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上,秦国的诸位武将们向来都是个性鲜明且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点从昔日的武安君白起身上便可略窥一二。
秦臻见到王贲这般,便缓缓放下手中的笔记,上前安抚道:“王兄你有所不知,在出兵攻韩之前,大王和上将军确实是一心想要灭掉韩国的。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局势也发生了变化。如今,大王和上将军的真实意图已然不再是单纯攻占韩国这么简单了。”
说到这里,秦臻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实际上,他们眼下的目标并非韩国,而是日后对赵国发动进攻。此次我们攻打韩国,进展相当顺利,不仅成功拿下了成皋和荥阳这两座战略要地,而且只要等跟韩国的谈判一结束,还有其他韩地也都会尽数归入秦国版图之中。不过,这皆只是几处跳板而已,真正剑指之地,乃是赵境。”
听完这番话,原本眉头紧锁的王贲突然间双眼一亮。:“秦大夫,何以见得?”
秦臻将其引领至一幅地图之前,伸手指向荥阳城所在之处:“王兄你看,倘若这周边一带皆被我大秦所占据,那么向东则能够径直抵达魏国大梁城,向南更是可以直接逼近韩国新郑。待到那时,再集结兵力发兵攻打赵国。
同时,派遣使者警告魏、韩二国不得出兵援助赵国。若他们胆敢违抗,我大秦便能长驱直入,直捣两国的都城。如此一来,你觉得他们还有胆量发兵救援赵国吗?一旦这般局面形成,三晋之间再也不会联盟了。”
此时听到这里,王贲双眼绽放出更为明亮的光芒:“既然如此,依你之见,大秦究竟何时挥师攻赵?”
“这我就不知道了,要想知晓确切的时间,你得去问大王跟上将军。”秦臻摊摊手。
秦臻这番话一出口,给王贲气的够呛:“你......不当人子也,说了这么多,结果等于什么都没说。”
.........
秦王子楚元年,九月中旬。
韩国割让格氏、市丘两地于秦,以此来换取暂时的和平与安宁。
并且将韩相张平的儿子,作为人质送往秦国。
然而,韩国并没有将韩非送去充当质子。
其给出的理由是,韩非目前行踪成谜,不知所踪,实在无法满足秦国的要求。
而事实上,情况也的确如韩国所言,此时的韩非正不知躲藏在何处呢。
不过在蔡泽的谈判下,成功使韩国将原本每年需向秦国上缴的三千斤精铁数量大幅提升至五千斤。
当蔡泽如愿以偿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之后,他立即挥笔写下一道文书,并迅速发往巩邑,指示将张平送回韩国。
只是,在此期间却发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小插曲:原来,张平并非只有一个儿子。
他府邸的家宰,是个心思缜密之人。
原本按照常理来说,应当是将张平嫡长子张良送去秦国才对。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家宰却反其道而行之,竟没有选择送张良前往秦国,反而将比张良仅仅晚出生了三个月的庶长子张鸣给送去了。
这家宰将张鸣送到了蔡泽的手中,并让其充当起了人质。
为了避免事情败露,家宰竟然还给张鸣改了名字,就叫做张良。
这两个孩子本就年龄相差不大,都还是年幼的时候,再加上他俩模样生得颇为相似,所以,一时之间居然成功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未能察觉出其中有什么异样来。
半个月后,出征的秦军将士们完成了使命,踏上归程。
那些被攻占下来的城池里,一部分将士奉命留守,以确保新占领土的稳定和安全;而其他大部分人马,则向着咸阳城进发。
赶在十月年节前,大军终于抵达了咸阳城下。
此时,秦臻站在战车之上,心情激荡不已,他抬头望向城头,只见嬴政、若离等人站在这里。
他们显然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脸上满是期待与喜悦之情。
.........
