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外,武植亲率大军已然严阵以待,他目光紧盯着幽州城方向,当看到那代表着虎贲军得手的信号冲天而起时,武植立刻高声喝道:“众将听令,随本王进城!”
瞬间,得到命令的二十多万宋军将士跟随武植朝着幽州城奔腾而去。
待武植率领一众将领来到幽州城门前,只见此时城门已然大开,周边辽军被卢俊义所率的虎贲军打得七零八落。
在宋军将士顺利进城后,武植立刻着手稳定城内局势。
他命史文恭、石宝、王寅等一众猛将,各率精锐将士奔赴城内各处围剿辽军。
而城中五万辽军此时早已乱作一团,在众将的带领下,宋军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将其一一剿灭。
时间流逝,天色渐亮,熹微的晨光轻柔地倾洒在那屹立千年的古城之上。可城中街巷,却静谧得能听见风声。
幽州城内的百姓们,此前被战火吓得胆战心惊,这时才终于鼓起些许勇气,蹑手蹑脚地凑近家门,轻轻打开一道门缝,用满是好奇与忐忑的目光,小心翼翼地窥视着那些身披锃亮铠甲的大宋将士。
随着幽州被攻破,宋朝大军很快将辽国南京道全境尽数纳入囊中。
武植此次北伐,志在一举覆灭辽国,大军须马不停蹄继续挥师北上,面对南京道内的众多州府,他实在无暇分拨人手治理地方。
思索再三,武植当即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汴京城。他传令宗泽、钱即等朝中大臣,着令他们即刻于朝堂内外精心选拔贤能良臣,赶赴北方,接手治理南京道内各座城池。并尽快让这饱受战火的各州府民生复苏,为后续战事稳固后方根基 。
前往汴京城传令的信使刚出了幽州城,武植便收到了武松从西京道传来的书信。信中称,辽国西京道已被他率大军攻克。
不出所料的是,信中还提及秦凤路安抚使徐宁在战事中身死。并且武松在信中表明,他已领军深入辽国西北路,定要为徐宁报仇雪恨。
武植展开武松送来的书信,逐字看完,不由得沉声叹了口气。他身怀交友系统,徐宁战死的那一刻,系统便已向他示警,彼时心中就已泛起无尽哀痛。
此刻,白纸黑字再度映入眼帘,仿若又将那残酷一幕重现,武植忍不住又轻叹一声,胸腔中满是怅惘。
徐宁身死的消息在军中传开后,大军中曾在西北任职的将领们,像李珙、索超、杨志等人,皆是一脸悲愤。他们与徐宁曾在西北并肩作战,往昔一同冲锋陷阵共御外敌的场景历历在目。
如今听闻徐宁战死,怎不叫他们痛心疾首,那股子悲愤一时间涌上心头,都攥紧了拳头,恨不能即刻奔赴战场,为逝去的战友讨回公道。
可他们现今都有重任在身,因而只得压下心中的愤怒,打算将怒火宣泄于辽军身上。
宋朝大军于幽州城内休整了三天后,武植下令留下刘崎作为主将,王寅、李珙两人为副将,并拨给他们三万精锐大军,命其驻守幽州城。
同时交代三人对俘获的辽军将士展开整编工作,力求将这些降卒妥善安置,收为己用。
安排妥当后,武植便与一众将领率余下的二十多万大军,再度踏上征程。
大军出了南京道,继续挥师北伐,一路长驱直入,攻入了辽国中京道内。
与此同时,以呼延灼为主帅、岳飞为副将的另一路北伐大军,也顺利抵达辽国东京道地界。大军刚一着陆,呼延灼、岳飞便迅速排兵布阵。
虎翼军作为攻城的主力先锋一马当先,破浪、覆海两支水师则在后方紧密接应,三军互为犄角之势,朝着辽国东京道内的各州城,发起了雷霆般的猛烈进攻。
这时辽国东京道内的大部分军队,都已集结至边界全力对抗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他们压根没料到境内会突然杀出大宋军队。
毫无防备的辽军阵脚大乱,被宋军打得丢盔弃甲。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辽国东京道的复州、辰州、连州、开州等州府,便纷纷落入宋军之手 。
辽国国都上京城内,天祚帝与朝中众大臣皆神情凝重、面色焦急。
自一个月前收到大宋北伐的消息起,他们便陷入了忧虑之中,每日召开朝会,朝堂之上都被凝重压抑的氛围所笼罩。
起初,辽国君臣还天真地以为,大宋此番兴兵,不过是妄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待得偿所愿后,必然会就此罢手。
然而现实却如一记重锤砸在他们心头。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大宋军队便势如破竹,整个南京道、西京道全境,以及西北路、东京道内的部分州府,竟都纷纷易主,落入了宋军囊中。
看到宋军这一路高歌猛进、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迹象,天祚帝与辽国的一众大臣们,终于如梦初醒,彻底明白了此次大宋举兵北伐的野心,他们目标肯定是想覆灭大辽,否则断不会轻易停下攻伐的脚步 。
帝座之上,天祚帝满目阴霾,狠狠扫视着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胸腔中压抑的怒火“噌”地一下蹿了起来。
他望着群臣怒声喝道:“尔等皆为我大辽举足轻重的重臣!眼下,我大辽北面正遭受女真人的进攻,南面大宋又悍然出兵北伐,如今他们已经把燕云十六州给占了,可看他们那势头,丝毫没有罢休的意思!诸位皆是我大辽的肱骨之臣,如今国难当头,可有办法能解我大辽燃眉之急?”
