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余睹听闻完颜宗望同意停战并签订协议,高悬许久的心终于落了地,脸上也难得浮现出一抹笑意。
他赶忙拱手说道:“宗望王子仁慈宽厚,从今往后我辽金两国便可结为兄弟之邦,永息干戈,共享太平。”
正当耶律余睹与完颜宗望相谈甚欢之际,殿外陡然传来一声高呼:“大王到!”众人闻声纷纷转头朝大殿外望去。
只见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在一众亲卫簇拥下,跨步踏入殿内。他目光径直看向完颜宗望,沉声询问到:“吾儿,你与辽国使节商议得如何了?”
完颜宗望闻言,赶忙拱手行礼回禀道:“父王,儿臣与耶律将军经过一番详谈,已达成共识,同意了辽国所提的停战协议。”
完颜阿骨打听到儿子的话,脸上露出满意之色,缓缓点头,随即他目光一转,落在一旁的耶律余睹身上:“你便是辽国来使耶律余睹?果真是个有胆色的人物。”
说着,仔细打量了耶律余睹一番,继续说道:“在本王印象里,你们辽国契丹贵族,向来眼高于顶,瞧不上我女真人,把我们视作未开化的蛮夷。不过在你身上,本王倒是没瞧出半分鄙夷,甚好。”
耶律余睹听着完颜阿骨打的赞誉之言,身姿微屈,脸上挂着谦逊笑容,拱手说道:“在下正是耶律余睹,承蒙大王夸赞,实不敢当。”
完颜阿骨打凝视着耶律余睹,眼中突然闪过一道锐利的精光,缓缓开口道:“耶律将军,此次我大金国,不仅愿与贵国停战言和,更有进一步打算。本王有意与辽国结成同盟,携手并肩,共抗大宋,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耶律余睹听到完颜阿骨打想联辽抗宋,顿时瞪大了眼睛,这一结果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本以为作为金国皇帝的完颜阿骨打会趁机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甚至拒绝停战,却没想到对方不仅同意签订停战协议,还愿意与辽国联合抵御宋国。
然而耶律余睹不过是一个辽国使节,天祚帝赋予他的权限仅为与金国签订停战协议,这般结盟的大事,远远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
带着几分急切与无措,耶律余睹望向完颜阿骨打,神情微动,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大王,此等大事,干系着两国的兴衰荣辱,我实无擅自定夺的权力,必须即刻回禀我大辽皇帝陛下。”
完颜阿骨打仰头大笑,朗声说道:“好!本王便给你十日之期。待你回去复命,若你辽国皇帝也有结盟之意,咱们再共商大计,携手图谋天下!”
耶律余睹脸上瞬间浮现出惊喜之色,赶忙拱手感激道:“多谢大王!外臣这就派人返回辽国,将此等要事禀明我大辽皇帝陛下。”
说完,他立即向完颜阿骨打和完颜宗望躬身拜别,随后领着辽国使节团,快步走出大殿,朝着王宫外走去。
一到王宫外,耶律余睹不敢耽搁,立刻命人备好笔墨,当场修书一封。
他在信中详细记述了金国愿意与辽国停战之事,以及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提出的两国联合、共御大宋的提议。
随后,他将信件密封,挑选出一名骑术精湛的随从,郑重嘱托道:“务必日夜兼程,以最快速度将此信送至辽国上京城,呈交陛下!”随从领命,飞身上马,朝着辽国上京方向疾驰。
金国王宫那宽敞的大殿之中,完颜宗望眼见耶律余睹率领辽国使节走出王宫后,不禁面露疑惑之色。
他转头望向完颜阿骨打,不解地开口问道:“父王,儿臣实在不解,我大金虽说国力强盛,但为何要卷入辽国与宋国的纷争,帮辽国抵御宋国呢?这岂不是白白耗费国力,做那吃力不讨好之事?”
完颜阿骨打瞧着完颜宗望,听闻儿子这般询问,面色瞬间一肃,目光沉沉地注视着他,缓缓说道:“吾儿,你有所不知,如今的大宋,朝堂局势已然大变。赵氏一脉虽仍在皇位,可实际掌控大权的,却是一位名叫武植的大臣。此人极善用兵,在大宋朝堂势力庞大,且麾下兵多将广。”
他深吸一口气,神色愈发凝重,接着说道:“本王前些日子派出的探子传来消息,此次领兵攻打辽国的宋军统帅,正是武植与其弟武松。你可知,短短一个月内,大宋军队便势如破竹,一举拿下辽国的西京道、南京道全境,东京道的诸多州府也纷纷落入其手。”
“什么!”完颜宗望听闻父皇之言,脸色瞬间大变,一脸震惊之色。他没料到大宋军队竟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将辽国大片领土收入囊中。
尽管如今辽国国力大不如以前,可作为常年与辽军交战、熟知辽国军事实力的将领,完颜宗望心里清楚,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攻克如此广袤的区域,绝非一件易事。
这意味着宋军不仅兵力雄厚,而且战力极为强悍,否则根本无法达成这般战果。
看这完颜宗望的反应,完颜阿骨打不禁轻轻叹了口气,开口说道:“吾儿,如今辽国已不足为惧,咱们大金眼下最大的威胁,是来自南面的宋朝。一旦宋朝灭了辽国,大金便与宋朝直接接壤。”
“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到那时,我大金国与宋朝必有一战。但以我金国目前的国力,实难与大宋抗衡。所以,联辽抗宋,是当下不得不走的一步棋啊。”
完颜宗望听了父亲一番话,心中豁然开朗。他沉思片刻,接着问道:“父王,可此时我大金国与宋朝并不接壤,若与辽国联合抵御宋朝,该从何处出兵才好呢?”
