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的围猎很快就结束了。
回到京中才得知,涿州的水患愈发严重了,周边几个郡都受了灾,上京城外围满了流民。
早朝皇帝决定开仓放粮,恰好大漠边境传来消息,说粮食药材不足已有半月,希望朝廷尽快派人运送粮食过去。
令大臣们都没想到的是,秦屹站出来说此番灾情严重,需暂缓大漠那边的粮食,先解决灾民为重。
他的支持者多,皇帝也正有此意,最后戚弈派人请粮之事就不了了之了,整个早朝都在讨论赈灾之事。
......
下了朝,宫门口。
“戚大人,很抱歉,孤也是为了灾民着想。现在国库不充裕,粮食不足,戚将军那里的粮食就只能先缓一缓了.....”
秦屹一脸抱歉的朝戚荣正走来,主动道歉放低自己的身份,让人人不感慨。
真是千载难遇一心为民的好储君啊。
若太子上位,于天下的百姓绝对是大好的事。
有人帮着太子说话,
“殿下,您无需道歉,您一心为了百姓,戚大人一定也会理解。灾情严重,肯定先要留着粮食赈灾。”
“是啊,戚将军那里那么多人,去周边百姓那先捐一些应付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的,再说那大漠又不是不能种粮食”
这人话音未落,一个武将打扮的人就气笑了,怒骂,
“放你娘的狗屁!他娘的,你懂不懂什么叫大漠边境?那周围总共也没多少百姓,日子都过的紧紧巴巴,你让他们给几万大军捐粮食?!”
“还种粮食,那边总共也没啥耕地,你他娘的有本事去种试试看!”
“都他娘的是一群连战场都没上过,只知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货。”
那人被怼的面红耳赤,
“你!你怎么如此粗俗无礼!我就说一种可能而已!”
“再说,每两个月就要运一次粮,难道他戚弈平时粮食充足的时候就不知道多囤一些么?非得等到一点儿都没有?”
武将气的撸起袖子就要揍人,戚荣正拦住他,给他个眼神让他闭嘴。
然后转头对秦屹道,
“殿下多虑了,老夫知晓太子也是为灾民着想,殿下用您的私库拿来赈灾,为国为民之心,老夫也深受感动,相信老夫那不成器的儿子也会理解太子。”
“戚大人能理解孤就好......孤马上要去城门口施粥了,就不多跟戚大人多聊了。”,秦屹一脸真诚。
两人又客气了几句,秦屹就上马车离开了。
戚荣正看着秦屹的背影,眼眸倏然变沉。
说的道貌岸然理所应当,不过是找借口给他和弈儿施压,逼迫他站队罢了.....
......
半晌后。
菜市口施粥棚排起了长队。
“都安静,慢点,别挤,咱们粥还有很多,足够你们的。”,维护秩序的守卫大声喊,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有人忽然道,“这是哪家大人施粥啊?”
施粥人员一边拿大勺子舀粥一边大声道,
“是太子殿下,殿下拿出私库给你们放粮。近日粮食都被无良商家囤积了起来,高价卖粮,咱们太子府粮食也不多。
殿下命我们拿出九成的粮食都用来给你们施粥了,你们可要记得感恩呐。”
有人感慨,
“太子殿下一向都这么仁善啊。”
“是啊,多亏有太子殿下,不然咱们得饿死了。”
“那些无良商家真是可恨!”
“谁说不是呢,这两天粮食一两银子一斤,谁买的起呦!这不是要了咱老百姓的命么!”
“更可恶的是,平时签个卖身契二十两银子,现在那些商家只给二两银子,还必须签死契。”
“是啊,蛮子家,昨个那赵老板就给了二两,就把他那才十岁出头的小闺女带走了,唉。也是没法子,不卖谁都活不成了,还不如卖了有口饭吃。”
“幸亏太子来施粥,不然还不知道多少人得饿死啊,以后谁敢说太子殿下的不是我都跟他急!”
“太子殿下这么好的人,谁会说他的不是?等我有钱了,我要给太子殿下建个庙,专门供奉他!再给他立个长生牌。”
一群人七嘴八舌,无一例外都是说太子的好话。
秦屹站在醉仙楼三楼窗户口望着外面领粥排成长队的流民,听着他们的谈话,很满意。
“殿下,这次利用水患灾情,咱们赚了几十万两黄金了,粮食现在也充裕,为什么不借此机会拉拢一下戚弈?他虽然离上京远,但毕竟有五万士兵,拉过来对咱们百利无一害。”
白焯有些不理解秦屹今日为何要阻挠戚弈的请粮。
秦屹收回目光,眸光变冷,
“呵!这次围猎,皇后本要给孤和戚家嫡女赐婚的。但那一向端庄知礼的戚清兰恰逢此时就跟人私相授受还被抓到了.....”
“孤让人查过了,那戚清兰跟张修从未有过交集,围猎场突然来这么一出.....”
白焯顿了顿,
“殿下的意思是,戚家嫡女不想嫁入东宫?这怎么可能.....”,白焯完全不相信。
“没什么不可能的,那戚荣正是个老油条,本来就从来没有给过孤准话。戚家不想卷入任何夺嫡之争,想独善其身,不想让嫡女嫁入东宫也不是不可能。”
“那殿下今日的做法不是更将戚家推出去了么.....”,白焯不解。
“有些人,就是敬酒不吃只喜欢吃罚酒.....”,秦屹冷冷道,
“不知道大漠那边要是饿死个几百上千人,他戚家还能不能骨头这么硬。”
这话让白焯顿时打了个冷颤。
殿下还是一贯的手段狠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