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沉浸在诗词探讨的热烈氛围中时,夫子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几分神秘的笑意说道:“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学堂考虑到部分同窗家境贫寒,为了让大家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掌握实用技能,决定增设一些新科目。”
阿桃眼睛瞪得溜圆,充满好奇地问道:“夫子,是什么新科目呀?快给我们讲讲。”
夫子微笑着解释:“有女红改良课,会教大家把传统女红技艺和新颖设计结合,做出更受欢迎的绣品;还有账房算术课,让大家学会算账理财,以后无论是管家还是从商,都能派上用场。”
诗韵若有所思,接着问道:“夫子,增设这些科目,对学堂来说负担不小,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考量?”
夫子欣慰地看着诗韵,说道:“诗韵,你想得很周全。一来,是希望大家多掌握一门技能,日后能有更多出路;二来,学堂也和城里几家绣坊、商号达成合作,成绩优异的同学,课余时间能去兼职,赚取生活费。”
阿竹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微微颤抖:“夫子,这真是太好了!这样一来,家境不好的同学,既能继续求学,又能补贴家用。”
柳如玉也点头赞同:“夫子,学堂此举,真是为大家考虑得面面俱到。对了,兼职的具体安排是怎样的?同学们又该如何争取这些机会呢?”
夫子耐心地回应:“绣坊那边主要需要绣工和设计人员,商号则招聘账房伙计。每学期末,学堂会根据大家在对应科目的成绩和日常表现,挑选合适的同学去兼职。”
阿桃兴奋地拉着柳如玉的手,说道:“柳社长,咱们可得加油,争取去兼职,既能锻炼自己,还能赚钱。”
柳如玉笑着鼓励大家:“没错!咱们诗社的成员,在诗词学习上表现出色,在这些新科目上,肯定也能名列前茅。大家一起努力!”
夫子看着斗志昂扬的众人,满意地笑了:“看到你们这股子积极向上的劲儿,我相信,大家不仅能在诗词的天地里绽放光彩,在新科目和兼职中,也能收获满满。”
从那以后,晨光初露时,女子学堂的亭台楼阁里,诗词探讨的声音朗朗响起;午后暖阳下,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又增添了女红切磋、算术讨论的热闹场景。
一日课余,阿桃拿着绣了一半的帕子,凑到柳如玉身旁,眉头紧蹙,满脸困惑:“柳社长,你瞧我这针法,怎么总感觉歪歪扭扭的?和先生教的样子差了十万八千里。”
柳如玉轻轻接过帕子,仔细端详后,耐心指导:“阿桃,你运针时,力度没把控好,下针角度也有点偏。来,你看我示范。” 说着,柳如玉拿起绣针,指尖灵活地穿梭在绣布间,动作行云流水。
阿竹凑了过来,眼睛盯着绣针,饶有兴致地说:“柳社长,这针法看着不难,可自己上手,就状况百出。对了,先生说女红讲究创新,咱们能不能在传统针法里融入些新元素?”
柳如玉眼睛一亮,点头赞同:“阿竹,你这想法太棒了!咱们可以把诗词里的意象绣进作品里,比如把‘桃花坞里桃花庵’的桃花,用细腻的针法呈现出来,肯定别具一格。”
阿竹听了柳如玉的话,兴奋得脸颊泛红,双手一拍,说道:“柳社长,你这补充简直妙极了!除了桃花,咱们还能绣‘接天莲叶无穷碧’里的荷叶莲花。用不同针法来表现荷叶的高低起伏,以及莲花的娇艳形态,绣品肯定栩栩如生。”
柳如玉一边继续示范针法,一边回应:“没错!绣莲花时,用长短不一的针法,来体现花瓣的层次感;绣荷叶,则选择稍粗的丝线和大片的针法,营造出荷叶的舒展感。对了,阿竹,咱们还能结合诗词的意境,巧妙配色。像描绘春日桃花,可以多用粉色和淡绿色,突出生机勃勃的氛围。”
阿桃在一旁听得入神,忍不住插嘴:“听起来好厉害!但这么复杂的设计,针法又要创新,会不会很难呀?”
阿竹笑着安慰她:“阿桃,咱们一步步来。先从简单的诗词意象入手,多练习新针法。而且有柳社长指导,咱们肯定能攻克难题。对了柳社长,要是把诗词文字直接绣在绣品上,会不会更有韵味?”
柳如玉停下手中动作,思索片刻后说:“这个想法很新颖!不过绣文字对针法要求更高,咱们可以先用细丝线,采用回针绣的方法,把诗词一笔一划绣出来。这样既能清晰呈现文字,又能和图案相得益彰。”
阿竹不住点头:“就这么办!等咱们做出样品,说不定能在绣坊大放异彩,卖出好价钱,帮家境困难的同学多赚些生活费。”
柳如玉眼神坚定,微笑着说:“不仅如此,咱们要让这些融入诗词元素的绣品,成为女子学堂的特色,让更多人看到咱们的才华,感受到诗词与女红融合的魅力。”
这时,诗韵抱着算盘,急匆匆地跑过来:“姐妹们,快帮我看看这道账。按照先生教的算法,我怎么算都对不上。”
阿桃放下手中绣活,凑过去看了看账本,挠挠头说:“诗韵,是不是你把这几笔账的顺序弄反了?”
