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吃。
没有什么是一顿好吃的解决不了。
如果不行,就多吃两顿。
对东宫的官员来说,谁也不差一顿饭,主要是沾一沾神仙郎君的喜气。
张川柏从前是神仙童子,现在要称神仙郎君啦!
瞧瞧!
谁家的美男子,才十三岁已经可以看出玉树临风,将来掷果盈车不在话下。
来来来!上最贵的好酒好菜,全场张郎君结账!
一个同僚喝了两杯好酒,笑着说:“川柏,你请我们吃饭,是不是也要给陛下上烧尾?”
张川柏睁着单纯无辜的大眼睛,疑惑地问:“现在就要吗?我家长辈没当过大官,我不是很懂。”
李敬玄连忙说:“现在还不用。以你的升官速度,再过几年就需要了。”
张川柏松了一口气,笑道:“我还以为我记错了,不懂规矩。”
每年春天,黄河鲤鱼溯水而上到“龙门”,如果能跃过龙门,天火降下烧掉鱼尾,鱼化为龙。
由这个典故衍生,唐人认为当了大官,也如同化鱼为龙,要“烧尾”。
升大官的人请朋友和同僚开宴,还得送一席山珍海味进宫给皇帝。
这就叫“上烧尾”。
到盛唐时期,风气日渐奢靡,烧尾宴成了官员攀比炫富的方式。
张川柏心想,起码要当上宰相才“上烧尾”,现在急急忙忙上,会闹笑话的。
他给瞎起哄的同僚倒了一杯浊酒。
太子赐的好酒,不给你喝。
他的动作太明显,同僚捏着鼻子说:“好好好!是我不该开玩笑,我认罚!”
张小郎君还挺有脾气。
好友李善和卢照邻也在场,对了对眼神转移话题:“不久前,有一个叫骨利干的部落派使者入朝进贡,朝廷在骨利干设置玄阙州。骨利干使者说,他们那里白昼长黑夜短。太阳下山后,天边还有余晖。煮熟羊脾的时间,太阳又再次升起。”
“真有这样的地方?川柏,你说呢?”
似乎,在他们意识里,张川柏就应该知道这些玄妙的事。
张川柏说:“很北的地方,夏至时出现极昼现象,白昼时间可以达到十个时辰。”
咦?
这是不是证明,大唐的疆域扩张到北极圈附近?
自古以来……
“真的有?”
“你真的知道?”
李善和卢照邻一起问。
又让张川柏装到了!
李善又说:“林邑继续往南,有的地方没有冬天,全年都是夏日。是真的吗?”
“是真的。”张川柏点头。
“难怪昆仑奴晒得那么黑。”
卢照邻说:“没有冬日,对穷人来说不用受寒。这样的地方,是宜居之地。”
张川柏正色道:“从未听说南方海外有什么强国,可见没有一年四季,未必是好事。若论宜居,还得是大唐。”
我们的老祖宗真会选地方啊!
“张郎君说得对!”同僚们连连点头。
民族自豪感又上升了!
有博闻强识的张川柏讲各种典故,又有李善和卢照邻捧哏,这一顿低配版烧尾宴吃得热热闹闹。
散席的时候,同僚们甚至期待张川柏下一次升官。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张川柏:“……”
结账的时候,有一瞬间反应不过来。
他问店家:“升平炙为什么那么贵?”
店家恭敬而坦荡地笑道:“升平炙,就是烤三百条羊舌头和鹿舌头。食材精细、做法考究。”
“那这个玉露团呢?我吃着就是豆粉。”
“张郎君不知道,玉露团是豆粉烤干,配上龙脑、薄荷等香料蒸入味,凝结成霜粉,再拌上糖蜜酥酪……”
张川柏摆摆手:“好了,不用详细说。”
连豆粉都卖出金粉价,不用再问其它。
这回真的被宰肥羊。
回家之后,张川柏还在唉声叹气。
李善和卢照邻忍不住笑道:“你既有江都侯的待遇,又有俸禄,自家有田庄产业,吃一顿饭而已,何至于这个表情。”
张川柏理直气壮:“该省省,该花花。我还是觉得,吃饭要认真,但不必追求奢靡。”
前些日子帮二兄给尉迟敬德的炼丹材料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向来对钱帛不感兴趣的张川柏,有点担心超支,养不活一大家子。
“你在京畿不是也有一个田庄?今年冬日收一批棉花,可以填补空缺。”卢照邻提醒。
张川柏双目一亮:“对哦!我年底还有一项大收获。除了棉花,我还能卖棉籽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想挣钱有的是方法,但他还是喜欢自己种出来的。
……
密奏的事,皇帝没有隐瞒。
一份公开的《答长孙无忌请诛段志冲手诏》,既表明了态度,又展现了身为帝王的宽宏大量。
张川柏这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件事。
还好有惊无险。
他又不禁替李治担心。
这一日,李治到了张川柏家中。
身为太子,他已经很少亲自到哪个官员的家里。
但张川柏这里……有各种灵兽。
“你家的狐狸精、蛇精、刺猬精,最近有没有跑出去吓人?”李治开门见山地问。
张川柏连连摇头:“我家里没有妖精,就是几个小动物。传言都是以讹传讹,殿下千万别信。”
“那他们说,被流放倭国的两个人,家里出现种种怪事,跟你有关?”
“没有!绝对没有!”张川柏坚决否认,“心里有愧的人,会出现幻觉。人心里有鬼,就产生了‘愧’。”
“是这样……”李治微微失望。
还想着,见识见识活的狐狸精呢!
张川柏带李治看家里的几个小动物……吓人的小青离得最远。
这几个小家伙,一看就养得很好。
特别是那只三色杂毛狐狸,圆圆的脸,不像狐狸更像大脸猫。
黄鼠狼的皮毛油光水滑,做毛笔一定很好。
尽管如此,也只是小动物而已。
皇家的宫苑有更多珍禽异兽。
被几只小动物包围着,侍从离得也较远,李治压低声音:“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喜欢禽畜。”
“咦?”
“因为禽畜比人简单。你对它们好,它们就不会负你。”
张川柏想想,自家的小动物是挺好的。
但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好,野性难驯的动物,尤其养不熟。
同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负心。
总有的人,由始至终,不忘初心。
张川柏以平和的语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李治默默听着。
不高兴的时候,就想听张川柏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