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担忧。好好盖咱们的厂房就是!”
朱和垚冷冷一笑:“南京如今五千骑兵,四千余水师,步卒过万。我上万大军,只要清军敢来,我军必在野外痛击,让他有来无回。”
“大人,江南的清军或许无法攻克南京,但若是满清从北方抽调兵马南下,或者玄烨御驾亲征,到时又该如何?”
李之芳下意识看向了北方天际。
江南对清廷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清军若是倾巢而出,南京城危矣。
“挥兵南下……”
朱和垚江山北望,不自觉眉头一皱。
若是满清大军南下,或玄烨来个御驾亲征,那或许是义军面临的最大挑战。
不过,作为军人,战事来临时,他从来没有怕过。
“李大人,你久在京城,以你看来,满清还能征调多少兵马南下?将士可否精锐?”
刘文石迫不及待问了出来。
李之芳摇头:“能征调多少兵马,我实在不知。不过,草原察哈尔王布尔尼叛乱时,京师无兵力可用,图海征调八旗家奴中健勇者,得数万人,平了察哈儿之乱。因而……”
他思虑着说道:“八旗家奴或有三四万人,草原各部或能征调两万人,还有四方绿营兵,总数或在七到八万。”
“七到八万,好怕怕呀!”
朱和垚自嘲地一句,他看着北方,悠悠道:
“就怕他希望而来,失望而归,甚至是绝望北逃了。”
李之芳看着面色不改的朱和垚,满眼的惊愕。
女婿可是实实在在的亡命徒,以寡敌众时,往往能以下克上,创造奇迹。
即便是玄烨御驾亲征,想来也是不惧吧?
“不过,发行国债,似乎只能推迟到下一场战事之后。”
朱和垚无奈道,心头满满的不甘。
发行国债,总督府需要为其背书,也就是说,总督府是国债顺利发行的保证。
如果总督府不能在南京立足,还发行个屁的国债!
“李大人,随我去城北军营看看。”
心有所触,朱和垚下意识一句。
…………
朱和垚等人离开的时候,不知不觉已是午后,工匠民夫们纷纷排队领取工钱。南京知府衙门的用工规则,每日一结,不克扣和拖欠工钱。
“看到没有,那就是朱皇孙!”
排列的队伍里,陈二悄悄指着远处说话的朱和垚,小声说道。
“要不说是大明皇孙,怪不得能打的鞑子屁滚尿流,这他尼昂的就是天意!”
黄三看着朱和垚,眼里都是羡慕。
那么多铁甲猛士护卫,还有威风凛凛的骑兵,大丈夫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这是胡无百年命,满清的气数到了!”
陈二的兄长陈大看着朱和垚,意味深长道:“你们看过皇孙的兵马操练没有,军纪森严,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比原来南京城的那些怂货强多了。满城城墙拆了,正阳门、朝阳门也开了,出城方便多了,也没有旗兵吃拿卡要,别提多舒坦了!”
义军不仅骁勇善战,而且不扰民,秋毫无犯,这才是王者之师,怪不得父亲这些天心情大好,孝陵都去了三四回。
“听说朱皇孙建了江南武备学堂,又建了南京大学堂,听说还要建什么图书馆,也不知是真是假?”
黄三好奇一句。
西华门外,江南总督府的告示栏里,总督府的各项政令张榜公布,他们虽然识不了几个字,但不妨碍他们闲时去围观,听人读讲。
“江南武备学堂、南京大学堂,还有什么图书馆,那都是给读书人办的,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大字不识几个,还是好好卖力气吧!”
有民夫在一旁不屑道。
有钱有权的,可以去书院求学,去参加科举,也有人捐赠。他们这些苦哈哈,谁在乎他们?
除了卖力气,他们还有别的出路吗?
“说的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我看这个朱皇孙,也不过是个假货,招摇撞骗。你们说,这从古到今,有几个人将咱们老百姓放在心上?”
叫狗子的年轻人跟着起哄,引起周围一片的哄笑。
“狗子,你懂个屁?你看告示没有?读过报纸吗?忘了你要饭差点被旗兵打死的事吗?”
陈大冷冷一句,怼了小老乡个面红耳赤。
“义军再不好,没有扰民吧。总督府再差,你总有活干吧。一天一结工钱,没有克扣,这样的事情,以前有吗?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怎么到了你嘴里,就变的一文不值了?你是孙子没当够,还是饭吃的太饱了?你说人家皇孙是假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人家那个名字,其他人有吗?”
“我……”
狗子红着脸,支支吾吾半晌,这才挤出一句话来。
“我……我也是听人说的,不是我说的!”
