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京师汴京城内,朝堂之上气氛热烈。
宗泽等一众大臣收到前线武植加急送来的两封捷报,当他们展开捷报,看清上面内容的后,整个大宋朝堂瞬间沸腾,大臣们脸上也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色。
这两封奏报一前一后,送达时间相隔不过短短两天,可其中所述的赫赫战功,却让满朝大宋臣子们兴奋得热血沸腾。
垂拱殿内,武植领兵出征在外,朝会便由韦太后偕同赵淑慎,带着小皇帝一同临朝。
当三人步入殿中,只见下方群臣个个面带喜色,交头接耳间难掩兴奋之情。
韦太后见状,神色疑惑,抬眸看向宗泽,轻声开口问道:“宗爱卿,瞧这情形,可是有什么天大的喜事?为何诸位爱卿都这般满脸喜悦、难掩兴奋呢 ?”
宗泽闻言,先望向帝座旁的韦太后,旋即目光转向右列的赵淑慎,开口说道:“禀太后,近日我东府接连收到秦王从前线加急送来的军报。两封捷报之中,详细写明秦王与殿前司都点检武松武大人,已率领大军成功收复了流失百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
“不仅如此,我朝大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克辽国南京道、西京道,为大宋开拓了万里江山。如今秦王在军报中催促,望我等尽快选拔得力能臣,即刻北上,治理这新纳入大宋版图的广袤疆域。”
说到此处,宗泽的神情愈发激动,声音也微微颤抖起来,他愈发激昂地高声说道:“秦王所率大军士气如虹,如今正朝着辽国上京一路挺进,准备一举覆灭辽国。此等丰功伟绩,实乃我大宋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壮举!”
小皇帝右侧的赵淑慎,听闻自家夫君武植不仅成功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挥师北上为大宋开拓万里江山,刹那间,一抹难以抑制的喜悦自心底涌起,悄然绽放在她的面庞,双眸之中满是骄傲与欣喜。
韦太后静静听完宗泽的禀报,她神色平和,微微颔首。往昔那想要武植归政的一丝念头,此刻已如过眼云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此时的她只盼着武植能尽快凯旋归朝,而后便让小皇帝将皇位禅让于他。
韦太后望着大殿中央面色潮红的文武百官,她站起身形,柔声说道:“秦王殿下不仅为大宋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还为开疆万里,实乃功高盖世。”
“哀家虽然不能对秦王及其正妻予以封赏,但对于秦王的其他妾室,哀家还是有权利进行赏赐的。”
韦太后说完,扭头对着一旁的内侍说道:“以哀家的名义,封秦王妾室李师师、王静姝、方百花分别为赵国夫人、韩国夫人、楚国夫人。”
韦太后话语刚落,大殿内的群臣便纷纷齐声喝道:“太后英明。”
散朝后,宗泽、钱即、王进、花荣等一众武植心腹,在一番商议后,纷纷下达命令,将秦王领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及开疆万里的捷报,于京师及大宋各路加以传扬,以提升武植在大宋百姓及民众心中的威望。
几人的行动成效显着,大宋京师百姓们听闻武植那震古烁今的赫赫战功后,整座近两百万人口的城市瞬间陷入沸腾。大街小巷,处处都是民众对武植的热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由衷的钦佩与自豪。
一位白发苍苍的平民老者,情绪激昂地对着身旁几个年轻人感慨道:“秦王殿下,那可是大宋百年来头一号的英雄人物,实在太了不起了!不光成功收复了沦陷百年的燕云十六州,还一路挥师北上,为大宋开拓出万里江山。”
说到这儿,老者满是皱纹的脸上满是欣慰,“再者说,他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实实在在地让咱老百姓得了好处,分得了土地,税负也大幅减轻,日子越过越舒坦。跟如今的大宋皇室相比,那可强太多了!”
