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时牵起她冰凉的手,放在自己脸上暖了暖,看向季樱儿的眼神里,是不加掩饰的心疼。
或许是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确定沈时的心意没有改变后,季樱儿一下扑到他的怀里。
沈时单手揽住她的腰,把季樱儿抱坐在自己腿上,同时又把一块令牌塞到她手中,拍着她的背轻哄道:“樱儿别怕,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拿着这块令牌,想什么时候见我都可以,以后不用害怕了。”
手中突然多了一块冰冷的令牌,季樱儿拿起一看顿时吓了一跳,沈时给她的是自己的亲令,见此令牌和见他本人同效。
有了这块令牌,别说在皇宫畅通无阻,就算是季樱儿想出宫,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这东西太可怕了,我不能要!”季樱儿像丢烫手山芋似的,把令牌重新丢到沈时怀里。
见她如此胆小,沈时用额头轻抵住她的额头,充满磁性的声音开口道:“这就不敢要了?樱儿如此胆小,以后还如何当我的皇后。”
“胆子小就不能当皇后了吗?”季樱儿歪着头疑问道。
她迷茫的表情不似作假,好像真的在为这事困惑似的。
沈时一时语塞而后笑出了声,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姑娘,脑回路如此清奇。
季樱儿被他笑的莫名其妙,什么人啊!说胆小不能当皇后的是他,笑话自己的还是他,气死本姑娘了!
她和沈时平日的相处模式,就和现代普通情侣一样,再加上沈时脾气好爱宠着她,季樱儿被养的娇蛮。
即使沈时当了皇帝,两人还是一样的相处。
见沈时一直在笑话她,季樱儿没忍住捶了他一拳,虽说是锤但就她那小猫一样的力气,给沈时挠痒痒还差不多。
锤完之后,季樱儿才想起来,沈时现在是皇上了,自己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
于是又一脸心虚的给沈时揉了揉,为了不被惩罚,季樱儿嘟着嘴,可怜巴巴看着沈时。
沈时倒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和她生气,不过季樱儿心虚的表情太过于可爱,他还是挺乐意看的。
“现在知道害怕了,我……不对!朕可是天子,知不知道……”沈时故意沉着脸吓唬她。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季樱儿早就看出了他的伪装,知道他不生气后根本不怕他。
沈时的帝王之怒,也就没怒起来。
两人好几个月没见,自然是想的不行,季樱儿一连串说了好多事情,凡是沈时没有参与到的,她都想要分享给他听。
沈时也是一样,他对季樱儿从来坦坦荡荡,不管是前朝局势还是世家大族,在他眼里没有季樱儿不能听的,甚至有时还会问她的看法。
听沈时分析一通局势后,季樱儿觉得:眼下的局势不太乐观。
先是说张宰相一脉,当年沈时记到张贵妃名下由她扶养,张贵妃为的是付他当傀儡皇帝,自己当权倾朝野的太后。
张家对她的想法自然支持,不然也不会送女儿入宫为妃。
所以在夺嫡阶段,张家给了沈时极大的支持,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张家可以得从龙之功,沈时可以高坐龙椅,二者相辅两全其美。
可坏就坏在张贵妃不该杀死他的母亲,这个仇沈时无论如何都不会忘。
按照沈时本来的设想,他应该在登基后杀死张贵妃,可随着二人的相处,沈时觉得等是不能再等了。
张贵妃这个女人过于毒辣,而且手还伸的特别长,不仅对沈时指手画脚,甚至还管起了他的后院。
沈时和季樱儿本来是有一个孩子的,可就是因为张贵妃的无理取闹,偏要给季樱儿立规矩,结果害的她二月小产。
沈时得知这件事后暴怒,他知道自己心爱的女人怀孕,竟然是因为她被害小产了,多么可笑的因果。
张贵妃不仅害死了他的母亲,现在又多了一条未出世孩子的性命,于是沈时痛下决心,要立刻将这个恶毒女人,除之而后快。
沈时的动作很快,就在季樱儿小产后的第三天,张贵妃在睡梦中死亡。
她死的极其蹊跷,守夜的宫人没听到一点声响,太医怎么查都查不出死因。
折腾了两三天也没有线索,沈立就下令先让贵妃入土为安,随着张贵妃埋入陵墓,这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其实当时有很多人怀疑沈时,毕竟他之前就说:张贵妃害死了自己母亲,不久前他的侧妃还被贵妃害的小产,这极有可能是他的报复。
沈时一早就料到了这些,但只要父皇不怀疑他,一切都会很快随风飘散。
对于沈立不怀疑这件事,沈时有极大的信心,他的信心并不是出自盲目,而是太过于了解沈立。
自己这位父皇,看似有情实则无情,这样凉薄的人看别人也是一样。
在夺嫡最关键的时刻,沈时身后最大助力是贵妃的母家,他如果动手杀了贵妃,那就等于断送自己的皇位。
因此沈立就算怀疑贵妃的死,是有心之人故意为之,然后栽赃嫁祸给沈时,为的就是断他一臂,也不愿意相信这事就是沈时做的。
张家也同样如此,他们怀疑过沈时,但也很快打消了怀疑。
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沈时,除了又送一个女儿进宫,给垂垂老矣的沈立当继室,张家再没有别的动作。
他们的反应在沈时的计划之中,想看懂这些人其实很简单,只要不要把他们当人,把他们当成冷血的动物就行了。
说白了在这些人眼里,什么母亲的生养之恩,什么爱人子女,都远不如皇位重要。
有了皇位什么好东西没有,报仇哪有登基重要?
利用这一心理,沈时成功除掉了张贵妃,并且没有失去张家的支持。
沈时登基后,后进宫的张家女儿成了太后,张家也因着从龙之功,在朝堂中声名显赫。
本来杀了人家女儿,还白嫖了张宰相的支持,沈时是挺不好意思的,也投桃报李给他几个儿子升了官。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之前的恩恩怨怨,也该随着他的登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