咸阳宫,大殿之上。
刚刚归来的一众将领们并未选择径直返回各自的居所休整歇息,而是首先匆匆赶到咸阳宫面见赢子楚。
高台之上,赢子楚缓缓扫视着下方站立的一圈将领,脸上流露出欣喜和振奋之情。
只见他点了点头,示意身旁的寺人宣读此次出征的军报。
寺人双手捧着那份军报,一字一句清晰的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字字珠玑,这份军报详尽地记载了此番出征所有将士们的功绩,事无巨细,无一遗漏。
详细记述了所有战事之经过,再到最终取得胜利,皆被生动描绘出来。
当读到关于秦臻的部分时,朝堂上的群臣听着更是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待到寺人念完这份战报后,赢子楚霍然站起身来。
他满脸笑容,眼中闪烁着赞赏之意,情不自禁的开口赞叹道:“秦先生,真乃寡人之股肱也,这一次丘邑和浮戏山的大捷,乃至上将军成功攻下荥阳,皆是得益于秦先生的筹谋,实乃其智勇之功。”
说完这番话,赢子楚心情大好,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关内侯此时拄着拐杖,缓缓从人群中走出,对着赢子楚拱手说道:“大王圣明,大秦能够得到秦大夫这样的贤才,实乃国家社稷之大幸。”
赢氏宗族见到关内侯出言,纷纷站出来捧哏。
赢子楚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秦臻,两人自此结为亲家。
如此一来,秦臻便与赢氏宗族成为了自家人,赢子楚赐予秦臻的权力越大、爵位越高,对于整个赢氏宗族而言自然也是好处多多。
即便不提关内侯平日里与秦臻私交甚好,但仅仅凭着这层关系,他也定会毫不犹豫为秦臻美言几句。
这时,有一些芈姓众臣,也开始附和起来,同样帮着秦臻说话。
一时间,朝堂之上如沸如羹,各种议论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
而身处这场风暴中心的秦臻,此刻却是有些不知所措。
面对众人的赞誉,他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应。
若是在这个时候过于谦逊推让,恐怕反而会让人觉得他故作姿态,太过矫情。
然而,正当秦臻绞尽脑汁思考应对之策时。
只见吕不韦那张本就阴沉的脸庞,此刻因为众人对秦臻的夸赞而变得愈发漆黑,仿佛能滴出墨来。
就在此时,赢子楚抬手示意,打断了正在议论纷纷的众臣:“此次秦先生此番立下赫赫战功,屡建奇功,如此功劳,寡人岂能吝啬赏赐?不知诸卿有何想法,觉得寡人应当如何嘉奖秦先生才好?”
赢子楚话音刚落,群臣闻听陛下垂询,又低声商议了起来,都显示出对秦臻功绩的认可。
这时,关内侯继续迈步向前,拱手说道:“启禀大王,依老朽之见,自从秦大夫入秦以来,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是为了大秦的繁荣昌盛着想。尤其这一次,更是连出奇谋致使此战大捷。实乃大秦之瑰宝。
应当提升其爵位,还要将他委以重任。此外,改日由大王亲自赐宴,以此彰显天恩浩荡。如此一来,亦可让大秦子民见贤思齐。”
关内侯一番话毕,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大王,关内侯所言极是。”
“是啊,大王,臣完全赞同关内侯所言。”
一时间,朝堂之上热闹非凡,气氛再度变得热烈起来。
就在此时,原本安静站立在一旁的秦臻迈步而出,先向着赢子楚拱手施了一礼,然后又转身面向满朝文武官员,同样礼数周到的施了一礼。
做完这些后,他才缓缓开口:“大王,还有诸位大人谬赞了。此次能够取得这般战功,绝非臻一人之力所能达成。此乃大秦众多精锐之士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实乃万千将士之功,臻,实不敢贪功。”
赢子楚听着这番话,倍感欣慰。
他心想,能有像秦臻这样既有能力又如此谦逊、不贪图功名与私利之人来辅佐自己,简直是太舒心了,而且,从秦臻刚才所言可以看出,既然他说了这句话,就证明他舍得分润利益,而非自私自利独占所有好处。
“彩!说得好!寡人得秦先生,实乃我大秦之幸事!”
