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女儿今年的年纪也不大,十八岁左右。
如果能成为苏晨的丫鬟,两个人都是年轻人,万一有一天苏族长看上了他的女儿呢?
到时候他岂不是一跃成为苏族长的岳父了?
到时候在苏家村,他的地位会很高,还当什么流民?每个月几百块大洋,花都花不完吧?
再要个几千块大洋的礼金,他拿去买一些地,还能当个地主老财。
到时候实在不行了,他还能再娶一个小老婆,每天过着悠闲地小日子。
旁边的这些人很快就看出了他的意图。
这小算盘打的他们都听到了。
“做什么美梦呢?还想让自己女儿当苏族长的丫鬟,给苏族长暖床,也不看你女儿到底配不配!”
“就是,苏族长的老婆,那个不是一等一的漂亮?有气质!别的不说,之前我去城里,远远的看了一眼。是真的好看!”
“你女儿就算了,一个流民,也没读过什么书,啥都不会,苏族长眼瞎了才能看上你的女儿!”
“……”
流民们之间聊的话题还是很敏锐的。
最终,这位想把自己女儿送到苏晨别院当丫鬟的父亲,默默地闭了嘴,不再开口。
刚才的确是他想多了,他女儿怎么配进入苏家呢?
而另一边,人群正前方,苏晨压了压手掌,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昨日的时候,我和老族长聊了一下,知晓马上进入深冬,大家都生活的不容易。”
“为了让诸位度过这个冬天,再过个好年,所以我和族内的人商讨了一番,这个冬天,苏家村继续大力招工。”
“我们苏家村这次招的长工规模不下一万人,短工规模不下两万人。”
“长工每个月一块半大洋,如果在苏家干的时间长了,可以由一块半大洋长到两块大洋,甚至两块半大洋!”
“我这可不是在给诸位瞎扯,如今在我们苏家村干的时间最长的老人,每个月已经能领三块大洋了!”
“之后他的工钱还会越来越多!”
“短工的话,每个月一块大洋,并且优先挑选,成为苏家村的长工!”
苏晨缓缓说道。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稻场上立即响起了欢呼雀跃的声音。
流民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加在一起,大概二十多万人。
其中青壮年最多,大概有十一二万人左右。
一下子招工三万人,解决三分之一的青壮年,让他们能熬过这个寒冬。
“苏族长,我要是成了长工,一定老老实实的干活。”
“以后苏家就是我的主子,苏家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苏家让我杀机,我绝不宰狗。”
“苏族长,我下地干活绝对没问题,以前给一个地主老爷干的时候,那个地主老爷没少夸我!”
“……”
这些人纷纷拥到了苏晨的面前,想要让苏晨同意他们当长工。
“诸位别急!”
苏晨再度开口,“接下来,苏家村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是修建梯田,以便于明年更好的耕种。”
“还有就是扩建河道,相信你们也看到了,去年修建的河道还不够长,今年再次修建。”
“其次是帮助苏家村的长工修建住宅,我们计划明年的时候,最少一万套房子,让苏家一万位长工可以顺利住进去!”
“这些事情都需要很多人去做,为了安全起见,之后我们苏家村会派人过来筛查。”
“通过我们苏家村筛选的人,可以成为苏家村的长工或者短工,之后会一直给苏家村做事儿。”
“身为苏家村的族长,我向大家承诺,只要大家能好好干,我绝对不会亏待大家的。”
苏晨的声音传到了很远的位置,稻场上的人更是兴奋异常。
有一说一,苏家村的福利待遇着实不错。
不说别的,光那些住房就得花不少钱,还有苏家每到年底的时候,还会给双倍工钱,让大家可以在年关的时候多购买一些东西。
光冲着这个,苏家村的长工在整个常沙城所有长工的面前,都可以挺胸抬头。
抛开这些大的福利,当苏家村的长工,每个月还有几天假期可以在家休息。
如果不想休息的话,苏家村多多给点钱。
不像其他老爷,不仅需要你拼命干,还想请假?
做梦去吧!
请一天假,扣两天工钱。
对比之下,这些人越发觉得苏家村不错。
成为苏家村的长工之后,还可以低价购买苏家村的大米,产出的粮食、肉那些。
苏家村有个很大的养殖场,里面养了不少鸡鸭猪。
这些肉类都是远低于市场的价格。
那些长工们没少享福,这些流民们眼巴巴的看着,早就期待自己能成为苏家村的长工了。
……
一石激起千层浪。
苏晨离开稻场之后,这些流民们还无法平静下来。
机会就摆在眼前,是否珍惜全看他们自己了。
许多流民都开始回家准备,想办法让自己的衣服干净一些,还有的在衣服里塞一些棉花,让自己看的更壮实一些。
还有的,特地拿出家里仅剩的钱,拿出去买点东西吃,让自己吃饱点,好有力气干活,到时候表现的更好一些,争取被选上。
这些流民们个个都在准备。
而另一边,苏家村。
老族长看向了苏晨,点头称赞,“小晨啊,还是你有办法。”
“老族长,有时候就得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苏晨笑道,“有时候,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也不要把苏家村想的太重要。”
“人总是要吃饭的,只要给他们饭吃,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尊敬苏家,从心底里信服苏家。”
“目前苏家村蒸蒸日上,所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明年的时候,再多买一些地吧。”
“另外,养殖厂那边老族长您还得多关注一些,也可以扩大规模。尽管咱们的价钱比常沙城那边低一些,但还是有一些利润的。”
给这些长工们开工钱,然后他们拿了工钱买苏家的米面、肉类产品,最后钱还是还给苏家村了,进了苏家村的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