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听了邹永平的话轻笑道:\"婚姻大事,你自己觉得这样就可以了,二伯和你父母没有逼你?”
邹永平继续解释道:\"侄儿在科举中比较争气,院试和乡试都考了不错的名次,因此家里的长辈也比较重视我的意愿。
侄儿和长辈们分说了很久,才让长辈们同意我参加完会试后再谈婚论嫁。
要是这次会试没有考中的话,长辈们肯定会给安排婚事的。\"
张伟看了一下邹永平,外貌,体型上都继承了邹家的优秀基因。
能考上贡士说明学识不错,未来的前途也不差。
再加上邹标和自己的友情,这孩子完全有资格和自己的女儿谈婚论嫁。
张伟问道:\"不错,你父亲的确是想让你和我府上的女儿们结亲。
你在府上住的这些天,有没有接触到你的那些表妹们,你自己有没有中意的人选?\"
张伟的女儿们,只要不是周若芙所出,都和邹永平没有血缘关系,因此不妨碍他们的婚配。
张伟家不是那种完全隔绝男女的封建家庭,邹永平作为亲属又长期借住在张府那么久,肯定是有机会接触到他这些表妹的。
邹永平想了一下,直接说道:“婉宁表妹,蕙质兰心,侄儿甚是喜欢。”
张伟现在适龄未嫁的女儿有两个,一个是王珑于大顺十一年所生的张婉如,现年十七岁。
另一个是阿荷在大顺十二年所出的张婉宁,现年十六岁。
邹永平这是把姐姐跳过去,直接看中妹妹了。
张伟对邹永平说:“你父亲和你的意思我知道了,我要先去和你姑姑商量一下。
你要知道按我们张家的规矩,儿女婚配还得本人不反对才行。
我们还要征求一下你婉宁表妹她自己的意见。
你且退下吧,先去客房住着。
这几天内我跟你姑姑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的。”
张伟来到后院让人把邹若芙叫了过来。
张伟把邹标的信递给邹若芙说:\"二哥从长沙写来的信,看看怎么处理吧。”
邹若芙看完信后,首先高兴地说:\"夫君,按信中所说永平这孩子是考中贡士了?\"
张伟说:\"当然了,成绩还不错,排在第六十四名,还是很有希望在殿试进入二甲的。
邹若芙高兴的说:“太好了,我邹家又有进士了。”
张伟说:“得,先别高兴,你看看结亲的事怎么说?
我问过永平的孩子了,他说中意的是婉宁。”
邹若芙这才平静下来说:\"婉如和婉宁这两个孩子都不错,我觉得他选哪一个都可以。先安排婉宁出嫁也可以,咱们家也有先嫁妹妹的惯例呢。”
这里说的是次女张婉清比长女张婉兮先出嫁的事。
张伟:\"那行吧,派人去把阿荷和婉宁叫过来,咱们当面问问阿荷和婉宁的意见,她们不反对的话,就把两家的亲事定下来吧。\"
邹若芙:\"四姑娘婉宁都要谈婚论嫁了,那大郎智达和三姑娘婉如的婚事,咱们也应该操心起来了。”
张伟:“可以啊,智达这孩子,参加完乡试,就去香山书院读书去了。
都快二十岁的人了,对自己的婚事一点也不着急,你看着安排吧。”
阿荷和张婉宁来到主院,邹若芙把自家侄子向婉宁求婚的消息给两人讲了,问两人是什么意见?
阿荷作为张家后院存在感最低的女人之一,她向来凡事是听从张伟和邹若芙的安排。
并且她对于自己女儿能嫁到邹府,给邹大公子为妻,大公子还中了进士。
这样的条件阿荷自然是极为满意的。
这时张婉宁缓缓开口道:\"父亲,大娘娘,婉宁现在不想嫁人,还想在府上多留几年。”
邹若芙听了这话,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她忙问张婉宁是什么原因?
邹永平这样条件的乘龙快婿,可是很难再寻了。对他是有什么不满意吗?
张婉宁回答说:\"大娘娘,女儿没有对永平表哥有任何不满。
永平表哥人很好,才华也高,现在又高中进士,婉宁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婉宁只是想在家里多陪陪父亲,大娘娘,还有阿娘。”
邹若芙:\"你这是什么话?哪有姑娘家一直待在家里不出嫁的?
不会是担心你阿娘吧,在府上也没有人敢欺负你阿娘啊。\"
张婉宁看了自己的父亲张伟一眼,心想:\"欺负倒是没有欺负,只是父亲很少去阿娘的院子。
有我在,父亲还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偶尔去几回。
如果我也出嫁了,那估计父亲很难想起自己的阿娘,阿娘恐怕就要独守空房了。\"
张婉宁刚想回话,就被阿荷打断说:\"老爷,太太,这门亲事挺好的,妾身觉得宁儿能嫁给邹家做儿媳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
你们放心,我一会和宁儿详谈一番,一定会说服她的。”
阿荷和张婉宁回到院子,阿荷拉着张婉宁的手说:\"儿呀,你的心思娘都明白,但是娘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你的终生的幸福。
向邹家公子这么好的姻缘,以后不一定还能碰得上。\"
张婉宁说:\"可是女儿出嫁后,阿爹恐怕很少会来阿娘这里,到时候阿娘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阿荷听到这里说:\"娘一向喜静,你还不了解吗?
老爷来这里,娘是欢喜。老爷不来,娘一个人守着自己的小院子生活也过得下去。
实在无聊了,娘也可以去你大娘娘的院子帮帮忙,偶尔凑个脚打打牌。
再说了阿娘也这个年纪了,还能有什么争宠想法不成?
阿娘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跟了老爷,后半生有了依靠,可以平静幸福的生活。
另一件事就是生下了你。
有了你之后,娘就是希望你以后能嫁个好夫君,能有幸福的日子。
你要答应娘,一定要把自己过的幸福放在第一位。
你要记住,只有你幸福啊,娘才会幸福。”
张婉宁听到自己母亲这么说,她在心里仔细斟酌了一阵后,清醒的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