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都被破消息传入周边之国时,让一个个国主对这万人屠再次刷新认识。
义军的威名也打了出来,除此卢思义的杀伐,及控制士族、贵族的手段,使得人人胆颤。
提出反抗言论的直接夷三族,最为重要兵权掌握在卢思义手中,支持他的士族、贵族都得到重用,尤其是段邵、赵睿、卫将军、尚书令等家族的年轻一辈都被卢思义提了起来,不管是文职还是兵部,地位都在五品以上。
有着他们的支持加上卢思义强硬手腕,谁还能翻起浪花,这世上不乏墙头草,也不缺聪明之人,站队到大世子这一方的,心中松了口气。
虽说大世子疯了,可他们却是成为巩固新主的中坚力量,坚决拥护嘉国护国公提出的政策。
现,没有一国敢打邳国、沛国、卢国、济北、戎国、嘉国的主意;不过嘉国并未完全统一。
恒山郡盘踞着二十万大军与钜鹿郡形成对抗之势。
高冲与双方战了已经不下十个回合,双方死伤人数已经超过十万。
死伤最大的一方是恒山郡与北疆的守军,接近八万。
步战他们不是高冲、廉卜带领大军的对手,现在已经守郡不出,同时还在不断招募新兵。
高冲也没有攻城的打算,廉卜听到传信兵报来消息,护国公带领五十万大军支援过来,内心颇为焦急。
不知见到卢思义该如何解释。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攻下恒山郡。
再者他也需要听从高冲的,高冲不让攻城,他也不能擅自做主,更为重要的他也知,以他们现在的兵力,无法攻下恒山郡。
处理完尸体与伤兵,剩下不到两万人马,原地休息三日。等到了五十万大军。
这五十万大军,多数是济北新兵,攻城也是炮灰的存在。
然,卢思义还是带着他们到来。
一同到来的还有段邵、赵睿、卫将军及被强制抬上马车拉来的老尚书令,同时还有一道圣旨。
半日时间,五十万大军兵临恒山郡城下。
由老尚书令亲自宣读嘉国国主旨意。
旨意大致内容就是要求他们开城门,承认护国公存在,听从护国公调遣。
同时一匹匹战马向四周散去,向周围县城口宣这份圣旨。
然这样的口宣已经不是一次在周围的县城传开,然而现在再一次口宣,意义不同,因为护国公带领五十万大军前来,若是谁敢违抗圣旨,就是叛变嘉国,诛九族,叛国的坟头统统会给平了改为良田。
然恒山郡将守听到这一命令,并未第一时间打开城门,他们选择反了。
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那是因为镇北大将军是丞相的子婿,他心知归顺也是身死下场,反抗还有一线生机,更为重要的他身边的副将还有丞相的庶子。
他们要为丞相报仇。
为自己的族人报仇。
卢思义接着开始让士兵宣传,凡是支持北疆大将军造反者,守恒山郡城池者,一律按反贼处理。
他们的军籍、户籍在国都都有记录,凡是不放下武器归顺者,入冬之前定让他们九族前来陪葬。
每隔一时辰就会让士兵大喊半刻钟,同时东、西两个城门之外已经驻扎十万大军,现只有北门没有义军身影。
他们没有攻城梯,没有撞城车,似乎没有攻城打算,也没有搭建攻城桥。
然就是这般,守城的人已经心绪不宁。
一日、两日、三日。
逐渐他们习惯起来,心中的恐惧竟是消散了不少。
然新的一天,辰时,到了呐喊的时候,守城的城卫兵竟是听不到呐喊的声音。
一个个伸出头向外看了起来。
这一看,眼皮不由跳了起来。
只见在城门外五里的地方,出现一队队的老弱妇孺。
东、西、南三个门口都是如此,不下万人。
守城的护卫睁大眼,他们知道这代表着什么,自己的家人被带了过来。
这一日,没有人呐喊,而是带来的人在不断的增多,到了晚上三个城门之外,已经有数十万的老弱妇孺。
城内的守卫开始骚动起来。
晚上火把照亮这些地方,后方还在有黑压压的人在不断的驱赶着送往这里。
卢思义所在的营帐之中。
段邵眼中有着不忍:“主公,此乃有违人和。”
卢思义:“有违人和?”
