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院子都通知了一遍,连着十天,每天饭点去敲盆十分钟通知一遍,有三家忍受不了的,主动搬走了。
住户知道跟房主没关系,是他们跟单位的问题,现在解决不了,只能赖着。
街道办跟派出所也解决不了,来了两次两边劝解一下,不闹出人命,他们也管不了。
到收房日子,大头爹娘姐姐姐夫领着几个亲戚来了,一行十五个人,住进以前搬走的三户房间,三个院子闹哄哄的。
第一天先拆违建,把院子里搭的小房子拆除。
“你们干嘛呢?没经过我们同意,随便拆除我们的厨房。”
“对呀,你们太不讲道理了。”
“通知了十天,你们有耳朵,有眼睛,装聋作哑,你们占着我儿子房子,没天理了,院子里违规搭建全部拆了。”
大头娘一声令下,一群人开始动手,有两家强硬的,跟大家动起了手,他们目的是收房,不是真打架,没用多少力气,浅浅用了几分劲。
见血了,街道办和派出所又来了。
最先动手住户胳膊流血了,坐地上,沮丧道:“不是我们赖着不走,我们真没地方搬。”
“对啊,单位解决不了住房问题,我们真没地方住。”
“我看见好几家出租房屋的,你们可以去租房子住,我们给你们搬家,我的房子肯定要收回来自己住的,你们不能赖着。”
住户和街道办几个工作人员,他们不知道可以租房吗?差的是房租,这个本来是单位给解决的,自己掏钱他们不甘心啊。
大头知道他们纠结的点。
“大家都不容易,送佛送到西,街道办和我协助你们,找单位领导商量,看房租单位能不能,给你们解决一部分。”
袁大姐哐当把盆摔地下:“你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把他们撵走得了,他们睡桥洞关我们屁事。”
袁三姐一脚踢飞地上盆,怒瞪着几户人。
“每个月有工资发,自己不舍得掏钱租房子,非得赖别人房子里,一个个不要脸。”
等几个闺女骂够了,袁大娘才说:“先跟他们去找领导,我们尽力帮一下,不行我们也仁至义尽了。”
一群人到住户单位,吃了闭门羹,负责人不在,袁大姐拿起盆开始敲,几个人轮班敲了半个小时才离开。
大头搬了锅碗瓢盆到院子里,一群人埋锅造饭,给几户人家弄得苦不堪言。
“放心吧,咱家院子肯定收回来,没想到大城市的人那么不要脸。”
除了大头娘,大家都是第一次到京市,很多人是第一次坐火车,兴奋又紧张。
“一会领你们去天安门逛逛,京市有很多好玩的,领你们好好看看。”
能去看天安门,大家都激动不已,回生产队能吹嘘一辈子了。
“远吗?我们走路去,别坐那个公交车了,太贵了。”
三姐夫说:“坐什么车,咱们有的是时间,不信走两个小时不到天安门。”
“坐公交有六站,走路不用四十分钟。”
“那咱走路去。”
他们带了粮食和饭菜,四合院小白菜可以吃了,大头摘了一篮子过来。
一天四遍,上下班去单位门口,敲盆找领导解决问题,十几个人住打一个泼妇骂街。
第四天,负责人接待了他们,最后跟职工商议结果是,单位和员工各掏一半租金。
之前买的三套院子,还有空余屋子,有需要租房的,大头介绍了她们的房子,半个月三套房子收回。
乔一时出去转一圈,从空间拿出鸡鸭,请大家到四合院吃顿饭。
“要知道房子这么容易要回来,你们当初不买那么贵的房子好了。”
“有些钱该花就得花,袁大娘他们,扔下地里的活那么久,这么多人路费吃喝,也是一笔费用。”
这些人的路费缺工吃喝,乔一时让双胞胎跟大头一起分摊,补给袁大娘他们。
除了几套刚需房,乔一时没打算炒这种房子,动静闹太大不好。
她已经占了先机,不能什么钱都贪,有些钱可以挣,有些不能,她的目标是做企业,不是一味投机取巧,去抢普通百姓的房子。
乔一时想让袁大娘夫妻留下。
“冬瓜他们每天要出去溜达,他们学走路后,身边离不开人,草莓他们得接送,大牛他们想出去玩,得有大人陪着,四个老人和大春忙不开。”
家里看似人多,除了上学的,剩四个老人和九个需要照顾的孩子,还有做衣服一摊事。
大头跟爹娘说:“爹娘,你们留下帮着照顾孩子。”
他们夫妻都挣钱,到时再给嫂子交点伙食费。
大头娘还没说话,大头爹抢着说:“我们留下。”
“能帮得上忙,我们就留下。”
他们就大头一个儿子,儿子用得着他们,他们肯定帮忙,当父母的谁不想跟儿子孙子住一起。
乔一时高中父母还接送,现在治安不好,草莓西瓜小学毕业,她都打算接送,她有粮食,不怕这点吃喝。
听说爷奶留下了,大牛高兴牵着爷爷的手:“爷爷,你陪我们去公园玩。”
“我们要去玩滑梯。”石头和小柚子高兴围着袁爷爷。
“行,你们想上哪玩,爷爷都陪你们去。”
冬瓜南瓜小手拍着车子,哇哇叫唤,他们也要出去玩,天暖和他们也喜欢在外面溜达玩。
弟弟能在京市安家,大头姐姐都为他高兴,乔一时让大春裁了够做一件成年人衣服布料,每个人送一块。
大头负债买的房子,现在不富裕,每家给买了一份京市糕点,来了这么久,都惦记家里,房子收回,大头姐姐回老家了。
“大头,京市还有几个纺织厂,跑跑关系,看能不能多弄点布料。”
目前她主要经济收入,还是服装这块,还得多弄点布料,他们这临时小作坊得有原料,衣服倒不愁卖。
“我明天就出去跑,大军那边想多拿点货,布料不多我没给他分这些货。”
形势在悄然变化,现在偶尔能看到,挎着篮子走街串巷换东西的小商贩了。
大头通过熟人引荐,见了一个纺织厂负责人,盯着瑕疵品和处理布的已经有人了,负责人也是出于礼貌见了一下大头,大头送了一瓶药酒,一包蘑菇木耳。
人是大军兄弟,他家亲戚在这个纺织厂当文职。
出了纺织厂,大军兄弟利明说:
“我看这主任不太热情,不知道有没有戏,现在盯着瑕疵布和处理布的人太多了,估计都有人了。”
大头笑笑:“不着急,第一次当认识一下,关系得一步步处。”
“哥,还是你沉得住气。”
“跟你家亲戚说,有消息立马通知你。”
“我知道,我们两家就住前后院,我一天上他家八百遍,耽误不了事。”
利明没有磨叨,跟大头说:“哥,纺织厂这里能弄到布料,有衣服给我留点,放心,我跟大军打过招呼,我们不在一个地方出货。”
卖谁都是卖,多条线有货更好出手,大头痛快道:“弄到布料,给你留一批货。”
“谢谢兄弟了。”
“咱们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