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十几天又过去了,马上就是春节了,李俊业打算回去长休一番。
因为他发现 ,他不能这样事事上心,他应该尽量培养麾下人才独当一面,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哪有一军统帅,事无巨细一把抓的。
所以他开始刻意而适当的远离望云,也是给大家多点机会锻炼独当一面的能力。
这日清晨,李俊业就带着人离开了望云。
沿途虽是雪景正盛,但李俊业没什么心情看雪后风光,他催马甚急,没半日的时间就已经来到自己的家门。
亲兵下马轻扣了一下门环,不一会儿就探出了老钟的饱经风霜的脑袋。
“哟!是俊业回来了,外面风冷快快进来。”
老钟开心的将一扇厚厚的大门推开,李俊业迎着风霜走了进去。
“这一个多月,家中可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吧!”
老钟咧着嘴道:“家里好着呢?”
“老夫人和夫人早已盼望多时,您快进去让先让他们瞧瞧。”
李俊业点了点头,绕过照壁来到前堂,和赵氏说了一些话后,李俊业就去寻王瑞兰去了。
王瑞兰虽是早已知道李俊业回来,故意装作不知,只等李俊业来找她。
来到自己房间,见王瑞兰正坐在窗前聚精会神地做着女工。
李俊业恶作剧般的放慢了脚步,轻脚轻手的来到他得身后,王瑞兰却恍然不知。
他忽然迅猛而出,双手进入王瑞兰腰间,猛然将他抱起。
王瑞兰先是一惊,随后确定是李俊业后,啐道:“真是作死,你回来就回来了,要这样吓我一跳,还不快快放我下来。”
王瑞兰腰肢只不过盈盈一握,李俊业有点舍不得地将他放下,坐到她的对面,“娘子是不是想我了,既然这么早就派桐叶来叫我回家。”
“呸!你也不看看,也就这么近,一去就一个多月,这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总要有个做主的吧!”
“我给你带个口信怎么了?”
叫王瑞兰一副怨言的样子,越说越气,李俊业赶紧举手投降,“是我的不是,赶紧说帮小蕊找女夫子的正事吧!”
王瑞兰这才放下针线,“我也四处派人打听过了,登州此地偏隔一方,穷乡僻壤的,哪来什么教养嬷嬷,要说这些只有济南,临清等繁华之所才有。”
“不过我四处打听,倒还是真有一个专门教大家闺秀的女夫子,那女夫子姓沈名华,乃是江南富商之女年庚今年正好二十八,乃是外乡人,嫁给了登州齐家三公子。“
“那登州齐家,只不过是祖籍登州而已,早已在京师和济南落地生根,齐家虽是显赫之族,但并无嫡系还在登州。”
“那他怎么在登州?”李俊业不假思索地问道。
王瑞兰继续说道:“只因那齐家三公子,盛年早亡,单单只留下了两个女,又无一个儿子,故而多受齐家人排挤,那沈华没有儿子在齐家是站不住脚,夫妻伉俪情深,又不愿改嫁,分家之时,只分给了她在登州的一所大宅子和几十亩田地。”
“那登州并未吴家嫡系长居,那沈华反倒落了个自在,干脆一气之下回了登州。”
“只不过连年灾荒,那几十亩地虽然佃出,但并无多少收成,再说了这种大门大户人家出来的人,每每都是由奢入俭难,所以她只得凭借自己才学,在登州设帐教学,才两而已,并无几个学生。”
李俊业点了点头,问道,“那女夫子你见过吗?怎么对她这么有信心。”
王瑞兰白了她一眼,我早就多方打听过,那些官宦姐妹们,也都是对她才学,赞不绝口,我也亲自去拜会过。”
王瑞兰顿了一下,看向李俊业道:“这江南女子就是不一样,那举止投足皆是优雅,人家本来就是江南大户出身,又在京师生活过,对于那些礼仪,那是一比一的,这不只请一个女夫子,还少了一个教养嬷嬷地银。”
“既然如此,那明日我们就去拜拜他。”
王瑞兰也点了点头。
夫妻二人说了一些闲话之后,钟家婶子就过来,轻声道:“俊业,你托付老钟找小厮和丫鬟这事,他们已经都来了,只等俊业去看看,给个定数。”
“这么快吗?莫非他们都在我们家附近住着不成?”李俊业深表惊讶。
王瑞兰噗嗤一笑,“你看看你,向来大手大脚的,我们家小厮丫鬟,签的明明是活契,却给的是死契的钱,每月份银又高。
十里八乡的都盼望着有机会将孩子送到我们家,他们家的大人们,估计是怕错过你回来的机会,唯恐晚了一点,就被人捷足先登了,所以让孩子们提前在附近住下。”
一群混小子和丫头,随便找个只要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分开合住在一起,又花不了几个钱。”
钟家婶子夸赞道:“瑞兰分析的是这个道理。”
王瑞兰自豪的朝李俊业挑了挑眉,“他们都等你快一个月,还不快去看看,也算不辜负了为人父母的殷殷之心。”
李俊业跟随钟家嫂子来到大堂客厅,果然见到十几个丫头小子站在客厅。
显然他们今日都刻意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但满堂还是打满补丁的衣服。
“见过李总兵。”
见到李俊业的身影,这群丫头小子黑压压的一齐跪下。
“钟叔,叫他们都快起来吧!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是怪可怜的。”
老钟忙指挥这些人赶紧起来。
“怎么这么多人,你不是帮我提前把了一道关的吗?”
李俊业看着黑压压的人头,有些迟疑。
老钟苦着脸道:“我是给你把了关,可是想把孩子卖身到我们府上的人家实在是太多了,我一时挑花了眼,这里的孩子都觉得好,所以把他们都弄来,让你自己定夺。”
李俊业走到了一个小伙面前,那小伙身体魁梧,壮实,一副憨憨老实的样子。
李俊业走上前问道:“你叫做什么?家住哪里?家中可有何人今年多大了,喜欢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