下方的群臣见天祚帝大发雷霆,纷纷心中一凛,赶忙收敛心神,暗自绞尽脑汁思索应对之策。
一时间,大殿内静谧无声,唯有轻微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片刻之后,枢密使萧奉先神色凝重,跨步出列,拱手抱拳向着天祚帝说道:“大王!以当下我辽国境内的兵力部署来看,实难同时招架女真人和大宋军队的攻势。且这一个月以来,宋军的种种迹象表明,大宋此番兴兵,是铁了心要将我辽国覆灭啊。”
“依臣愚见,大王不妨即刻派出能言善辩之使者,火速奔赴女真境内,设法与那完颜阿骨打协商后,达成暂停交战的协议。”
萧奉先微微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达成停战协议,大王可下令将边境防御女真人的将士速速撤回上京,重新整编调度,而后挥师南下,全力抵御大宋的疯狂进攻。唯有集中兵力,方能在这危局之中,寻得一线生机 。”
大殿之内,群臣听闻萧奉先之言,稍作思忖后,皆觉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此计或许是眼下唯一能解燃眉之急的办法,于是纷纷点头低声附和。
帝座之上的天祚帝听后脸色铁青,内心愤懑。一想到要向北方那些在他眼中如同野蛮人的女真人低头求和,他便觉得颜面无光,心中不愿。
可目光扫过朝堂,再想想当下局势,自己南面的大片领土已被大宋军队占据,若再不想办法扭转乾坤,整个大辽江山怕是真要毁于一旦。这般残酷现实压在心头,让天祚帝喘不过气来。
他沉思良久,最终艰难地点了点头,看向萧奉先,声音低沉沙哑,沉声说道:“如今我大辽势微,局势险峻至此,萧爱卿所言确实在理。罢了罢了,朕便同意采纳萧爱卿的策略。”
说完,天祚帝缓缓抬起头,目光扫向朝堂之上的其他大臣,开口询问道:“值此危急存亡关头,可有爱卿愿挺身而出,自告奋勇赶赴北方,与那女真人周旋,谈判停战协议?”
众大臣听闻要北上与女真人谈判,纷纷低下头去。
在他们眼中,北方的女真人如同尚未开化的野蛮人,行事毫无道理可讲。
况且当下两国正处于交战状态,边境局势凶险万分,谁都清楚,这一去极有可能刚他们刚踏入女真人境内,便可能被不由分说地拉去祭旗。如此危险的任务,自然无人敢站出来应承,一时间,朝堂之上无人应答。
帝座之上的天祚帝满心期待地扫视着满朝文武,盼着能有人挺身而出,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眼见此景,失望之色涌上他的脸庞。
“大王,微臣举荐上京都统军耶律余睹将军前去与那金人谈判。”就在这尴尬的死寂时刻,上京副留守马人望站了出来,对着天祚帝拱手说道 。
“耶律余睹?”天祚帝听闻马人望所言,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开口询问道:“马爱卿,你为何举荐耶律余睹,且让他去担此重任?”
马人望听到天祚帝的询问,神色微微一怔,随即面色凝重,沉声说道:“大王有所不知,微臣此前听闻耶律将军在处理与女真人相关事务时,一贯采用怀柔政策,他并不希望大辽与女真人陷入无休止的交战。”
“派耶律将军前去与女真人谈判,女真人不会从他身上感受到我们辽人对其的歧视。这般情形下,与女真人签订停战协议的可能性便会大大提高。故而,微臣才斗胆推荐耶律余睹将军。”
天祚帝听后,缓缓点头,随即朗声说道:“好,既然如此,朕便即刻任命耶律余睹为我大辽使节,出使女真,让他务必与那完颜阿骨打达成停战协议,为我大辽争取喘息之机。”
话音刚落,下方众大臣便齐声道:“大王圣明!”声浪滚滚,在大殿内久久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