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那位小太监接着说道:“咱大宁虽然有法子能够大致确定前往倭国的航线,但即便如此,有时也难免会在海上迷失路径。望陛下万分小心!”
说罢,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在场的众人,然后毅然决然地当着所有人的面拔剑自刎了。
见此情形,众人皆是一阵唏嘘不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惋惜之情。
原本并未打算取这小太监的性命,谁曾想世间竟还有如此忠贞不二之士。
紧接着,一番有条不紊的安排迅速展开。
梁王赵煜武亲自率领着整整二十万大军在此安营扎寨、镇守一方。
没过多久,身在京城的赵煜祺又下达旨意,派遣一部分将士留守在这片原先属于大宁的疆土之上,并责令务必将那些不幸战死沙场的大宁士兵们好生安葬。
与此同时,他还下令要全力安抚当地的黎民百姓,特赦免去他们三年内的所有赋税。
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如同一阵狂风般迅速席卷了整个宁地,无论是繁华热闹的城镇还是宁静祥和的乡村,都被这股喜悦的浪潮所淹没。
百姓们听闻此讯后,纷纷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兴奋与激动之情。
他们聚集在街头巷尾,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赵煜祺的丰功伟绩,对这位英明神武的领袖赞不绝口。
赵煜祺率领着那支威风凛凛、战无不胜的大军,踏上了班师回朝的路途。
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历经无数次浴血奋战,如今终于凯旋而归。
沿途之上,道路两旁挤满了热情似火的百姓,他们手持鲜花和彩旗,夹道欢迎英雄们的归来。
欢呼声此起彼伏,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响彻云霄,
“陛下万岁!”
“陛下英明神武!”
呼喊声不绝于耳。
人们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着对赵煜祺的敬仰和爱戴。
然而,当赵煜祺踏入皇宫之后,他那张英俊的面庞上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喜色。
相反,他独自一人默默地走进了书房,仿佛外界的喧嚣与荣耀都与他无关。
进入书房后,赵煜祺缓缓走到书桌前,目光久久地凝视着摊开在桌面上的那张巨大的幻灵大陆地图。
地图上标注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疆域以及重要的城池关隘,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
经过多年的征战杀伐,赵煜祺终于带领大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幻灵大陆之大业。
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从此不再四分五裂,而是归于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政权之下。
但此刻,站在这幅地图面前的赵煜祺心中所想并非只是眼前的胜利和荣耀,更多的是未来如何治理好这片江山社稷,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太平盛世的生活。
次日清晨,
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皇宫中的早朝时间到了。
这一天对于整个大梁朝廷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赵煜祺御驾亲征回国后的第一次早朝。
大臣们早早地便来到了朝堂,个个精神抖擞,心中满怀着期待和喜悦。
他们之所以如此高兴,原因有二。
其一,自然是自家陛下能够平安归来。这位英勇无畏、睿智果断的君主亲自出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凯旋而归,怎能不让人欣喜若狂呢?
其二,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大梁竟然真的成功一统了三国!
多年以来,三国之间相互对峙、战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而如今,终于迎来了和平统一的新局面,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当赵煜祺踏入太和殿时,群臣们纷纷下跪行礼,齐声高呼万岁。
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份喜悦传递给每一个人。
赵煜祺稳步走上龙椅,端端正正地坐好后,目光缓缓扫过殿下众人。
只见他神情威严,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温和与欣慰。
待群臣起身站直身子后,赵煜祺抬起手,微微一摆,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然后,他开口说道:“朕此次御驾亲征,全赖诸位将士奋勇杀敌、浴血奋战,更得上天眷顾庇佑,方得以成就此番大业。然而,朕深知,虽然天下已初步平定,但仍有诸多事务亟待处理,百废待兴。不知诸位爱卿对此可有什么良策或想法呀?”
话音刚落,只见丞相李丰泰从队列中走出一步,恭敬地施礼后说道:“陛下圣明!微臣认为,当下最为重要之事,当属安抚三国旧民,让他们真心归服于我大梁。
此外,还需对原属他国之地区适当减轻赋税负担,并加快与大梁本土的交流融合,以促进各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唯有如此,方能稳固统治,实现长治久安。”
李丰泰的话得到了其他大臣们的纷纷响应和赞同。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声四起,大家各抒己见,积极献策。
赵煜祺微微颔首,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之上的群臣,轻声说道:“丞相所言极是。朕经过深思熟虑,已下定决心减轻赋税整整三年。
与此同时,还要精心选拔德才兼备之士,派往全国各地担任要职,以教化百姓、开启民智。不知在座的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听闻此言,底下的臣子们先是面面相觑,随后便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起来。
须臾之后,他们纷纷表示赞同皇帝的决策。
然而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户部尚书邓修竹却突然面色凝重地站起身来,拱手施礼道:“启奏陛下,此等举措固然良善,但微臣不得不禀报实情——如今国库已然空虚,如果再减税三年的话......恐怕难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呐!”
赵煜祺闻言,不禁轻抬眼皮,淡淡地瞥了邓修竹一眼,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说道:“哦?邓修竹啊,朕倒是想问问你,虽说我大梁此番对大宁和大赵的征战确实耗时较久,但也不至于让堂堂大国的国库变得如此空虚吧?
你来说说看,这究竟是为何呀......邓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