诗韵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哎呀,还真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阿竹拿起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弄起来,边算边说:“诗韵,这账房算术课看似复杂,可一旦掌握了窍门,还挺有意思的。对了,我听说商号的账房工作,对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特别高,咱们得抓紧练习。”
柳如玉思索片刻,提议道:“要不咱们组织个互助小组,诗词、女红、算术互相交流学习。大家取长补短,进步肯定更快。”
众人纷纷响应,阿桃兴奋地说:“柳社长,这主意太好了!以后咱们遇到难题,就不用愁没人帮忙了。”
诗韵将算盘轻轻搁下,眼中满是赞同:“柳社长,这个提议简直太妙了!就拿这账房算术来说,我一直对那些复杂的账目头疼不已。要是有大家一起探讨,肯定能事半功倍。而且咱们还能交流诗词和女红心得,这可比一个人闷头学习有趣多了。”
阿竹一边熟练地摆弄着算盘,一边补充道:“我举双手赞成!咱们可以每周找个固定时间,交流这一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我在女红针法创新上有些想法,正愁没人商量,这下好了,大家能一起出谋划策。”
阿桃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什么新奇点子,兴奋地跳起来:“咱们每次交流时,设立一个‘小老师’环节怎么样?每个人轮流当‘小老师’,分享自己擅长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这样既能锻炼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柳如玉微笑着点头,对阿桃的提议表示认可:“阿桃这个想法超赞!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诗韵算术好,可以给大家讲解复杂的算法;阿竹在女红创新上有想法,能分享新的设计思路。对了,为了让互助小组更有成效,咱们可以制定一些规则。”
诗韵推了推额前的发丝,认真思考后说道:“我觉得大家在交流前,要提前梳理好问题和思路,这样交流时能更高效。而且,对于提出的建议,大家要互相尊重,即便不认同,也能心平气和地探讨。”
阿竹双手抱胸,接着说:“没错!咱们还可以定期组织小测试,检验学习成果。比如算术来一场限时计算比赛,女红进行针法比拼,诗词开展背诵和创作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着互助小组的细节。阳光洒在她们身上,勾勒出青春朝气的轮廓,仿佛预示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凭借彼此的帮助与支持,她们定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在学堂的小径上洒下一片金色的光影。柳如玉静静地伫立在花园的八角亭中,目光温柔地扫过每一个角落。
此时,阿桃正和诗韵围坐在石桌旁,热烈地讨论着新学的诗词,阿桃手舞足蹈,诗韵不时点头,脸上洋溢着专注与兴奋。不远处,阿竹带着几个同学,专心致志地研究新的女红针法,绣布上的图案逐渐成型,栩栩如生。
柳如玉嘴角微微上扬,轻声呢喃:“如今学堂重回正轨,大家都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是时候离开了。”
“柳妹妹,你在这儿发什么呆呢?” 阿桃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柳如玉,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诗韵和阿竹也跟在后面。
柳如玉定了定神,微笑着说道:“没什么,只是看到大家这么努力,心里感慨万千。”
阿竹好奇地眨眨眼,问道:“柳社长,你怎么突然感慨起来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柳如玉摇了摇头,目光中满是眷恋:“我只是在想,能和大家度过这么一段美好的时光,我很幸运。这里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善良、努力,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
诗韵若有所思,轻声说道:“柳妹妹,你才是那个给我们带来改变的人。要不是你,我们也不会成立诗社,不会有这么浓厚的学习氛围。”
柳如玉摆了摆手,认真地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拼搏,我不过是起了一点推动作用。对了,我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
“离开?你要去哪儿?” 阿桃一下子急了,眼眶泛红,紧紧拉住柳如玉的手。
柳如玉轻轻拍了拍阿桃的手,安慰道:“别担心,只是有些私事要处理。但我相信,就算我不在,大家也能继续保持这份热情,让学堂变得越来越好。”
阿竹咬了咬嘴唇,坚定地说:“柳社长,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你的期望。等你回来,看到的肯定是一个更棒的学堂。”
柳如玉心中一暖,眼眶微微湿润:“我相信你们。”
夜幕渐渐降临,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学堂上。柳如玉独自来到学堂的最高处,默默地凝视着这片充满回忆的地方。她轻挥衣袖,一道柔和的光芒笼罩全身,身形逐渐变得模糊。在离开的瞬间,她轻声低语:“愿你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随着一阵微风拂过,柳如玉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只留下女子学堂里,依旧热烈的学习氛围和那一段段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