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厨房的铁锅里翻滚着荞麦粥,德军俘虏们捧着锡碗的手都在发抖——不是冻的,是被蒸气里飘来的肉香吓的。
不少德军光是闻到这些肉香,就已经忍不住流下晶莹的口水,他们已经啃了好久的黑面包…
现在好不容易能闻到熟食的味道,一些饿着肚子的士兵自然就顶不住了。
不少冻的发抖的德军士兵身上还贴心的披着苏军的保暖小毯子。
瓦列里背着手穿过俘虏队列,突然用德语问道:“听说你们把冻硬的面包叫‘斯大林管风琴’?”
三百多个德军齐刷刷后退半步,他们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在被带来吃饭前,瓦列里就已经熟练的用德语介绍过自己。
一些士兵对于这个德军杀戮机非常的害怕。
只有个戴眼镜的下士结结巴巴回答:“是...因为咬的时候会发出管风琴般的哀鸣...”
“今天我们吃真正的管风琴。”对于德军士兵害怕的态度,瓦列里并未理会,而是掀开旁边盖着帆布的雪橇,二十条冻得像大理石柱的猪腿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俘虏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吞咽声,有个瘦高个突然跪在雪地里,把脸埋进刚领到的热汤,他已经顾不得烫,只想让自己美美的饱餐一顿。
被俘虏的德军士兵们吃的前所未有的开心。
他们也发现瓦列里这个‘德军杀戮机’也非常的和蔼,他能说出熟练的德语,而且比他们上司还关注他们的生活。
跟他们还聊聊家长里短,并且怒斥对这该死战争的厌恶。
一部分德军士兵因此不愿离开…他们愿意留下来,自愿被苏军俘虏。
当夜,瓦列里带着第一批吃饱喝足的德军俘虏被带到公路岔口。瓦列里亲手给每人塞了包‘莫斯科特供’。
夹着腌肥肉的黑列巴、印着斯大林头像的取暖酒精块,还有张烫金请柬般的传单,正面是苏军战地食堂的丰盛照片,背面用哥特体德文写着:“您忠诚的胃在等待回家”。
瓦列里还特意送给德军士兵们好几十个温度计。
“告诉你们的指挥官,\"瓦列里用马鞭挑起个俘虏的下巴,”我们给每个投降者准备了带地暖的战俘营。”
“德国同志们,也欢迎你们再来做客。”
他突然压低声音,“顺便说个秘密,你们运输队被截获的冬装...里面不止有棉花,还有纸浆压制的保暖物呢…。”
三小时后,德军第114步兵团防线出现了诡异景象:哨兵们任由六十个浑身酒气,穿着棉衣的同胞跌跌撞撞穿过防线。
中校团长抄起电话正要汇报,突然听见战壕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嚎叫。
某个士兵正用刺刀疯狂戳刺刚领到的“冬装”,棉絮里果然飘出不少的碎纸片。
证实了真相后,不少士兵的士气立刻低落起来…一些人甚至呜呜的哭了起来。
而被放回的六十名德国士兵很快就被控制起来…不过一些流言蜚语已经在士兵们之间传开了。
德军们还无法阻止这些流言们在军中四处传播。
…第二天早上。
中校霍夫曼捏着温度计的手指泛起青白,玻璃管里的水银柱凝固在-40c刻度线。
收音机中,正播放着柏林广播,广播员用非常甜美的声音说道。
“柏林民众们,莫斯科周围只有零下20度,前线的帝国军队一切顺利!”
霍夫曼立刻将收音机给关掉,他怕自己崩溃,那60名回来的德军俘虏也已经被他给关起来,正在接受宪兵审查。
昨夜瓦列里给俘虏的温度计,此刻正在全团传阅。
“柏林广播说莫斯科郊区只有零下二十度!”一名德军连长崩溃的把温度计砸在弹药箱上,箱体立刻裂开蛛网状的冰纹。
他的人这几天因为寒冷已经有不少人都被迫截肢…
德军阵地随后接连不断发出此起彼伏的怒吼声:“我们要棉衣!不要戈培尔的童话!”
德军的士气持续低沉着。
前线的德军师级军官立刻将这个情况向上反映,一层层反映到德国最高统帅部与陆军总指挥部。
两者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他们立刻联系了位于狼堡的元首,将前线的报告给呈交上去。
26号上午十一点钟,第五步兵军的第一批重炮终于被拉了上来。
早已饥渴难耐的德军观测哨立刻发力。
观测员汉克尔少尉的望远镜里,三公里外的桦树林银光闪烁。那是航空照片上标注的\"t-34集群\",二十辆覆盖锡箔的卡车正反射着正午阳光。
“方位273,距离2800,全营齐射!”他对着电话狂吼。
炮弹尖啸着撕裂空气,炸起的雪浪中飞出无数木屑。当硝烟散去,汉克尔看见燃烧的松木支架上挂着坦克履带残片——那是苏军昨夜用铁皮仿制的道具。
瓦列里的这些个伪装军队骗了不少德军本就为数不多的炮弹。
而用伪装战术这争取的宝贵时间,也让压力暴大的朱可夫稍稍的喘上一口气。
自从莫斯科之战开始,他就一直在高强度指挥,朱可夫眼圈都黑的不行,眼里满是血丝,可他就是能熬,他是一刻也不敢放松。
北面的局势已经快要彻底崩盘,南面的局势由于有纳拉河与奥卡河这类的天然屏障,德军自十一月下旬的泥浆期开始后就很难往前继续突进,即便进入冬季,数次发动进攻的德军也没有成功渡河。
苏军沿着这两条河守的不动如山。
于是朱可夫当机立断,利用瓦列里争取来的这一天多的时间,从南边防线上调来了第七近卫步兵师,两个反坦克炮团,以及两支坦克旅。
现在北部索尔涅奇诺戈斯克一带的苏军部队只有126步兵师残部,17步兵师残部,133步兵师残部。
以及其他一些部队,都被瓦列里整合成一支叫瓦列里特遣旅的队伍。
除此之外,还有瓦列里调来的第四坦克旅,第一近卫坦克师小股部队,两支民兵团,三支兵力不足的骑兵师,一支喀秋莎加强炮兵团。
部队看似很多,但他们要分散在整条北部防线上,部队兵力严重不足。
他们要面对的是第三装甲集群的第56装甲军的第6第7装甲师,第14摩托化步兵师,还有第五步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