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从来都不是一个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的人。
当他提出问题的同时,意味着他也想出来了解决办法。
曾经起义军一次次遇到危机,都是这样。
当秀才开口的时候,李狗儿心中的希望也升腾起来了。
因为他们明白。
接下来,是聪明人的主场。
他们这四个大老粗就立正挺好就成!
李狗儿,白纯风,朱能,王大刀三人知道自个是蠢人,但他们比其他蠢人突出的一点是,不光对自身有清晰的认知,还知道在聪明人面前,他们要少加干涉。
那三国蜀国时期的后主刘禅对于诸葛亮唯命是从,说什么办什么。
他们也是如此。
也正是因为从来不多加干涉秀才的举动,他们才能带领起义军走到今天。
“秀才,快快说出来吧,我们都急死了。
无论你说什么,本帅都照办。”
李狗儿给下了定心丸,眸子里满是对这个同样为李姓的秀才的信任之色。
其余三人也都目光炯炯,就差学着小学生的模样把板凳端过来坐,聆听老师的教诲。
秀才咳嗽一声,清了清喉咙:
“大帅!
我们要买火器。
火器需要银子。
银子从哪来呢?”
此紧张之时,秀才没有看向别人,也没说话,而是目光紧紧盯着李狗儿等人。
“……”众人一片沉默,这是什么意思?你个秀才说办法就说办法,眼睛定格自个人身上干嘛。
见到四位不懂,秀才鼓足了勇气,因为接下来的话,可能会引起众怒。
“大帅,银子……的从我们自己身上找。”
“这整个南方都被咱们的起义军给席卷了。
各地富户,各乡绅,士族,都在咱们的‘不良来了杀不良’的口号下,人头落地。
他们的财产……
说实话,这个事咱们从来没认真仔细追究过。
谁拿到了就拿到了,谁查抄踹到私人兜里也就踹了,毕竟打天下嘛,没点好处谁跟着咱们打天下。
可……问题是,咱们的天下要守不住了。
如今只要我们自己人拿出点钱来,减少点奢侈程度,晚点享受,先苦后甜,才能保住咱们的天下,才能让一辈子都有荣华富贵。
而不是如今这般。
各自捞银,肥了自身,这样的富贵,在汉八旗的兵锋下即将土崩瓦解。
可以说,拿不出来银子,咱们都得玩完,清廷内汉八旗和满八旗的矛盾即便持续再久,它也有个日子结束。待到汉八旗再次兵锋指来,就是我们荣华富贵蹦灭的日后。
享受一时有什么用?
我们得享受一世啊!”
见到几人还是颇有为难的样子,秀才更进一步,说的更加通俗易懂。
“白将军,听说你一天之内同时纳妾三人,各个貌美如花。
可你想想,未来的一天内,你的这三个没人都会变为汉八旗的怀中玩物,又如何感想呢?
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永远贪图一时的快乐和融化,却忘了身后的危机。”
李狗儿等人互相看看。
他们几人的财富确实庞大,都是从那些黑心的商人还有乡绅们手里收上来的。
手下的副将偏将,义子,义侄们手中的财富就更不用说了。
每每行军,每个人都是口袋鼓鼓。
李狗儿思铎片刻,拍了板:“干,钱财不过尔尔,命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如果做好思想工作,大家都能想明白的!
我这个做大帅的带头捐款……五百万两!”
五百万两!
这震撼的数字只撼动了李狗儿自个。
其余各个还是一脸犹豫。
舍不得。
直接上最难的是舍。
一个舍字,难倒天下英雄汉。
秀才知道人性。
他要的是李狗儿的态度。
只要最高层有这个态度就好,此前怕就怕在李狗儿没有。
“那今天就到此为止吧。”秀才装作一脸落寞之色,让白纯风等人撤离,李狗儿还想要抓住这三位兄弟好好说道说道的。
“秀才,你让他们走干嘛。
本帅都捐款出来了五百万两。
他们每个人怎么也该拿出来些。”
李狗儿也对这三位老兄弟,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感到失望。
道理这么浅显怎么就不懂呢。
感情都只图眼前之荣华?
