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消化殖民地、张二河的移民经历
除了农产品,荷兰人从各方贸易中赚到的钱只多不少。
接收了荷兰人的殖民地后,陈平安以后每年都能从在这边收获五六百万两白银左右的利益。
有着如此丰厚的利益在这里摆着,对于这片新殖民地,陈平安自然是得好好经营了。
军队占领只是第一步,来自台湾的大量的基层官员,逐步参与到印尼殖民地的管理中去则是第二步。
随着台湾的基层官员们陆续抵达,印尼殖民地的行政管理开始了一场全面的变革。
以三等公民制度为基础的新的行政管理制度,很快就在印尼殖民地推行开来。
对于陈家军实现的三级管理制度,印尼的土着们并没有怨言,反而都是非常高兴。
没办法,他们本来就在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下过日子的,所谓殖民统治,可不是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统治方式。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压榨,印尼土着累死累活的干一年下来,也就只能天天混个半饱而已。
陈家军的三级公民,只要认真工作,每年需要上交规定的农产品后,足够三级公民吃个八九成饱。
等成了二级公民,你不仅能吃饱,每年还会有些剩余。
等成了一级公民,你就可以经常打打牙祭,剩下不少粮食,攒下不少家产,娶媳妇,生娃。
陈家军的三级公民制度,绝对要比荷兰那种完全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殖民统治要好的多,印尼的这帮土着们自然会高兴了。
当然,陈平安的这种三级公民制度还在摸索阶段,需要赵满仓在执行管理的过程中逐渐的去完善。
无论是菲律宾殖民地,还是印尼殖民地,都成了陈平安实验新殖民秩序的一块宝地。
崇祯八年八月十九,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印尼殖民地的所有领土,陈家军都已经是基本上全部消化完毕。
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忙活了一年多,从欧洲总部调集了大量战船和大量重炮过来,为的就是要获取到陈家军的先进造船技术和火炮技术。
然而,一通忙活啥也没捞着,反而是给了陈平安一个开战的理由,完全把两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给吃进了嘴里。
这就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
新的统治秩序开始稳定运转之后,印尼这边也迎来了第一批来自大明的移民。
张二河本是陕西兴安府张家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几亩薄田,虽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好歹也能勉强糊口。
可崇祯年间,陕西那叫一个乱啊,农民军和官军天天打来打去,庄稼地被踩得稀烂,收成一年比一年差。
村里年轻力壮的,要么被拉去当兵,要么跟着农民军跑了,剩下的一些人不想当兵又不愿从匪的,就只能是结寨自保了。
张家堡里正家的大儿子张勇虎是个能人,早年在军中当过兵,适逢乱世,张勇虎便带着张家堡的老少爷们在村子四周筑起了简易却坚固的围墙,走上了结寨自保这条路。
由于张勇虎勇猛,倒也是打退了不少流贼,一时间十里八乡不少人都来投了张家堡。
张家堡也有原先不到三百户的小村堡,逐渐发展成了有上千户的村堡。
但这连年的兵灾匪患,非是一个村堡能独善其身的,天天过境的土匪,让庄稼根本没法种,光是收成一年比一年差,这日子就没法过。
就在张二河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的时候,张勇虎召集大家,给大家说了一个好消息。
官府给大家铺了路,可以带着大家移民去山东,山东那边没有匪灾,到了山东就有活路。
眼见在陕西这边待着实在是没了活路,那就跟着一起去山东看看吧,起码能有口饭吃。
于是,张二河咬咬牙,带上家里仅有的一点干粮,和老婆孩子,跟着张家堡的队伍,踏上了前往山东的路。
从陕西到山东,好几千里路,本以为这一路上会很苦,但没想到,官府这次是真的办了一点好事,一路上,每隔30里地,官府都设置了一处叫什么移民补给点的地方。
每个补给点都有一些山东大兵在看守,到了补给点,就会领到一个小窝头,一碗米粥和一小块咸菜疙瘩。
30里地,天一亮就出发,天黑就到下一站,正好走一天。
就靠着这一个个的补给点,一路上虽然艰难,但张家堡的一大村子人,在路上走了两个月,终于是全部安然到达了山东地界。
到了山东地界的第一个补给点,张二河迎来了这一路上走过来的最好一顿饭。
破天荒的,每个人的伙食里除了窝头米粥,一小块咸菜外,还多了二两肉。
两个多月没见过肉腥的张二河,这一顿吃的很幸福。
这一晚,在补给点的大通铺上睡觉的时候,张二河做了一个美梦,
山东的官老爷们会安排大家开荒屯田,很快第一季的庄家就长了起来,收成有了之后,张二河那叫一个高兴啊
庄家终于是种出来了,以后就不用天天白吃白喝陈将军的东西了。
这一路上走过来,经过一个个补给点的宣传,大家都明白了一点,这一路上的补给点,都是陈将军自己掏腰包给大家补贴的。
张二河虽然是农民,但这天天白吃白喝的,张二河心里其实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张二河梦到了收成,梦到了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也就在这个时候,补给点的敲锣声响了。
张二河被从美梦中惊醒,然后就赶紧的带着老婆孩子起床,去领了早饭之后,就又开始了继续赶路。
本以为到了山东后,大家终于不用再走太远了,但补给点的官爷说,他们还得继续走,得去海边,然后坐船到大海岛上去开荒种地。
山东这边的地也都是有主的,只有海岛上的地可以随便开荒。
张二河带着一家人,也就只能是随着队伍继续走。
不过,在山东地界,他们的伙食真的好上了一个档次。
碗里粥更稠了,窝窝头也更大了,每天晚上都能见上一两肉的荤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