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嬿婉站在灵堂外,目光穿过人群,死死地盯着景妧。只见她轻柔地扶着颖妃,细心地为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那画面温馨而感人。然而,在魏嬿婉眼中,这一切却如同刺眼的刀锋,狠狠地扎在她的心上。
“凭什么?”魏嬿婉心中再次涌起那股难以抑制的怒火,“凭什么颖妃那个贱人能得到景妧如此真心的对待?她不过是个外人,凭什么抢走我的女儿?”
她恨颖妃,恨她夺走了景妧的爱,恨她让自己在女儿心中变得如此不堪。魏嬿婉的眼神中闪烁着嫉妒和怨恨的光芒,她紧紧咬住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
她看着颖妃那慈爱而温柔的脸庞,心中更是涌起一股莫名的怒火。颖妃,这个在她看来不过是个低贱的妃子,竟然能够如此轻易地赢得景妧的心。而她,作为景妧的生母,却只能站在一旁,看着她们母女情深,心中充满了痛苦和不甘。
“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付出代价。”魏嬿婉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会让颖妃知道,抢走我的女儿,是她这辈子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她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却感觉不到一丝疼痛。她的心中只有对颖妃的怨恨和对景妧的失落。她知道,这场争斗还远远没有结束,她必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让颖妃和景妧都为她所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
皇上踏着沉重的步伐,缓缓步入景汜的灵堂,他的眼神中满是哀伤与不舍。作为一国之君,他见惯了生死离别,但每当涉及到自己的骨肉至亲,那份痛楚却如刀割般难以忍受。
景汜,他最喜爱的女儿,如今却静静地躺在这里,再也无法回应他的呼唤。皇上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痛,他的目光在灵堂内扫视,最终落在了景妧的身上。
景妧正跪在颖妃身旁,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她,那温柔而坚定的模样,让皇上心中稍感慰藉。他知道,景妧一直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如今她能够如此坚强地支撑起这片天,也让他感到一丝骄傲。
然而,当皇上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站在一旁的魏嬿婉时,他的眼神却变得复杂起来。他深知魏嬿婉在后宫中的种种作为,也明白她与景妧之间的恩怨纠葛。但此刻,他并不想去深究这些,只是希望自己的嫔妃和女儿们能够和平相处,共同度过这个难关。
“皇上驾到!”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呼,灵堂内的人纷纷起身行礼。皇上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免礼,然后缓缓走到景汜的灵柩前,凝视着那张熟悉而安详的脸庞,心中涌起无限的哀思。
“景汜,朕的好女儿,你为何如此狠心,抛下朕和你额娘而去?”皇上的声音哽咽,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轻易流露出脆弱的一面,但在此刻,他却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
景妧看着皇上那痛苦的模样,心中也涌起一股酸楚。她轻轻走到皇上身旁,扶住他的手臂,轻声安慰道:“皇阿玛,姐姐已经走了,您要保重身体啊。”
皇上闻言,转头看向景妧,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紧紧握住景妧的手,声音颤抖地说道:“景妧,你是个好孩子。你姐姐走了,以后你要更加坚强,替你姐姐多多关照绵丰。”
景妧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但她也愿意承担起这份责任,为皇阿玛和皇额娘分忧解难。
皇上坐在景汜的灵堂之中,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心中那份丧女之痛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此时,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起了如懿的身影,那个曾经与他并肩同行,共同经历风雨的女人。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灵堂的寂静,如懿缓缓走到皇上的身旁。她看着皇上那痛苦而憔悴的脸庞,心中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哀痛。她轻轻地伸出手,放在了皇上的肩膀上,仿佛是在给予他一种无声的支持和安慰。
皇上感受到如懿的触碰,心中微微一颤。他转过头,看着如懿那温柔而坚定的眼神,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他缓缓地将头靠在如懿的肩膀上,那一刻,他仿佛回到了与如懿曾经的那段美好时光,两人彼此依靠,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如懿感受到皇上的依靠,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流。她紧紧地握住皇上的手,轻声说道:“皇上,臣妾知道您很痛苦,但您一定要坚强。景汜已经走了,但绵和,是景汜生命的延续,他还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照顾。”
皇上闻言,心中稍微平复了一些。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吐出,仿佛是在将心中的悲痛和哀伤一起释放出去。他抬起头,看着如懿那关切的眼神,轻声说道:“如懿,谢谢你。有你在朕身边,朕觉得很安心。”
如懿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她知道,此刻的皇上需要她的陪伴和支持,而她也愿意承担起这份责任,与皇上共同感受这份丧女之痛,共同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就这样,皇上和如懿静静地坐在灵堂中,彼此依靠着,共同承受着这份难以言喻的痛苦。他们的心紧紧相连,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恩怨和纠葛都化为了乌有,只剩下这份深深的夫妻之情和丧女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