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心中暗自思忖着,如果赖家所犯下之事并非罪大恶极,尚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念及赖嬷嬷侍奉她一生一世的辛劳与苦劳,又考虑到赖家数代人对贾家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地追随,多少还是有些情面和功劳可言的。
如此一来,自己恐怕很难袖手旁观,少不得要出面替他们周旋一番、求情几句。
然而,这般做法无疑是与她先前制定的四条应对之策背道而驰。
但转念一想,这赖家在宁荣二府已然扎根深厚,盘根错节,地位举足轻重,给予些许特殊照顾倒也在情理之中。
再者说了,自古以来,那些手中握有权势之人,一旦身居能获取丰厚利益的要职,便难以抵挡金钱的诱惑,总忍不住想要从中谋取私利。
此乃人之常情,即便有心加以制止,也是力不从心,无法完全杜绝这种现象。
就连史书上那些英雄豪杰,有许多也难以经受这样的诱惑,又何况赖家这样的区区奴仆呢?
况且,即便没有赖家,也必定会有赵家、孙家或者钱家之类的充当那出头的椽子。
所以,倘若只是涉及区区几万两银子的小事,只需令贾赦、贾珍等人将银两如数追回,并略施薄惩,稍作警示即可。
如此处置,既能彰显贾府的威严公正,又不至于因小失大,伤了彼此多年的情分,还能给外界留下一个大气宽容的印象。
然而等到将贾赦找到荣禧堂来问清事情的经过,贾母不禁悚然动容,满脸惊愕之色。
原来,贾赦此次居然从那赖大家中一举抄出了价值高达上百万两银子的巨额财产。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据传贾珍所抄没的赖二家的财产亦是相当可观,丝毫不逊色于前者,其数量之巨,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就在此时,当听闻贾母有意出面为赖家求情之时,贾赦却是丝毫没有给她留情面。
只见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查抄赖家所得财物的具体价值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然后用充满讥讽和不屑的眼神,冷冷地盯着一旁早已面色苍白如纸的赖嬷嬷,嘴角微微上扬,发出一声轻蔑的嗤笑:“哼,我还真是没想到啊!咱家的这些个奴才,竟比主子都要有钱得多呢!想这赖家,不过是侍奉了咱们贾家三代而已,就能轻轻松松地攒下上百万两银子的庞大产业。反观咱们贾家,日子却越过越紧巴,越发显得拮据起来。这算哪门子的忠仆?分明就是一群不知好歹、不停地在挖主家墙角的贪心硕鼠罢了!若不是本老爷我发现得早,恐怕再过些时日,他们就要把咱贾家的库房都给彻底掏空喽!”
赖嬷嬷听了贾赦的话后,只感觉一颗心瞬间坠入了无底深渊,整个人都颤抖起来,脸色变得煞白如纸,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住了一般。
这些年以来,她一直过着舒适惬意的生活,犹如高高在上的老封君一般。
身旁总是围绕着一群毕恭毕敬、尽心尽力伺候她的仆人,无论是饮食还是穿着,亦或是各种日常所需的物品,无一不是精挑细选、奢华至极。
即便是与贾母相比,她所享受的待遇也丝毫不逊色。
能够拥有如此这般优渥的生活条件,赖嬷嬷心中自然明白其中缘由。
她深知自家儿子赖大在荣国府里可没少耍手段,常常通过欺上瞒下的方式来中饱私囊。
然而,原本她以为凭借赖大的能力和手段,即便贪墨银钱,最多也就不过十几万两银子罢了。
所以,哪怕事情败露,被贾赦查抄出来,只要她豁出去这张老脸去求一求贾母,凭着往日的交情,应该还是有望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可是如今,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家那胆大妄为的儿子赖大以及堂侄赖二,其贪婪之心竟然膨胀到如此程度。
他们居然分别从宁荣两府侵吞了多达上百万两的巨额财富!
如此庞大的数目,以赖嬷嬷对贾母的了解,就算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恐怕这次也是难以奏效了。
一时间,赖嬷嬷心中的怒火如火山喷发一般难以遏制,她一边在心底暗暗咒骂着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和堂侄,一边气得浑身发抖。
“你们两个蠢货啊!中饱私囊这种事儿干也就干了,可怎么能这般贪婪,非得贪下那么巨大的数额呢?”
赖嬷嬷咬牙切齿,越想越是气愤。
“光贪心还不够,做事儿居然也不知道周全一些,竟然如此轻易就被主子给察觉了!真是蠢到家啦!”
尽管对他们二人的行为恼怒不已,但再怎样生气,那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和近亲侄子呀。
此时此刻,赖嬷嬷深知情况已经万分危急,而自己与贾母多年来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或许就是眼下唯一能够挽救整个赖家命运的救命稻草了。
想到这里,赖嬷嬷没有丝毫犹豫,噗通一声跪倒在了贾母跟前。
只见她泪如雨下,哭得肝肠寸断,那悲恸的哭声仿佛要将整座屋子都震塌一般。
紧接着,她开始不停地用力叩头,每一下都磕得又重又响,额头很快便红肿起来。
“老祖宗啊,您可要明察秋毫哇!这件事情我真的是一无所知,都是那赖大和赖二猪油蒙了心,鬼迷心窍地犯下这等天理难容的罪行。求求您看在往日里我伺候您老人家的情分上,高抬贵手,给我们赖家上下老小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吧!呜呜呜……”
赖嬷嬷边哭边诉,那凄惨的模样,让人见了无不动容。
贾母看了,不禁也觉得心中有些难受。
然而,站在旁边的贾赦却丝毫不为所动,只嗤笑了一声,道:“若是所有偷挖我们荣国府墙角的奴才,事后都能磕几个头、掉几滴眼泪,就把事情一笔勾销。那我们趁早也别过日子了,索性直接打开库房,把所有的财产该分的分、该拿的拿,早点把属于自己的都拿到手里,免得最后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