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开始,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抽调相关工人和技术员,专门制造精确制导炮套件。 万兴邦带着第一批精确制导炮套件来到军方。
“你说这个小装置,可以把炮弹变成导弹?可以一发精准命中三十公里外的敌对目标?” 换一个人拿来一个拳头大小的东西,说能把炮弹变成导弹,军方的人肯定不信。
甚至会抓起来,送到精神病院检查一下。 但送来的人是万兴邦。
尽管万兴邦的身份还没公开,可他和军方有很多合作,有一些身份比较高的人,多少知道一些。 他送来的东西,就算一个铁疙瘩,也必须谨慎对待。
很多人直接就信了。
毕竟说出这话的人是万兴邦,而且是在严肃场合说出来的,不可能开玩笑。 瞬 间 。
众人就来了兴趣。
在他们的认知中,炮弹就是炮弹,导弹就是导弹,虽然都能爆炸,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武器。 炮弹就是一个炸弹,依靠惯性发出去,走的是一个抛物线。
搞的就是导弹,有动力,能瞄准,精准打击,通常体积远远大于炮弹,杀伤力也远远大于炮弹。 把炮弹变成导弹,这就是奇迹!
精确制导炮套件的事儿,不仅军方感兴趣,也惊动了内阁。 当天晚上。
就在西郊外最近的炮兵靶场进行实验。 实验的火炮,也是万兴邦研发出来的。 一门龙兴155毫米牵引式加榴炮。
另外一门同款炮,只是口径更大一些,是203毫米的。
靶子分别设置在二十公里外,三十公里外,分别测试不同距离上精确制导炮套件的性能效果。
万兴邦到达靶场,第一时间拿出精确制导炮套件,指挥现场的炮兵,把原来的炮弹引信,更换成精确制导炮套件。 精确制导炮套件结构复杂,制作也比较麻烦,但使用是傻瓜式的。
炮弹原来的引信,是采用螺丝扣的形式,炮兵用手拧上去就行,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操作。
精确制导炮套件采用同样的操作,也不需要任何复杂操作。 只是外观形态有一点点变化。
原来的炮弹引信,为了尽量不影响炮弹的性能,和炮弹的外形是一个整体,贴合在炮弹头部。 整体呈现一个圆锥形。
更换成精确制导炮套件之后,炮弹的头部多出来一截,还有四个可以旋转的高速尾翼。
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随后。
万兴邦拿出来一台笔记本电脑。
他使用了笔记本电脑,经过多次迭代,形态接近现代化的笔记本电脑,当然也是绝密装备。 除了他之外。
只有他的随行人员可以帮他拿着。 其他人,任何人不得接触。
否则。
先警告,后开枪。
要是认定有危险,来不及警告,也可以直接开枪。
因为他的笔记本内,有很多机密资料, 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安装了精密的自毁装置。 要是外人拿到手,没有正确的方式打开,内部的硬盘和内存就会直接短路烧毁。
不是直接清空数据。
硬盘内清空的数据是可以被恢复的。 ………
但烧毁之后,直接从物理上回馈硬盘,想恢复都不可能,除非进入魔幻世界,用时间倒流法术。 当然。
这一款笔记本电脑,不是唯——本。 事实上。
同款笔记本电脑,已经在内部普及,内阁的领导,军方的高层领导,很多人都有同款电脑。 不过。
根据使用的人不同。
内部资料保密程度不同,防护级别也不同。
万兴邦的笔记本电脑,防护级别当然是最高等级的,同时配置也是最高等级的。 内部加装了特殊构件,有权限直接联系天上的卫星,控制卫星。
在他的笔记本内,已经预装了精确制导炮套件控制程序,打开之后,直接输入打击目标参数。
当然。
输入之前,肯定要先和精确制导炮套件建立连接。 进行一套安全验证。
保证有权限的人控制,而不是谁都能控制。
这些操作也都是追求傻瓜式的,有权限控制的人,只需要相关的权限指令,就能很轻松控制。 输入的参数。
包括打击目标的位置信息,精准度要求,弹道路径,设置起来很简单,多数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军方的人很满意。
设置简单才容易使用,要是设置太复杂,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就不是每一个炮兵都能用的了。
设置完毕。
两个打击目标出现在笔记本的卫星系统上。
精确制导炮套件与卫星网络连接.万兴邦动了一下鼠标、选择系统上显示的两个打击目标。 最后。
万兴邦又检查了一下炮弹,精确制导炮套件正确安装。 随后下令炮弹上膛。
有了精确制导炮套件的炮弹,开炮的时候,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各种计算,尽量瞄准目标。 只需要知道目标大概方位,向该方位发射过去就可以了。
炮弹射出去之后,精确制导炮套件会自动矫正,锁定目标,实现精准打击,实现一发入魂! “发射准备完毕,请求发射!”
