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周二林心中不得不承认俞承豪心细,他这样安排,显然是为了避免后边赶到的二、四中队队员心中不服,跟一、三中队的闹出矛盾。
“好!连同之前3中队押送武器回去的40人,我一共带了110个人过来。不过,其中有20个是卡车司机,东家的意思,他们是要另外组成一支运输队的,不能动!所以,实际能编入的,只有90个人!”
“90个人,加上现在的56个,已经有146个人了。算下来,每个排能安排两个老兵,够了!”俞承豪有些激动地说道。
“老俞,我这边还有一封命令,东家让我交给你,让我们等一、三中队把这次所有的物资都运到这里之后再宣布!”
闻言,俞承豪好奇问道:“什么命令?”
周二林摇了摇头,一边说一边从贴身衣服内侧,将信封取出,交给了俞承豪。说道:“内容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看了看信封上的封皮,完好无损。俞承豪拿着信封想了想,开口问道:“那东家有没有说让我们什么时候拆开?”
“没有!”
“既然如此,那就是我们随时可以拆。”
说完,俞承豪没有犹豫,直接拆开了信封。
看完内容,俞承豪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想了想,面色严肃地开口询问周二林:“二林,家里最近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周二林有些诧异地说道:“你们不知道?”
“知道什么?”看到俞承豪的面色不对,一旁一直没说话的马滨也严肃紧张了起来。
“上个月,军统带人包围了制药厂,要抓东家!东家得到消息之后,带着2中队,跟他们武装对峙了一天!起因,似乎是因为东家让你们在这里招兵买马的缘故!”周二林幽幽地说道。
“什么!郭康难道不知道东家的货,有一半是交给了四大家族吗?他们竟然敢包围制药厂!”马滨闻言,感觉简直不可思议!怎么自己人跟自己人干起来了?
“你想简单了吧?郭康只不过是个小人物,那天可是还有宪兵队的人参与,除了上面的人下命令,你觉得郭康有几个胆子,敢这么干?我听张庆说,前些日子,他可是还靠着咱们又抓了十几二十个汉奸,这才升了军衔呢!”
“什么?又发现汉奸了?”
“对!电报室的吕丰被鬼子鬼子收买了,当时我正在工业园里头保护着四位太太。这小兔崽子,假冒东家的名义,让四位太太转移去童家溪!而童家溪那边,当时埋伏着二十来个汉奸土匪,想要绑架几位太太!
幸好东家及时发现,拦住了她们,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那东家和太太们怎么样?有没有事?”马滨紧张问道。
“放心吧,他们都没事。军统那边当天就撤走了。不过,东家是如何让他们撤走的,那我就不知道了。”
说完,周二林的目光也停留在了马滨身上。
听到东家跟太太们没事,俞承豪跟马滨都长长地松了口气。只是一时间,两人都在想着什么,并没有开口说话。
三人停顿了几秒,周二林开口询问俞承豪:“老俞,东家的命令是啥子?”
俞承豪没有说话,直接将命令递给了他。然后看了一眼马滨,对着他说道:“马滨,现在二林已经带人过来了,你还是尽快回重庆吧!
张庆那家伙,还是有些跳脱,许济常则有些鲁莽。说起来,到底还是你稳重一些!有你在东家身边,我们更放心!”
“嗯!我这就去收拾收拾,动身回去!”
说完,马滨便直接转身回去收拾东西去了。
他们这几个人,其实心里都很清楚。他们各家,全都是靠着朱则才有了现在的优质生活。
朱则好好的,那他们的一家人也可以维持住现有富足安稳的日子。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若是朱则倒了,现有的生活很快就会维持不住。
另一边,周二林单手拿着手里的命令,一脸的惆怅。
“命令:
一:任命俞承豪、周二林为伊集镇保安团团长、副团长。
二:林钊、王连亮所率1、3中队,改组为朱氏运输公司,直接听命于总经理朱则。公司分运输队和保安队。王连亮任运输队队长,林钊任保安队队长,分辖200名司机及其他保安队员。
三:待本次运输任务完成之后,林钊于当地再聘50至80人,补充到运输公司保安队并加以训练。徐宗达率小组成员,返回重庆。”
“老俞,看来这一时半儿的,咱们是回不去了啊!”
闻言,俞承豪也是叹了口气,说道:“东家这是被上面的人逼急了。不得不出这招,这样才能把自己培养的人都留下来!
依我看,东家让我们俩当团长副团长,也是为了避免咱们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又让统帅部那些人摘了桃子!
这样看来,咱们这支队伍,迟早都是要上战场的了!”
闻言,周二林笑着说道:“上就上呗!正好,我还能讨个债!”
说到这,两人哈哈一笑,便开始商量起人事任命和接下来训练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马滨收拾好东西,过来告辞。
他先给朱则发了一封电报,说明了一下。然后将来时朱则配给他的电台留给了俞承豪他们。接着便带着枪,独自一个人返回重庆。
马滨走后,俞承豪跟周二林也很快就商量好了接下来的作训计划。
因为不缺粮食和武器弹药,他们决定,跟之前的保安队一样:先保障所有人的供给,练体能,等这些人的身上开始长肉,然后再逐步训练各种战术技巧,最后才是练枪。
除了团部及各部正副职的营连排长之外,包括原来的老兵,一律不予配枪。
所有的一切,都要等收拢了这些新兵们的心态,再作打算!
于是,在宣布了任命之后,接下来的几天,保安团的伙食一下子好了不少。
新兵们每天都跟过年一样,一日三餐,顿顿有馒头不说,还有肉吃。
这待遇,不仅另一边雇来种地的老农羡慕,就连当地的富户,都暗中直咽口水。
“什么时候开始,大头兵的日子这么好过了?该不会是断头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