前与自己道出虚实,提前布置好一切,并且留下圣旨,由黄昀继承皇位。
现在黄翎畏罪自尽于东宫,国不可一日无君,黄昀将于八月二十三日登基,并下诏让诸位皇子回归朝廷,重新册封。
当黄默看着黄翎的遗书与黄昀的所谓“诏书”后,立时有了决断,在与众人商议后,决定联络诸位皇室兄弟与有识之士,共同讨伐黄昀。
九月底,黄昀以七皇子母妃相逼,令黄倜回归京城,通过威逼利诱让黄倜交出浮州的兵权,同时也安抚南方各路观望藩镇,令他们各司其职,不用担心会被新皇清理云云。
好在黄默与六皇子黄迢联络后,获得对方的支持,加上黄刻也站在黄默这一边,刘幡替黄默写了讨黄昀檄文后,几人联名署名,与黄昀彻底决裂。
黄昀对珉州与晋州州使承诺,只要他们能够消灭黄默与黄迢,册封他们为异姓王,世世代代传承,如果这么做晋州与珉州今后名义上归朝廷,实际上则成为独立的王国。
此事引起朝臣诸多不满,许多对黄昀上位的合法性有质疑的朝臣纷纷暗中投靠黄默,黄昀为了让京师稳固,对朝臣进行了大清洗,一时之间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更是让朝臣对其失望。
十月份,晋州与珉州联军对黄默的定济郡再一次发动猛攻,并且隔绝了定济郡与蓟州的联系,晋州州使孙文多联合与其关系较好的胡狼族对晋州边塞的黄迢部发动进攻,令其无法救援。
冯唐作为定济郡的最高长官,在内外隔绝、人心惶惶之际亲自披坚执锐,鼓舞士卒,硬生生撑过两个月,黄迢击退胡狼族,与黄默的援军一同夹击绵山入口处的珉州军大营,总算再次打通了前往定济郡的道路,当他们到来时,城中兵马只剩下一千余人,再晚来一天,城池必破。
第二年二月,为了不再让晋珉联军堵在绵山入口,黄默令韩庆、尹玉都、都安、冯唐、黄迢五路大军齐头并进,乘着珉州军队尚未恢复之际,朝着珉州州府安平城进发,晋州军队的救援被韩庆与尹玉都击退两次后便不再发动进攻,仅是对峙着。
在围城一月后,黄默使用黄刻调配的火药在夜里炸开了城门,黄默军蜂蛹而入,珉州州使被活捉,三月后,珉州残余势力一一被剿灭,珉州遂平。
七月,晋州军在黄迢与韩庆的联合攻势下结界败退,大军包围了晋阳城,最终在十月初,晋州州使孙文多自杀,其子献土地人口账册出城投降,晋州遂平。
十一月份,黄默收到消息,在他们平定晋州珉州叛乱时,黄昀也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将平川王势力的两川之地全部攻陷,但因为平川王素有威望,三川之地实在难以攻略,最后只能和谈,保证对方在最后的地盘上还能做平川王。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征东大将军江灼的五万精锐人马。
而江灼因为没有朝廷的供给后,只能处于守势,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征战,他也拒绝接受黄昀的登基**,并痛斥为篡位谋逆行为,惹得黄昀的愤怒,而此时黄昀联合赤毛族则想要在其军队粮尽后消灭他,他不得不向自己的儿子与女婿求援。
第三年三月,黄昀的军队开始进攻江灼,情势十分危急,黄默也再一次调动大军进攻司州,但司州部署严密,又有南方藩镇的支援,一时难以攻下沿河渡口。
最后黄默在夫人的百般要求之下,令其与江星率领一军偷渡过河后,成功扰乱对岸的部署,让大军得以顺利渡河。
五月份,黄昀得知京城有危险后立即回援,未曾想到他刚走没几天,黄迢的大军突然杀出,将赤毛族杀得大败,遂解江灼之围。
七月,黄默用刘幡之策,佯装进攻司州,实则联络南方浮州的州使令其截断南方藩镇对司州朝廷的支援,在黄昀回头对付南方的叛乱时,黄默令江灼与黄迢突袭两川之地,本就立足未稳的黄昀军很快被击败,两川得手后,黄昀只能靠南方的支援维持。
一直到了第四年一月,黄昀才彻底平定了浮州的叛乱,当他回到京城时,早已准备就绪的黄默在过年这天突然袭击,致使司州一半土地在正月十五时被黄默攻占,由于黄昀手下也有能臣武将,之后就难以有更多的战果。
四月,黄昀用声东击西之策成功调离黄默的大军前往西方边塞,实则亲率大军渡河进攻珉州,此时已经是珉州州使的冯唐再一次死守安平城,虽然最后拖到了大军回援,但是自己也身中流失而死,黄默为之恸哭流涕数日,每闻冯唐之名而泪如雨下。
六月底,江灼彻底击败赤毛族,斩首其单于,活捉了敦挞王子,赤毛族再次内乱,江灼大军终于可以回调到内地,参与对黄昀的战争了。
经过了大半年的准备,黄默在第五年四月份,率领大军向着京师杀来,黄昀的亲信将领们虽然奋勇抵抗到了最后,但是还是难敌黄默的雷霆之军,最后经过三个月的持续战争,大军完全包围了京城。
就在大军包围京城的第三天,守卫东城的李乘派人来信,说在三日举火为号,开城门引黄默大军入城,黄默力排众议,相信了李乘的话,在第三日后,果然如其所说,夜间子时城门大开,江朗率军一举攻入,经过一昼夜的激战,京城在没有太多损失的情况下被攻下,黄昀等人在护卫的保护下连夜逃离。
八月,黄默在众人的一再劝进下登基,年号隆鼎,是为隆鼎元年,立江玲为皇后,邯茗为贵妃,黄刻为定济亲王、领匠作大监,黄迢为晋阳亲王、领神威大将军;江灼为护国公、镇国大将军,韩庆为镇国公、神武大将军,刘幡为左尚书令,尹玉都为右尚书令,许嘉为中书令,其余人等各有封赏。
十月,还剩最后一个川地的平川王看了黄默派人送来的信件后久久不语,在月底他离开人世时,交代自己的儿女们投降黄默,并且说出了信件的内容——黄澜是自己女儿李妃与自己的弟弟李冼的儿子,李冼能对黄澜如此纵容的原因。
这件事被萧家园的家主萧风在一次给李妃测量身材尺寸做衣服时撞到,对方为了把萧风拉下水,让其缝制一件新龙袍遭到其拒绝后,将其诬陷为邹川晴一党。
黄默对平川王承诺,只要投降,一定保证对方的生命安全与今后富贵,如若不然,江灼韩庆黄迢等人可不是吃素的。
随着最后一川之地的归降,黄默基本上已经无后顾之忧了,南方藩镇也纷纷献上贺表,都被黄默一一回斥,唯有将已故浮州州使追封为宁国公,令其儿子继承爵位。
十二月,黄昀的治南郡被攻破,黄昀被活捉,遣送回京后,与黄默聊了许久后,在隆鼎二年被黄默赐死。
南方藩镇与黄默朝廷进行了一年的对峙后,基本同意了黄默的新政策,交出了部分兵权,州使职责不再参与军事指挥权,只管财政与州郡治理。
隆鼎四十年,原本州使权责过大的弊端已经被整改后,正在实行行省制的大涟朝,一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状态,黄默在留下来他的内阁议会法与君轻民主论的遗作后,在子孙陪伴下离开了人世,之后的事就不是他所能驾驭的了。
由于特殊原因,本书至此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