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紫禁城内,春光正悄然爬上朱红的宫墙,给这庄严之地添了几分温柔。御书房内,皇上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宇间透露着不怒自威的霸气,然此刻,他的眼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
“朕,念及景汜公主一生忠孝仁爱,为国为民,深得朕心,虽已仙逝,然其精神永存。”皇上的声音沉稳而庄重,回荡在空旷的书房内,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钧之重,“故,朕决定追封景汜为固伦国安公主,以彰其德,以表其功。”
一旁侍立的大臣闻言,立刻躬身上前,响起:“皇上圣明,固伦国安公主,实至名归!”
皇上轻轻点头,目光转向一旁静默不语的鄂伦,这位曾经的英勇额附,如今已添了几分沧桑,但眼中那份坚定与忠诚,却未曾有丝毫改变。“鄂伦,你与景汜公主伉俪情深,共历风雨,朕皆看在眼里。景汜既已封为固伦国安公主,你亦当受赏。”
鄂伦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跪倒在地,声音略带哽咽:“皇上恩典,鄂伦何德何能,愿为皇上肝脑涂地,以报天恩!”
皇上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鄂伦,你之忠诚,朕心甚慰。朕封你为二等公,愿你继续为朕守护这江山社稷。”
鄂伦抬头,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感激,也是决心:“皇上,鄂伦定不负所望,誓死效忠!”
在那紫禁城的深处,翊坤宫内,春光和煦,花香四溢。今日,是五公主景汜与额附鄂伦之子绵和的满月之日,却因景汜公主府正沉浸在丧事之中,小绵和便被暂时交由七公主景妧抚养。
景妧怀抱着襁褓中的绵和,脚步轻盈地走进了翊坤宫。宫内,皇后如懿正与颖妃湄若坐着闲聊,两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淡淡的忧愁,那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是对眼前这小小生命的疼惜。
“皇额娘,额娘,你们看,绵和来了。”景妧轻声说道,将绵和小心翼翼地递到了如懿的怀中。
如懿接过绵和,眼中闪烁着慈爱的光芒。她轻轻抚摸着绵和的小脸蛋,那柔嫩的触感让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情。“我的小外孙,长得真像你额娘。”如懿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更多的是喜悦和期待。
颖妃湄若也凑上前来,看着绵和那张粉嫩的小脸,忍不住笑道:“看这眉眼,将来定是个英俊的小伙子。景妧,你这些日子照顾绵和,辛苦了。”
景妧摇了摇头,笑道:“不辛苦,绵和这么可爱,我乐意照顾他。不过,皇额娘,以后绵和是不是就要跟您一起生活了?”
如懿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感激:“是的,景妧。谢谢你这些日子的照顾,以后绵和就跟奶奶(实际上是姥姥)一起生活。我会好好照顾他的,就像当年照顾你姐姐一样。”
绵和似乎感受到了如懿的温暖,小嘴巴动了动,发出了一声稚嫩的咕咕声,逗得如懿和颖妃湄若都笑了起来。
“看,绵和都知道要跟奶奶一起生活了。”颖妃湄若笑道,“皇后娘娘,咱们可要好好疼他,这可是我们景汜留下的唯一血脉。”
如懿紧紧抱着绵和,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你放心,湄若。我会用我的生命去保护他,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夜幕降临,紫禁城被一层淡淡的月色轻抚,翊坤宫内却灯火通明,因为小绵和的啼哭声打破了夜的宁静。那哭声,时而高亢,时而低回,如同稚嫩的乐章,却让人心生焦虑。
如懿,这位慈爱的奶奶,焦急地抱着绵和,在屋内踱步,试图用她那温暖怀抱安抚这小小生命的不安。但绵和似乎被某种莫名的情绪所困扰,哭声愈发响亮。
这时,愉妃海兰,绵和的愉奶奶,闻声赶来。她穿着朴素的衣裳,脸上带着几分焦急与关切。海兰从如懿手中接过绵和,轻声细语地哄着:“小绵和,愉奶奶在这里,别怕别怕。”她的声音温柔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一切喧嚣,直达绵和的心灵深处。
随后,舒妃意欢,绵和的舒奶奶,也匆匆而至。她手里拿着一件小玩具,试图用这新奇的物件吸引绵和的注意力。意欢笑道:“看,舒奶奶给你带了什么好玩的,别哭了,咱们一起玩玩。”她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让屋内的气氛稍稍缓和。
如懿的心腹掌事姑姑容佩也忙得不亦乐乎,她一边端来温水,一边递上手帕,为如懿、海兰和意欢提供着周到的服务。容佩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绵和的疼爱与怜惜,她轻声说道:“小主子,您可别再哭了,瞧把几位娘娘急的。”
在众人的围绕下,绵和的哭声渐渐有了变化,从最初的焦躁不安,到现在的断断续续。他似乎感受到了这份来自长辈们的关爱与呵护,小脸蛋上露出了一丝安详的神色。
如懿看着绵和那渐渐平静下来的小脸,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她轻声说道:“谢谢你们,有你们在,我觉得很安心。绵和能有你们这样的奶奶照顾,是他的福气。”
海兰和意欢相视一笑,眼中都闪烁着对绵和的疼爱与期待。海兰说道:“姐姐说的哪里话,绵和也是我们的孙子,照顾他是应该的。”
意欢也点头附和:“是啊,姐姐,绵和这么可爱,我们当然都愿意疼爱他。”
夜已深,但翊坤宫内却充满了温馨与和谐。在如懿、海兰、意欢和容佩的共同守护下,小绵和终于安静地睡着了。他的梦中,或许有着奶奶们温暖的怀抱,或许有着玩具带来的欢乐,但无论如何,那都是一个充满爱与幸福的梦。而这份爱与幸福,也将伴随着他健康成长,成为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