而京师之外的大宋各路亦是这般,即便在偏远的小镇集市上,都会有行人聚拢一处传阅官府所张贴的捷报,望着捷报上的内容,眼中皆溢满崇敬。
一位年轻的母亲对着身旁的孩子说道:“你今后可要好好读书,考中科举后为秦王效力,为百姓行善事。”
那小孩听到自家母亲之言,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知道了,母亲,我长大后一定会为秦王效力的。”
随着武植功绩的广泛传扬,民间对于赵宋皇室的衰落愈发慨叹。百姓们回想起这些年皇室的无所作为,再对比武植的雄才伟略,心中都隐隐萌生出一种预感:武植取代赵宋皇室,成为新君,似乎已然是大势所趋。天下百姓在期待之中,默默憧憬着一个更为繁荣昌盛的新王朝的到来。
金朝上京会宁府城外,寒风凛冽,军旗猎猎作响。辽国使节耶律余睹骑着一匹枣红马,神色凝重,他的身旁是一众随行的辽国人。此时他们身着厚重的貂裘,在寒风中微微瑟缩。
而在众人两侧,是金国的女真士兵,其身形魁梧,皮甲上的铆钉闪烁着寒光,透着北方民族的剽悍,正护送着辽国使团缓缓前行。
耶律余睹抬目凝视着远处那高大巍峨的会宁府城墙,心中五味杂陈。往昔辽国强盛之际,何曾料到有朝一日,自己竟要以这般身份,莅临这新兴金朝的都城。
想到辽国当下风雨飘摇的局势,再回想起天祚帝交代他的话语,耶律余睹暗自叹息一声,握紧了手中的缰绳,驱使着马匹加快了些许速度,朝着城门行去。
在耶律余睹领着一众辽国使节踏入会宁府后,他们并未见到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而是由他的次子完颜宗望接见了他们。
耶律余睹望着眼前满脸傲气的完颜宗望,压下心中纷繁复杂的思绪,对着完颜宗望说道:“宗望王子,我乃辽国宗室耶律余睹,此次出使金国,是带着两国和平的愿望而来。”
完颜宗望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眼中那丝轻蔑如流星般转瞬即逝,随即又恢复了一副得体模样,抬手虚引,示意耶律余睹等人入座。
“耶律将军,久仰大名。只是我辽金两国多年征伐不断,如今您轻飘飘一句,便称能带来两国和平,这可绝非空口白话就能成的事。当下我大金铁骑所向披靡,铁蹄踏处皆为我大金疆土。反观贵辽国,败象尽显,依我看,这和平,恐怕是辽国更为急需吧。”他声如洪钟,在空旷敞亮的大殿中来回激荡,言语间满是不容置疑的强势。
耶律余睹心中虽对完颜宗望的傲慢恼怒不已,可眼下辽国局势的确如对方所言,危如累卵。
耶律余睹强行按捺住怒火,面上乃一派平静,沉稳说道:“宗望王子所言极是。不过,依当下局势来看,贵国也并非高枕无忧。”
稍作停顿,耶律余睹目光缓缓扫过殿中金国将领们那戒备警惕的眼神,继续说道:“大宋趁着我辽国疲敝,正从南方大举进犯。我辽国纵然衰败,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尚有一战之力。如若贵国不同意停战,我大辽若与贵国拼死相搏,贵国即便取胜,也势必元气大伤。”
“届时,大宋可趁机坐收渔翁之利,到时莫说我辽国存亡难测,贵国多年来辛苦打拼下的基业,怕也会毁于一旦,付诸东流了。”
听到耶律余睹此言,殿内顿时一阵低语,金国各个女真将领们交头接耳,对耶律余睹这番话语的利害关系进行了权衡。
完颜宗望此时也眉头轻皱,望着眼前面色平静的耶律余睹,眼中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他作为完颜阿骨打最出色的儿子,自然明白耶律余睹所言并非危言耸听。如今的大宋国富民强,且兵力强盛,若他们真的灭亡辽国后,肯定不会介意顺手将自己金国一并剿灭。
沉默片刻,完颜宗望开口说道:“耶律将军,你所言之事本王已清楚,但我大金也不能仅凭你几句话就轻易罢兵。你说大辽要与我大金签订停战和约,那你辽国可有何诚意?”
耶律余睹闻言,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赶忙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双手递上:“王子请看,这是我大辽皇帝陛下的亲笔诏书,只要贵国同意停战,我大辽愿意承认贵国如今所占领的全部领土,并且承认贵国的国号,从此两国以现有边境为界,互不侵犯。”
完颜宗望接过诏书,打开仔细查看起来,殿内再度安静下来。
片刻,完颜宗望将诏书置于案几,目光犀利地望向耶律余睹:“耶律将军,你这诏书虽有分量,可我如何能够信得过辽国?万一停战只是缓兵之计,待你辽国恢复元气,再反戈一击,那我大金岂不是养虎为患?”
耶律余睹神色镇定,不卑不亢,微微躬身说道:“宗望王子,我耶律余睹身为辽国宗室,今日亲至贵国,便是诚意的证明。而且如今我辽国国内局势动荡,又有大宋的军队频频攻伐,宗望王子也应该知晓,即使我等战胜了宋国,也根本没有余力再与贵国交战了。”
殿内一时间陷入了漫长的沉默,众人的目光都紧盯着完颜宗望。
“哈哈哈哈”,突然,完颜宗望仰头大笑起来:“好,耶律将军,本王赏识你的坦诚,既然你辽国想要停战,那我金国也无意再造杀孽,本王便代表我大金同意与你辽国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