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临行前,高曾祖父又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纵有虎符,晋鄙未必听命。可携带朱亥同行,他身为大力士,若晋鄙抗拒交权,便可助您除之。”
此计奏效,高曾祖父名为侯逸。由此,“窃符救赵”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典故。
那一年,公元前257年,正值秦昭襄王五十年,攻赵主将是王龁(hé),曾是长平之战时白起的副将。
这一年,白起于杜邮被赐死;
这一年,萧何诞生;
这一年,吕不韦耗费六百金收买守卫,带着“奇货可居”的理念回归秦国;
这一年,异人改称子楚,继立为秦太子,后来谥号秦庄襄王。
然而,胤离今天设宴款待侯澜,并非因为其家世高贵,而是源于侯逸晚年的一项壮举,使胤离深受感动。
当年信陵君领兵出发之际,侯逸道:“吾年已暮,无法随您奔赴战场,但仍会为您祈福。在您抵达晋鄙营垒之时,我定面朝北方(即邺城所在方位),以死相报!”
没多久,侯逸果然如言,毅然面向北刎颈自尽,以此诀别信陵君。
“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这简短的几字带给胤离最深刻的启迪:坚持正义往往需付出惨重代价,即便所为之事合情合理。
对信陵君而言,急困中救助他人是最高原则。因此,他决意窃符救赵之时,早已抱定赴死决心,预备承担背叛国家的罪责!
而在侯逸的准则排序里,首位乃“士为知己者死”!
为此,甚至不惜舍弃生命和名誉!
孟子曾言:人有所愿超越生命,有所忌甚于死亡,为义忘生便是如此。
何以春秋名士流芳万古?
只因为他们皆将正义置于生命之上!
更重要的是,他们深知扞卫真理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这份代价无可避免时,他们能果断下决定!
向北割喉诀别公子,何尝不是一种极大的决心?这是对自己人生的决绝断绝,又是对更高理想毫不妥协
按照李明对这个阶段的理解,古代解衣推食的举动是一种值得传颂给后代的荣耀。即便在现代社会倡导人人平等,当人们与偶像合影或握手时,仍会兴奋不已……
不久后,赐宴结束。
李明问道:“爱卿是否熟悉律法?”
王强离席起身,在大殿中央拱手施礼回答道:“末将受业于韩非子,粗懂一些。”
“嗯?”李明略感惊讶,感觉这次交谈收获颇丰。
然而在李明所掌握的数据中,并无提到王强师从韩非的事实。如果他真师从韩非,诸多疑问便迎刃而解。毕竟历史上某位统治者有一特性,他反感谁就会尽力将那人抹去历史记载。由于他本人的失误让韩非这位法家巨匠死于监狱之中。因此,许多与韩非相关的事迹也消失在正史里,对此李明暗自感慨不已。
随后李明兴致勃勃地向侍立一旁的人吩咐一声:“安排座位。”
片刻之间,在距离李明约十步远的地方安放好座位。王强再次行礼,然后坐到了位置上。
“不知陛下欲问何种律法?”
稍事休息后,李明端正衣冠问道:\"法律还分不同类别吗?可否详细介绍?\"
尽管这段时间李明研读过《韩非子》与《商君书》等法家着作,了解其学派主要划分为法、术、势三派。但由于事务繁忙,无法详细梳理每部分的内容及区分。
王强拱手回应并略作思考答道:\"吾师曾经说过,法家分为法、术、势三大派别,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魏国李悝改革时期。\"之后王强进一步阐述各派要义,并提及法家之弊。
此时正值勤政殿外热闹非凡——一场瑞雪的到来打断谈话。
内侍们纷纷呼叫:“下瑞雪啦!”
一名宫人提醒道:“快去禀告圣上,天降祥瑞!”
李明轻轻敲击身边的铜罄示意已知晓,不需打扰。
看着飘落的第一场雪,李明心中明白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深知时间紧迫。
作为一名来自异世的灵魂,李青明白,不管是在哪个时空,有些先辈未竟的事业,后人永远没有弥补的机会;而一些先祖遗留下来的难题若是没能解决,后代往往将为此付出血的代价。
所谓的目光若不能涵盖千秋万代,则不足以筹谋一时一事,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始皇帝推行了文字统一会同车辆轨距。既然如此,在自己的努力下,争取完成一小步目标也是好的。
那便是让人无论长幼,地域不分东西南北,全都习说普通话!
