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打赢了胜仗,整个大乾都是他们四国的囊中之物了,那先前送出去的那些粮草也好,还是其他的好东西,自然是由大乾的各种战利品填补上空缺了。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给了四国高层们一个响亮的大笔兜,他们幻想的战利品没了,想象的只要一场就能胜利的战斗也没有发生,反而是他们四国的联军,犹如笑话一样,一个照面,甚至都还没跟大乾的士兵打上照面,就已经被折磨的溃不成军了。
大乾的士兵们势如破竹,带着“大乾义士”给他们的爆棚的自信,直接对军心溃散、吃不饱肚子的四国联军,展开了一面倒的“赶尽杀绝”。
就在大乾的将士们犹如追赶丧家犬一样的追杀四国联军的时候,大乾的皇上闻人皇帝,也终于是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接二连三的奏折。
在看过这些前线送回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折之后,闻人皇帝知道大乾有这么一个“忠于大乾的爱国义士”开心之余,也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的地方。
根据前线送回来的奏折上的描述,闻人皇帝越看这些“义士”的所作所为,越觉得这些骚操作怎么看怎么眼熟。
联想到开战以来就消失的不肯认爹的自家大闺女,再想想几年前大乾踏上倭国岛时遇到的神秘势力,闻人皇帝瞬间恍然大悟。
不用想了,喜欢这么干事的,只有自家那个“叛逆”的好大闺女了。
闻人皇帝一直都知道自家大闺女本事大、胆子大,但让闻人皇帝没想到的是,他还是低估了自家大闺女的本事。
就说这无声无息的潜入敌军老巢,无声无息的将所有敌军将领全部斩首,再将所有敌军的粮草全部都无声无息的送入戒备森严的大乾营地里,这好像怎么看都不是人能轻易做到的事情。
闻人皇帝不是没有猜到,自家大闺女身上肯定有不为人知的大秘密,但,即便是知道凌依的身上有秘密,闻人皇帝也不会去窥探一二。
凌依是他闻人正乾的女儿,即便是凌依不愿意认祖归宗,不愿意叫他一声爹,但凌依依然是他闻人正乾的闺女。
自家闺女有本事,闻人正乾这个当爹的只会与荣有焉,自家闺女的本事越大,越不会被谁欺负了去。别说让闻人正乾挖掘窥探凌依的秘密了,要是别人谁想要窥探凌依的秘密,闻人正乾都会将人直接给解决了。
知道自家闺女很有可能就是那个神秘的“义士”闻人正乾不难受,难受的是,现在前线传回来的奏折中,十封奏折,有十一封都是为“义士”请功劳的。
别人不知道“义士”的身份,但闻人正乾知道。但事情难就难在这一点上,即便是知道自家闺女就是“义士”,闻人皇帝也不能明目张胆正大光明的给自家闺女封爵位送赏赐。
先不说就算是闻人皇帝封了爵位送了赏赐凌依也不会要,就说凌依的身份,那也是不适宜曝光在大众眼前的。
没有办法的闻人皇帝,只能哭唧唧的找媳妇(皇后)商量去了。
解释一下,赫连皇后是个好皇后,很喜欢凌依这个没能认祖归宗的大公主。首先,赫连皇后很喜欢凌依的性格,就比如凌依嫌弃皇宫是个“鸟笼子”,赫连皇后很认同凌依的这个说法。
其次,凌依不像世人那般,对权利和地位那么的趋之若鹜,这个也让赫连皇后很是欣赏。
再其次,也就是最重要的,凌依即便是再厉害,或者即便是凌依真的认祖归宗,对她的儿子二皇子储君的位置,也没有任何的威胁。
其实,赫连皇后是个胸有丘壑的很大气温婉的女子,所以不会将眼光只局限于情情爱爱或者争名夺利这些事上。
在赫连皇后看来,整个国家好了,那作为这个国家的所有人才能过的更好。若是二皇子不适合做储君,是个不堪大用的,那赫连皇后也不会阻止别的皇子上位。
总结下来,赫连皇后是个好的,是有大爱,有大局观的一位心胸宽广的女子。
书归正传,赫连皇后略带嫌弃的,看了一眼自从找到大闺女之后越来越幼稚的闻人皇帝,无奈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总结下来就是说,你们不知道义士是谁,但我这个皇帝知道义士是谁,义士是个不爱抛头露面、不爱张扬、不爱被人打扰的,喜欢低调的人。该有的赏赐我肯定会给,但具体义士是谁你们就别问、别想知道了。
虽然不能知道义士是谁,让朝中的朝臣以及前线的将士们都觉得很遗憾,但了解到这是义士自己的想法,他们也只好最终义士的选择。反正实实在在的好处给了义士,只要不让义士觉得为大乾付出没有回报,不让义士误会他们接受义士给的好处理所应当,那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视线回到前线,四国联军这边速度也算是快,很快后补的管事将领们就再次被派遣到了前线。然而,等这些后补将领被派遣到前线之后悲剧的发现,他们原本的百万“雄师”,各个都被大乾打的十不存一了。
哪怕是十不存一的士兵,他们能接手的士兵让人看了也只会眼抽抽,完全就是上不了战场的士兵。而其他的,那些不存在的十之八九的士兵,逃的逃、死的死。
有体力还想活命的,直接就丢盔弃甲,跑了个无影无踪。还有一部分,则是被士气振奋追杀过来的大乾将士直接斩杀。而能被剩下的,全部都是一些被打残而逃不了伤兵。
看着寥寥没多少人的营地,那些被派来接手烂摊子的候补将领,只觉得眼前一黑,甚至都想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然而,事情不是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他们的家人都还在国王和高层的手里,他们要是敢撂挑子,估计下一秒他们的家人就会直接人头落地。
为了家人能好好的活着,即便是不情愿,即便是知道这是个必输的战争,他们也必须守在这个一败涂地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