万兴邦向大掌柜报告,等待发射指令!刀.
得到大掌柜的首肯。
万兴邦下令。 开炮!
现场的战士们都有点蒙。 以前。
测试武器的时候,来的大多数都是技术人员,很少有高层军官来,更不要说将军和元帅们。 今天。。
尊敬的将军和袁氏们都来了,尊敬的大掌柜也来了,只是为了一次普通的新炮弹试射吗? 他们并不了解精确制导炮套件。
只看到万兴邦把炮弹的引信拿掉了,换了一个新的,模样有点怪,让炮弹前面多了一小截! 影响了炮弹的圆锥体形状,不会影响炮弹的飞行吗?
尽管疑惑。
他们的基本素质都很过关。
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该问的,不该关心的,他“五七零”们就不问不关心。 万兴邦一声令下。
炮声响起。
万兴邦一直盯着他的笔记本电脑。 炮弹发射瞬间。
精准制导炮套件连接的小程序,直接给出提示,套件系统正常运作,精准导航系统也开始运作。 获取炮弹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进行实时检测。
预先设定的目标,飞行轨迹,飞行参数,都已经输入电脑,软件会根据炮弹飞行情况自行调整。 在近距离射击的情况下。
炮弹飞行的速度很快,依靠人力计算根本来不及,大部分操作都有计算机直接执行。 操作人员操作电脑,仅限于保证程序正常运行。
或者出现重大变故,取消攻击,停止引信。
普通炮弹一旦发射出去,引信就启动了,是无法中途取消的, 一旦符合爆炸条件就会自动爆炸。 爆炸的条件,有的是碰触,有的是延时,有的是近炸。
精准制导炮套件就不一样了,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和计算机实时连接,随时都能取消爆炸。 通常情况下。
炮弹内的炸药很稳定, 一般的撞击, 一般的高温,都不会引起爆炸。
只要废掉引信,炮弹就是相对安全的,就算把目标建筑物砸一个窟窿,也不会发生大爆炸。 十几秒钟过去。
炮弹接近目标,精准制导炮套件持续监测位置和目标的变化信息,进行细微的飞行姿态调整。 炮弹接近目标,到达一定距离范围内,引信引爆炮弹。
让炮弹的杀伤力最大化。
“两枚炮弹精准命中,应该马上就有消息了!” 笔记本上显示。
精准制导炮套件任务结束。
万兴邦刚说完,靶场的观察员传来消息,两发炮弹已经爆炸。
龙兴一型155毫米、203毫米加榴炮,攻击的目标分别在二十、三十公里外。 两发炮弹都是精准命中!
攻击的两个目标,是两个武装碉堡模型。
说是模型,实际就是碉堡,是一比一还原的,只是没有武器,没有人,其他的和真正的碉堡一样。
这种特殊类型的标靶,就是专门测试炮弹实际杀伤力的。 可不是简单在地上画一个圆。
两发炮弹都精准命中,贯穿了碉堡的外壁,随后在内部发生大爆炸,彻底摧毁了两个碉堡。 当然。
目前只是观察员的报告。
实际情况,要看过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爆炸实况才能知道。 很快。
高速摄像机的内存卡取过来了。
当场播放。
万兴邦播放的时候,把播放速度降低了一千倍。
毕竟炮弹飞行的速度非常快,爆炸速度也非常快,要是正常速度播放,人眼根本看不清楚。 在画面中。
炮弹急速下落,贯穿了碉堡厚厚的外侧墙壁,随后发生剧烈爆炸,整个碉堡被炸得四分五裂。 彻底摧毁了碉堡。
这是在没人的情况下。
要是碉堡里有人,在这种猛烈爆炸的情况下,就算穿着防弹衣,戴着钢盔,也难以留下全尸。 更不要说生还!
炮弹近距离爆炸的情况下,不要说在六十年代,就算是繁华年代,也没有单兵防护装备能防住。 单兵防护装备,通常情况下,只能防御一些比较弱的武器。
就像头上的钢盔。
通常只能防御流弹,或者小薇的小口径的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