李青微微一笑,抬手让站立一旁的内侍奉上茶水。
林远两手托起茶杯,轻轻啜饮一口茶汤之后说道:
“老师主张融合各家之所长,杂揉法学、策略与权威运用为一体。君王据势高位,以法条规制百姓,靠谋略控制手下。”
“首先严明法制,刑罚施行不论贵贱,赏赐恩惠覆盖所有贡献之人……”
嗯,宫廷所藏《韩非子》版本中有先帝留下的批注,上面写道:“法的核心在于功利”,也就是国家的律法实则是为皇权服务而非大众利益……李青心中轻哼一声跳过了林远的照本宣读。
但转念一想,作为一位臣子,诸多真话确实不该也不便于直接点破。
因此他微笑着点头示意认可。
“其次是重视权势。君主持握大权,居于威权之座,所以号令能够上下通行无阻。权柄即掌控生死之力,权力乃是征服众多资源之基础。”
唔,刚夸赞一句马上就变得直白许多啊……这是明确表示君权主要依托奖惩两项。依某部分解读而言,“权势”的作用本来应该是治理公众事务之凭借,按理应归民所有,但在韩非法则之下却成了巩固君王私利之工具...李青面无表情的继续聆听。
\"再次便是巧用权术。所谓权术即是藏在内心深处,借以匹配众端差异并悄然驾驭众臣的能力……根据职位能力分配官职,按照名义职责要求实际表现.\"
“监督各级官员言行得失,审查实际情况与其职务是否一致,防止出现失误……”
......
雪越下越大,李青裹着一张厚重貂皮外套站在御花园湖中小岛上。伸出手,几片雪花轻飘飘地落到掌心,放眼四周天地已然银装素裹。
林远离开已有一个小时有余,可他所说的每个字似乎还在耳边萦绕。
依照林远解释及帝王对法家思想的理解,法则、权谋和威势三者互相关联相辅相成。
法治社会的功能取决于领导者权势以及驾驭臣民手段的应用。
法律执行依赖众官吏,故而君主必须有操控驾驭群臣的技巧。
而权力约束管理功能又以法律具体条例为基础,并由各种手段辅助操作推动。
权术检验督管的作用一方面需要法度作为标准,另一方面还需靠领导者自身的权威保证实施。
这样便能增强统治权力,提升国家实力。
刺骨寒风让他思绪更加清晰。难怪后来很多人认为《商君书》、《韩非子》代表一种实用政治智慧,然而对于一个跨时代的人来说最深邃的政治智慧却是现代思政课堂上简单带过的内容。
通过创新概念制定游戏规则,把利益融入这些规矩中,在人们未曾觉察之际使它们为己服务。
做蛋糕的人遵循的是亘古不易自然规律,但分食蛋糕者的观念和规范却不断创新演化。因此前者注定难以抗衡后者。
------------
第二天清晨雪霁放晴,咸阳全城白雪皑皑。皇宫至街市到处是一派洁净美景。
街面上活跃着扫雪民众的身影。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并非囚徒,而是具有功绩勋爵的退伍兵。
这一情况源于李靑连夜颁布指令:从咸阳各地段选出特定人数加入清扫工作。
关键点就在于这项劳动是有报酬的——每人每天可以拿到十五钱工钱。而且优先考虑那些拥有最低级功绩荣誉的老卒。
对于李靑来说,这种投入成本换取民心之举不如专宠有作战经验的人更值得投资。
即便只有最简单的“公士“级别家庭成员也至少能培养出一到两个训练过的秦国正规士兵。
十多年前秦吞并各国主要仰赖他们。
即便最坏状况也只是让他们重新返回关外战场而已!
命令一下,满城欢腾。
虽然按照严格标准计算工作量无法逃避偷懒行为。但这恰好保障了每一分辛苦都能换来的
尤其是守护在对外事务部门门口的几名士兵,紧紧跟随在阿莲身后,送上了久久的凝视。
直到阿莲转过街角消失不见,他们才依依不舍地收起目光,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满是懊悔。
数日前,朝廷曾经下旨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用关中地区的封爵田地换取湟中尚未开发的土地。同意者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还将得到住房、田地,并以羌族女子为妾……
可惜响应者极少。秦人骨子里安土重迁的天性,再加上大多数人都拥有上百亩成熟的农田,于是婉拒了朝廷的好意。
然而现在……听说月氏人与羌人毗邻而居,既然月氏人如此貌美,那么羌族女子也应该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