“说起那些个学堂,今天的报纸上可是登了,说总督府正在建南京学堂,招收的都是小孩,除了军中子弟,百姓的子女也收,不花钱。不过名额只有三千人,招满为止。”
有身着长衫彬彬有礼者开口。
狗子暗暗松了口气,黄二摇头道:“李夫子,这事我也知道,南京学堂收三千人,光是当兵的子女就占了九成以上,能收几个穷苦人家的儿子?”
不过,南京学堂招收军中子弟,免费不要钱,义军将士还不都肝脑涂地为朱皇孙卖命。
这一手可真够高的!
“那是你有所不知了。”
李夫子笑道:“报纸上还说了,未来两到三年,总督府会接着建南京第二学堂,第三学堂等等,直到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再说了,如果你想自己的子女上学堂,从军就是。还有,那图书馆是免费开放,谁都可以进去看书买书,难道也是为有权有势者所建吗?”
他只是个不第的秀才,要不是年龄大了,他也去报考大学堂与武备学堂。
黄二讪讪一笑,众人都是点头。
这样一来,自己的子女,都能免费上学堂了。
无论怎么看,总督府的新政,百姓受益良多。
“要是皇孙当皇帝就好了,说什么也被京城那个狗皇帝强!”
陈大叹息声中,领了今日的工钱。
不知不觉中,这些精美的新钱代替了旧钱,已经成了他们常用的货币。
“你看这新钱,钱币都铸了,朱皇孙当皇帝,恐怕也为期不远了吧。”
李夫子抛着手里的铜元,笑着一句。
……………………
城北大营,教场上。
队列、枪术,刀术,弓弩射击、骑兵训练,战术训练等等,忙而不乱,队列整齐,随着旗帜飞舞,随着哨子声而动,口令声此起彼伏。
铁铠钢甲,人人身背弩机、箭囊满满,短刀、长枪长刀,个个黝黑精悍,教场上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王宝!李新归!出列!”
操练场中,有教官大声喊道,两名全身甲胄,面部戴着木质护罩,只露出眼睛的军走了出来,面对面肃立,嘴里大声喊着。
“诺!”
“刺杀比赛开始!”
教官哨子吹响,二两军手持木枪,在周围军的助威声中,很快缠斗在了一起。
刺杀比赛激烈异常,撞击声中,只是片刻,一人被枪头撞翻在地,刺杀比赛已经结束。
这等贴身刺杀,最能激起士卒的血勇,也最能磨炼士卒的勇气和意志。
血气、勇气与意志,正是战场上所需。
“王宝连胜五人,赏钱一百文,以后他就是甲队的队头,可入武备学堂学习!”
获胜的兵卒王宝上前,人高马大,得意扬扬接过奖品,围观的兵卒们鼓掌,欢呼声一片,许多人面露羡慕之色。
军中赏罚分明,钱财虽然没有多少,但事关将士升迁和荣誉,军中练武之风,必然盛行。
一队骑兵一起向前,口令声中,停下、跳跃、停下、再跳跃,周而复始,一遍又一遍。
数百骑一起训练,这是骑阵作战方式。
义军破了南京城,战马就缴获了三千多,如今义军五千骑兵,已经可以应付一场中型的战事了。
营中的兵器铠甲,大都是南京战事缴获所得,其余的则是从浙江绍兴府铁厂转运而来。随着江南制造局迁到南京,规模增大,大多数江南的工匠,都集中到南京城了。
“啪啪”的射击声响起,原来是火铳兵在操练,他们站成三排,每排大约百人,一排一排射击,边射击边向前,队列始终保持齐整。
仔细看去,他们的腰间,似乎都配有短剑。
硝烟弥漫,火铳兵不断装填弹药,扣动扳机,周而复始,向后退去,秩序井然,训练有素。
看他们的火铳上都没有火绳,定装弹药,应该是新造出来的自发火铳。
“通通”的巨响声传来,李之芳吃了一惊,他转过头去,只见教场一角,一群兵卒正在将手里的铁疙瘩扔出,教场上烟尘滚滚,硝烟弥漫,声势很是吓人。
“这是自发火铳与“万人敌”操练,日后长枪兵会被取消,都以火铳兵代替。而火绳枪,也都会被自发火铳代替。”
朱和垚向“岳父”介绍道,心里稍稍安定下来。
自发火铳配铳剑,数量虽少,但正在加大产量,逐步向军中推广,放眼天下,无论是清军,还是吴三桂部,或天下各方势力,只有浙江义军才有,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万人敌同样如此,全天下只有浙江义军,才配有此大杀器。
万人敌、火炮、火铳,如果一同在战场大规模使用,杀伤力值得期待。
有了这些锐士,他还担心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