“大帅,这是情理之中,人性如此,不必强求。
既然我让他们走,自然有别的办法。”
别的办法……
秀才胸有成竹:“之前听说他满清朝廷缺银子的时候,搞了一个议罪银的制度,咱们也搞,正好咱们的队伍如今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也多,趁着机会惩治一下,最主要的是可以为咱们凝聚大量的财富!”
“好,好主意!”,李狗儿直拍大腿。
“秀才,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
“不大帅,那清廷之中,能都第一个想出来这个主意的,才是真人才。小的只是模仿罢了。”
……
啊切!
和珅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谁他娘的又在说我?”
和珅牢骚了一句。
“和爱卿,你说,朕……该不该同意赵清廉的要求。”
御花园内,一脸冷色的乾隆用手掌中的鱼食喂着游过来的胖金鱼,对身后的和珅发问道。
因为汉八旗驻兵的作战战略,导致现如今占据三个省之后,已经全部驻扎在当地,因为无兵可派,整个战场局势一个月了,还处于胶着中。
汉八旗仅占据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后,寸步未进。
而赵清廉也在此刻递交上来了扩军的折子。
不扩军,军队再难继续挺进,收复南方的梦想破灭。
扩军这……貌似后果更可怕,一支超过十万人数的汉人军队,将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中梦魇,万万不可。
怎么办成了他的当务之急。
加上最近身前也没人。
刘墉走了。
纪晓岚也走了。
兆慧也走了。
环顾四周,唯一还能够指望上的就是和珅和爱卿一人了。
所以今天趁着逛御花园的时间,把和珅叫过来,给出出主意。
“皇上,扩军吧……”和珅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但随即遭到了乾隆的训斥。
只见乾隆原本喂着鱼,忽然把掌中的饵料给撒到湖泊中。
“扩军!
扩什么扩!
汉军有什么值得扩的!”
和珅也是被吓到不再言语。
“朕今天找你过来,是想要你说说 ,既不扩汉军的同时,又让让汉八旗继续收复南方失地,收复完失地后,还能够遏制和裁撤掉汉八旗的主意来。
你给我说什么扩军?
就算是河里的水干渴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朕也不会答应这养虎为患的扩军请求!”
这这这……和珅嘴唇打哆嗦,如今万岁爷在汉八旗的事上越来越偏激,疑心病越来越重,今天找他过来不就是拿自己当出气筒吗?
还说什么叙君臣之情。
能够想出来卸磨杀驴的办法的也只有万岁爷了。
“那,那万岁爷不如咱们招安吧……
眼下汉八旗也无进攻实力,如果攻克一个省而又五兵驻扎,这样的攻克也将毫无意义。
既然这样,招安了算了。
这样起码表面上是天下太平了。
等到咱们满人有了实力后,再说吧。”
乾隆原本黯淡的眸子有了些许光芒,虽然他知道招安是治标不治本的事情,但如今是真的不想让汉八旗借着机会儿扩军,这比杀了自己还难受。
叛军那边还得收拾。
思前想后,这招安还真是唯一的办法了。
“好,招安好,和珅,这事就派你去了。
不办好不用回来。”
乾隆挥手让和珅离开。
国家就像是一个纸糊的墙,如今这种情况糊糊的了,只能静待时机了。
汉八旗到底是朝廷的,起义军若是再归降,那么明面上看,天下到底还是大清的。
和珅只感觉整个人脑袋一晕。
心里直乎完了。
咱就随口一提罢了。
万岁爷啊万岁爷。
你就算答应也不能让我去啊。
和珅一整个欲哭无泪。
整个人时踉踉跄跄走出御花园的,搞得大太监李玉在旁边一直小心的伺候着:
“我的和大人诶,您身子怎么晃晃悠悠的,别摔喽。
如今刘墉纪晓岚赵清廉不在,您可就是大清国的柱石喽。”
和珅内心:“这柱石谁爱当谁当。”
前有议罪银,现有招抚,我和珅天生一条牛马命嘞,以后再也不多嘴多舌了。
送走和珅之后,御花园里的乾隆当即下发了旨意。
“传旨。
汉八旗如今规模无须再多扩充,驻守三省,静待朝廷招抚事宜结果之后,再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