“那就让苍天劈死我。”
卢思义话落“咔嚓~!”
苍穹之上还真划过一道闪电。
段邵脸色一变,然看向卢思义脸色没有任何变化,内心多出一丝好奇,自己主公就不担心真被劈死。
卢思义:“看到没有,我之举为天意。”
段邵:“......。”
老尚书令,听到雷电划过,本是闭着的眼睛,忽然睁了开来,同时身体颤抖一下,唯恐那雷电劈下,连累了自己。
此刻一看自己没事儿,本想合上眼睛,然,他感觉有一道目光似乎锁定自己,抬头一看,正是卢思义那不带感情的眼神,内心一颤忙言:“主公乃天选之人,所在之事又怎不否天意乎?”
说完,看卢思义收回目光,内心松了口气,急忙低下头,他已经辞官,然不管什么事情,卢思义还都带着他,这让他虽然不至于活得心惊胆颤,也不轻松。
然他所言,在这嘉国众将之中还是有一些权威。
段邵:“主公,变天了,恐怕这些百姓身体遭受不住啊。”
卢思义:“他们受不了,城内的士兵就能受得住吗?”
营帐里面一时寂静下来。
“传令下去,熬姜,多放饴,免得幼童不喝。”
“喝过之后,就让他们呐喊,可别忘了如何呐喊。”
段邵听之,眼睛一亮,令命,亲自吩咐下去。
尚书令听了,眼睛一亮,同时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若这位主子有情,那狠辣起来是真得六亲不认啊。
若说无情,对这些平民可是下了这般大的成本,要知这饴,贵族也不舍每顿都食。
这些百姓逢年过节能吃上一口已是不错,姜汤也不是普通人可以随便用的;有这般财物完全可以选择攻城了。
雷电划过,似乎天空之中没了任何变化,然这般寂静卢思义清楚是有一场大雨要来,然这样的大雨应是来的快,去的也快。
忽然他改变主意。
“传令,让他们现在就喊,喊得声音最大的得三钱,会哭喊的得五钱。”
徐晃、高冲、廉卜、斛律光私人跑了出去。
这一日让城墙之上守卫心惊胆颤,主将不断安抚着“他们不敢屠杀百姓”,可他们心中还是有着不安。
忽然,守城的看向百姓向前移动过来,随同移动的还有火把。
哭声震天。
幼年的喊着:“阿父救我。”
妇女们喊着:“夫君、夫君。”
老儒喊着:“儿啊,儿啊。”
那凄厉的声音,听得他们握弓箭的手都是发颤。
而那声音越来越响亮,凄惨。随后他们看到这些百姓后方的火把更亮,是弓弩兵,他们在点燃着箭矢。
这些人靠近城门,他们不放下吊桥,就这些人,迎接的就是火箭。
放吊桥与开城门与否,他们天人交割起来。
不开就要看着自家的妻儿父母死在这里。
放吊桥,开城门,守将们自是不会允许的,四里,三里。
这些百姓越来越近,前方的吊桥若是不放下,火箭落下,他们再向前可是要掉进护城河里面。
这一刻他们听到好似那声音里面有自己父母的呼唤,有自己妻子的呼唤,有自家儿女的呼唤。
守将大喊,放箭。
因看这些百姓到了护城河的旁边,明知他们走不过来,然而守将还是呐喊起来“放箭”让射杀这些百姓。
“娘的,反了。”
“开城门啊,救我们的妻儿,爹娘。”
城墙之上不知谁吼了一嗓子,猛地蹿出一个铁塔般的大汉直接朝守将冲杀过去,接着这样的声音喊得更多,甚至有人看见有人拿着弓箭直接射向自己的长官。
“反了。”
“反了。”
呐喊声多了起来,厮杀声多了起来。
那些亲卫看着这些士兵的哗变,举刀就砍,拿剑就刺。
然而他们人数太少,一个人杀不死他们,五个、十个,总要能杀死对方的。
“放吊桥。”
“城上的有人接着大喊着。”
“轰隆~!”