完颜阿骨打听完,沉声说道:“当下大宋正有一支偏师进攻辽国东京道。若我大金与辽国携手,我大金可挥师南下,遣军与这路宋军偏师交锋。届时,既能一举歼灭宋兵,还能顺势将辽国东京道纳入囊中 。”
完颜阿骨打早就将辽国东京道视作大金囊中之物。几天前,探子来报,听闻辽国东京道诸多州府已被宋军攻陷。那时他正与辽国酣战,可非但没有面露喜色,反倒怒不可遏。
正因如此,在得知辽国派遣使节前来大金议和时,他即刻令次子完颜宗望返回国都,主持与辽国使节的和谈事宜,而他自己则等手头战事一结束后,便勿忙归来,面见了耶律余睹,提出了与辽国联合抵御宋朝的事宜。
辽国上京城内,天祚帝与一众朝堂大臣收到了耶律余睹派信使呈递的奏报。众人目光扫过奏报上的内容,脸上皆是猛地一震。
谁都没料到,女真人不仅答应与辽国休战停火,完颜阿骨打竟还主动提议要与辽国联手,一同抵御大宋。
一时间,辽国朝堂陷入轩然大波,满朝文武瞬间炸开了锅,议论声此起彼伏。
有的大臣满心激动,觉得这无疑是辽国的一大契机。他们慷慨陈词,力主借此良机,出兵抵御宋金,全力收复曾经沦陷的失地,重振辽国往日雄风。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忧心忡忡,眉头紧锁,直言这极有可能是金国精心设下的阴谋,倘若辽国贸然大意,轻易与金国合作,怕是会被金国当作棋子利用,反而将辽国拖入更深重、更危险的境地,让辽国本就风雨飘摇的局势雪上加霜 。
整整一日的时间,在辽国朝堂上,群臣就是否与金国联合抵御大宋这一要事争论不休,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正当诸位朝臣争得面红耳赤、僵持不下之际,一封来自辽国中京道的加急军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朝堂的僵局,也让辽国朝堂群臣作出了联金抗宋的选择。
军报上写得清楚:武植率领的宋军,在顺利拿下南京道全境后,一路挥师北上。短短不到半个月,辽国中京道八成的土地已被宋军收入囊中。如今的中京城沦为一座孤城,被宋军围得水泄不通,沦陷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
此时此刻,天祚帝与辽国的满朝文武皆已清醒地意识到,若再不设法阻挡宋军那凌厉的攻伐势头,只怕用不了多久,下一封加急军报传来时,便是宋军兵临上京城外的危急时刻了。
辽国君臣在确定与金国联手抗宋的策略后,天祚帝极为重视此次联合。他特意选派了大辽枢密使萧奉先,命其即刻赶赴金国国都会宁府,与已在金国的耶律余睹会合,二人将一同与金国商讨两国联合的各项具体事宜。
萧奉先领命后快马加鞭抵达了金国会宁府。耶律余睹得知萧奉先的到来后,心里瞬间就明白了辽国的抉择,知晓辽国已然同意了完颜阿骨打的联合抗宋之策,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意。
随后他们二人稍作整顿,便再度前往金国王宫,前去拜见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见辽国派来的竟是萧奉先,脸上当即浮现出满意的笑容。在辽国,萧奉先那可是位高权重,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不仅身兼辽国枢密使要职,还担任着大丞相之位。看出辽国对此次联合出兵抵御宋朝一事,给予了极高的重视。
由于辽金双方本就都有强烈的联合意愿,所以萧奉先与完颜阿骨打很快便敲定了合作协议。
协议首要内容,是辽金两国即刻止息争斗,双方屯聚于边境的兵马各自撤回。
且金国将派遣两万精锐女真骑兵,火速奔赴辽国东京道,与当地辽军协同作战,抵御入侵东京道的宋军,收复失地。
而辽国撤回的边境兵马,则直接调往中京道,抵御正于此地进攻的大宋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