紧接着,他大手一挥:“秦先生,上前接诏。”
听到赢子楚的命令,秦臻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快步走上前去跪地稽首:“臣在,恭聆圣谕。”
整个朝堂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秦臻身上,静待接下来即将颁布的诏令。
“你此番攻韩之功,绝非区区金帛所能酬,但该有的赏赐依旧不能少。寡人心意已定,即刻赐予秦先生金两千镒、万亩肥沃良田、骏马百匹以及无数奇珍异宝。并晋爵至五大夫,以彰其功。三日后,寡人将亲自设下御宴!”
赢子楚话音刚落,群臣们纷纷弯下身子,齐声高呼:“大王圣明!”
秦臻听到这番话后,连忙再次叩头拜谢道:“多谢大王恩典!”
他明白,此次爵位被擢升为五大夫意味着什么,那些赏赐反倒成了其次。
在秦国,公乘氏就是普通百姓通过斩获敌人首级所获得的最高军功爵位,而庶民能够凭借战功一路攀升至八级公乘者,已经算得上是凤毛麟角的了。
虽然说五大夫只是卿大夫阶层中的最低级别,但在此之下八个等级都属于民爵范畴。
能拥有第九级的五大夫爵位,已然达到了所谓的“大夫之尊”。
当年昭襄王在位之时,身为五大夫的王陵,都是领大军围攻邯郸的将军了。
换句话说,秦臻此时的爵位,若是在晋升一级,那便是与现在的乌桓同级了。
与此同时,乌桓和王贲二人,也因为这次战役,他们所拥有的爵位纷纷得到了晋升,每人各晋一级。
凡是这次攻韩参与者,赢子楚自然不会亏待这些将士们。
他对所有参战者都给予了奖赏,根据每个人功绩的大小不同,或多或少的为他们提升了爵位。
这其中,最为欣喜若狂的当属哀了。
一直以来,他都怀揣着能够获得更高爵位的梦想,并为此奋斗着。
如今,他终于如愿以偿,成功从最低级别的公士,擢升至不更。
.........
待朝堂之上众人散去、退朝之后,那些平日里与秦臻关系颇为熟稔的大小官员们,一个个皆簇拥而来,争相向他道贺。
一时间,欢声笑语充斥于耳,好不热闹。
而此时,一直冷眼旁观着这一幕的吕不韦,心中暗自思忖一番后,也知道自己已无法再继续保持缄默。
只见他缓缓踱步上前,来到秦臻面前站定,双手拱起面带微笑道:“恭喜秦大夫此番得以擢升官职爵位。”
秦臻闻听此言,赶忙回礼,亦是拱手笑道:“丞相大人言重了,与丞相一举荡平东周所立下的不世之功相比,这点小小的功绩实在是微不足道。
想那时候,丞相大人亲率大军出征,横扫东周国,不仅为我大秦开疆拓土,更是让天下诸侯为之震恐。如此,方乃真正的大秦之福。况且在下此次能够获得晋升,全赖大王恩泽。日后,在下自当竭尽全力,为我大秦鞠躬尽瘁。”
秦臻还不忘恰到好处的轻轻拍了吕不韦一记马屁。
其实,早在此前的行军途中,秦臻便曾私下找机会询问过王贲有关自己出征之事的诸多具体细节,对于其中的来龙去脉已然了然于胸。
经过一番打听和了解,秦臻也获知了事情背后隐藏的一些内情。
当蒙骜和王贲向赢子楚进言提议让自己随军出征时,起初赢子楚对此事抱有迟疑不决的态度,然而,就在那时,吕不韦恰好也在现场。
待到蒙骜与王贲离开之后,吕不韦究竟跟赢子楚讲了些什么话,外人便无从知晓了。
但毫无疑问的是,正是由于这次不为人知的交谈,最终才促成了秦臻此次随军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