就在此刻天空又有雷电划过,接着风。
大风刮了起来。
站在城墙之上,感受的最为清楚,然他们在厮杀着,顾不得这般多。
吊桥放下,城门打开。
豆大的雨点降落下来。
百姓们,抱着孩子一个个急忙让开路,没人往吊桥上走动,只见在让开的通道上,一队队黑衣人快速的向前冲了过去。
此刻鼓声响起,似乎是跟苍天的雷声比高低,听在军人耳中是进攻的号角。
听在百姓耳中是让路向后跑的信号。
半个时辰过去。
雨停了下来。
杀喊声也消失不见,只见从城墙之上冒出的水,在火把的照耀下是血红的颜色。
二十万大军攻入城内。
同时十多万的降军从三门处,向外走出来,还有人从北门跑掉的。
远离三个城门之外的十里之地,老百姓们都钻入到营帐里面,喝着已经凉凉的姜汤。
有孩子尝了一口,辣,然而还想喝,因为他们尝到的辣里面还有一丝丝的甜。
三关之外各自有五万大军,看守着这些降兵站在城墙下面,他们想要逃跑,对面是城墙,背后是护城河,两端是拿着武器的士兵,无处可逃。
郡守府,直接打开了大门,门前的广场之上跪着一群人,他们是在迎接护国公。
在他们得到守军叛变的消息第一时间,同时也发动了战争斩杀了住在此的镇北大将军。
现在他们跪在这里恭迎护国公已经等了一个时辰,然护国公还未到来。
进城的士兵与进入其它郡一样,此刻占领起来一个个贵族、大户的庭院。
然而这些人没有一个反抗的,省了杀戮。
他们甚是配合着兵卒向郡府这边走来,身后就是他们的家产,一车车同时向郡府这边运输过来。
卢思义站在城楼之上望着整个郡城到处灯火通明。
看着身边的大将言道:“看到没,这就是天意。”
“我等乃顺天意之人。”
尚书令内心“无耻之极。”然他又不得不佩服这位主子,年纪轻轻,怎能想到这般绝户计。
段邵内心没有任何说得,真心服了这位主公。
善攻心者,又怎不会治国,跟随这样的主公,开疆扩土,又岂会是梦谈。
众将心悦诚服大喊:“主公英明。”
卢思义:“为和平战。”
众将:“为和平战。”
这一刻他们心中升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觉得浑身充满力气。
老尚书令,深吸口气,看向卢思义,多了一丝敬畏。
“段帅。”
段邵忽然听到卢思义叫自己,急忙言:“到。”
“徐晃、斛律光。”卢思义连点二人。
这二人同时答:“到~!”
卢思义:“你二人作为段帅副将,带兵十万,即刻启程前往北疆,若是北疆破,攻下,守住。”
二人同时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只见二人直接站在段邵身后,三人看向卢思义,行上一个军礼。
卢思义回上一个。
三人转身,下楼点将而去。
卢思义:“高冲。”
高冲忙言:“到。”
卢思义:“你与廉卜处理完恒山郡,带兵速返戎国,镇守北疆。”
高冲:“是。”
他没有攻下恒山郡,一直耿耿于怀,此刻知道是主公再次给二人机会,定是要好生表现。
只见卢思义转身向城楼下走去,此刻出现在卢思义身边的大壮,搀扶着尚书令一同向下走去。
还有虎六等十个亲卫。
卫将军、赵睿也是紧跟其后走了下来。
他们跟着卢思义,上了马车直接向城外走去。
车厢之内,卢思义看向老尚书令:“可是想好,真的不愿出仕?”
老尚书令一愣,点头:“老朽老矣,能安享晚年已是不错。”
卢思义:“这般,我随了你的愿,跟随我一同前往青州吧,青州适合养老。”
尚书令听之眉角微颤:“遵主公令。”
卢思义接着看向赵睿:“你的心意呢?”
赵睿:“力不从心,还是交与年轻人的好。”
卢思义敲了敲车窗,并未第一时间回答赵睿。
过了几个呼吸这才道:“也好,就留在嘉都,若是有人请教,你也好指点小辈一二。”
话落,卢思义看向卫将军:“将军可愿随我一同前往青州?”
卫将军内心一惊:“愿同主公一同返往。”
卢思义:“善。”
听这一字,车中三人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