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女被带入殿中,本该鲜妍明媚的年纪,脸色却格外苍白憔悴,双眼红肿,一袭天水碧的衣裙像布袋似的挂在身上,瘦弱得似乎一阵风就能刮走。
“民女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行礼的姿态极为标准,似被专门教导过。
王亓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来了?”
少女正要说话,却听一声呼唤,“婉儿!”
众人循声望去,出声的竟然是忠勇侯。
他瞪眼盯着这边,神情愕然无比。
百官之中,方才便觉少女眼熟的人忍不住小声跟同僚蛐蛐:“这位好像是忠勇侯府的二小姐。”
同僚惊讶:“就是杀了礼王世子那位?”
那人点头,可不就是那位嘛,大理寺签发的通缉令都还在城门口贴着呢。
大理寺卿双眼放光,若非还在奉天殿中,几乎就要叫人把李玉婉扣住,押往大理寺审问。
虽然大理寺签发了通缉令,但凭他办案多年的直觉,礼王世子之死跟忠勇侯脱不开关系,说不得可以从这位二小姐口中得到些线索。
董毅伸手拽住他,冷静一点啊!
在百官的窃窃私语中,李玉婉并未回应忠勇侯,甚至都没看他一眼。
见状,忠勇侯大步走过来,边走边骂:“你个孽障还知道回来!”
他伸手去抓跪着的李玉婉,却被旁边的谢辉一拦,再用力地往后一推。
忠勇侯猝不及防,若非练过,非得叫他推倒在地上不可。
他踉跄站定,双眼蕴火地瞪着谢辉。
这厮管的什么闲事?
谢辉对他也没什么好脸色,两胳膊一抱,冷声道:“陛下还未发话,侯爷未免太过放肆。即便要教女,也该等陛下问过之后,侯爷以为呢?”
忠勇侯还能怎么以为,龙椅上那位可不是好相与的。
他攥着拳退到一边,双目沉沉地瞪着李玉婉。
李玉婉却自始至终一眼都不曾看过她这位威严十足的父亲。
【原来这位就是逃婚的二小姐啊。】
龙椅旁,楚流徵暗暗打量李玉婉,想着自己翻到的八卦。
【不惜逃婚也要去给闺蜜报仇,不仅手刃了石松县那渣男,还在闺蜜坟前将渣男的骨灰扬了,真是大盛好闺蜜!】
闻言,萧靖凡眉梢微挑,看向李玉婉,问:“你可知大理寺签发了通缉令,正在抓你?”
“回陛下,民女知晓。”李玉婉道,“民女不曾杀害礼王世子,待今日事了,民女愿意全力配合大理寺诸位大人查明真相。”
她说得坦荡,倒叫众人惊讶。
不少人都以为这位二小姐敲登闻鼓是为了替自己洗清冤屈,但听这话的意思,似乎并非为礼王世子被杀一案而来。
萧靖凡也问了:“你敲登闻鼓是为何?”
李玉婉恭敬道:“回陛下,民女此来是为了替王亓作证。东井庄被屠那日,民女也在,民女可以证明王亓所言非虚。那日——”
“住口!”忠勇侯厉声打断,“你个逆女在浑说什么?即便你不满你母亲替你安排的亲事,也不该联合外人来害你的至亲。”
“忠勇侯。”萧靖凡淡淡地唤了一声,冷眼瞥向他,“不若你来替朕问?”
忠勇侯倒是想,但不敢。
皇帝明显是动怒了。
见他闭嘴了,萧靖凡对李玉婉道:“接着说,谁再敢出声打断你,朕就赏他一百杖。”
一百杖打下来,再好的身子骨也撑不住。
这话明显是说给忠勇侯听的。
忠勇侯面色铁青,咬牙瞪着李玉婉。
夫人说得没错,这逆女生来就是克他们夫妇的,他就不该一时心软留她性命!
李玉婉依然没看他,说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将当日所见娓娓道来。
“东井庄被屠那日,民女正与友人一道在临近的石龙山上祭奠,要下山时突见前面燃起一片火光。民女本以为是久未下雨,天干物燥起了山火,忙跟友人跑去查看。不曾想,起火的并非山林,而是东井庄。”
她眼前闪过那惨烈的景象,本就苍白的脸色不禁又白了两分,几乎看不到血色。
“民女与友人赶到之时,烧杀庄子的贼人正在四处点火,火光几乎映红了半边天。”
“贼人众多,友人虽会些武艺,但双拳难敌四手。民女让友人赶回城内报官,民女则躲在暗处,想看看那伙贼人究竟是谁。”
“许是觉得山庄内再无活口,那伙贼人将面罩取了下来。”说到这里,她自嘲地笑了一下,“说来也巧,领头之人民女恰好认识,正是老宅的大管家戴叔,他身后那些人,大都是老宅的家丁和护卫。”
萧靖凡道:“你自幼长在京城,天黑难辨,纵有火光也难免错认,为何如此笃定他们皆是忠勇侯府老宅之人?”
“陛下有所不知,民女并非长在京城。”李玉婉盯着面前那块地方,“民女才两岁便被送回了老宅,一直长到十二岁才被接回京中教养,民女与这些人相处近十年,断不会认错。”
大家族的女子一般十一二岁便会开始相看人家,早早定下亲事,忠勇侯府将李玉婉接回京城想必也是为了终身大事。
如非必要,萧靖凡不爱打听臣子的家事,所以对此事并不知情。
他点点头,示意李玉婉继续说。
李玉婉道:“在山庄的大火彻底烧起来之后那些人才离开。友人还未归来,民女虽心急,但也不敢贸然现身,直等到那些人走远才跑出去,想找找山庄之中是否还留有活口。”
“正这时,友人归来,可他不仅没带回官府的人,还险些被杀。他帮着民女一起找人,最终只找到一个活口。”
说到这里,她看了眼身侧的王亓,缓声道:“当时王亓伤得很重,气息奄奄,友人替他简单包扎之后正要送他去医馆,官差却来了,但不是为了捉拿贼人,而是想杀我们灭口。”
“在回京的路上我们也一直被人追杀,几番险些丧命。”
能一直派人追杀,这幕后之人肯定与屠庄脱不开干系,说不得还是官府的人。
百官面面相觑,神色肃然。
其实不必李玉婉说他们也能猜到。
一庄之人被屠,朝廷却连半点风声都没收到,只能说明官府和屠庄的贼人是一伙的。
不少人偷瞄站在旁边的忠勇侯,心想这回忠勇侯府怕是要栽啊。
忠勇侯的脸色已经铁青得不能看了,几番想要出声喝止,却又碍于皇帝的警告吞了回去。
他盯着李玉婉的侧脸,指尖微动,一枚细针无声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