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的意思是……”
幕僚闻言一愣,下意识的开口问道。
“他不是想要做官吗?”
“那本王便让他看看,家世不清楚、根基不稳定,如何能入朝为官!”
成王冷笑一声,眼神中流露出几分阴毒。
…………
…………
几天后,京城流言再起!。
“姜孟川出身寒门,然而他母亲早年改嫁,继父身份成谜。”
“他的亲生父亲,当年是否真的病逝,亦有疑问。”
“如此身份,岂能入仕?”
“不清不楚的,这可不行!”
流言急剧扩散,甚至被送往了翰林院。
姜孟川收到消息后,迅速合上书卷,眼神沉静。
苏绾眉头紧蹙,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他们竟然查你的家世?”
“他们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姜孟川微微一笑,神色中却并未显露出半分惊慌。
他缓缓起身,眸中透着几分冷意:“成王……你确实坐不住了。”
想到这里,姜孟川微微抬手,轻轻握紧折扇,缓缓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看看,何谓真正的‘士商共济’!”
随着姜孟川的家世被翻出,关于其母早年改嫁、继父身份不清的消息迅速发酵。
甚至有流言暗指,姜孟川连续能在应天府迅速发家,不仅是因商贾手段高明,更可能是背后不知名的靠山,甚至与某些不得见光的势力牵连。
一时间,翰林院内外,众人议论不断。
“这姜孟川,出身寒门,却短短时间内攀上权贵之列,着实令人费解。”
“你们听说过吗?他母亲改嫁的事,早在先前就有传闻,如今被翻出来,不知真是假的。”
“哼,士林清誉不容亵渎!”
“此人若有家世污点,又如何配得上状元之位?”
“可笑!我倒觉得,母亲顾改嫁就是罪过?难道出身寒门的人就不能功成名就吗?”
“…………”
士林内部的分裂愈演愈烈,一部分人重新站在姜孟川这一边,认为流言蜚语不过是攻击手段。
而另一部分人则开始动摇,认为士子应该家世清白、品行端正,否则只能立身朝堂。
消息传到姜孟川耳中时,他正坐在书房中看书,静静地研读圣人之言,手中折扇轻轻敲击着桌案,似乎根本不在意外界的流言。
“他们开始动你家世了。”
苏绾推门而入,语气冷冽,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愠怒。
况且不说他们查出来的对不对,但就凭着这一行为,便足以令人厌恶。
姜孟川轻笑一声,将书卷合上,语气中尽是漫不经心:“比我意想不到的还要快一些。”
“你这么早就料到了?”
看着姜孟川完全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的模样,苏绾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无奈。
姜孟川微微颔首,眼神沉静:“他们既然无法在学问上反倒我,又不能在商场上打败我,自然会从出身做文章。”
“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想要入仕,本就是世家大族最忌讳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端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目光中闪过一抹锋锐:“不过,既然他们想玩这一招,我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寒门出贵子!”
“你打算怎么做?”
听到姜孟川这话,苏绾下意识的挑眉问道。
“既然他们质疑我的家世,那我便让他们明白。”
“真正的清白,不是靠血脉,而是靠自身行得端、立得正。”
…………
…………
第二天,翰林院内,正在关于“士子入仕,家世重要,还是才德为先?”的大辩论轰轰烈烈展开。
不少学子都参与其中,支持者与反对者争锋相对,辩论异常激烈。
“士子读书,应当以才学论高低,非家世论贵贱!”
“若只看出身,那寒门子弟如何翻身?”
“难道士林之门,只能为世家子弟敞开?”
听到那群寒门学子的叫嚷,另一群公子哥倒是冷哼一声:“但是家世之清白,亦是士林风骨之一!”
“若连士子的血系都无法保证纯正,又如何能维持士林正统?”
一时间,两方争论不休,眼看着僵持不下,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轻笑。
只见姜孟川刚走出,手持折,目光清冷,扫众人视,淡淡道:“诸君争得面红耳赤,可有争出什么结果来?”
看到姜孟川的出现,众人皆是一愣。
要知道,今儿个这争论本就是因他而起。
若是他们的话,早就躲在房中不出来,暂避锋芒了。
但谁知道姜孟川可好,居然主动冒出头来。
姜孟川缓步前,朗声道:“《论语》云:‘君子以德行立身,非以贵贱定人。’”
“孟子亦言:‘人皆为尧舜。’”
“圣人之道,从未有过以血统定高低的目光,子士应以才德服人,而非家世。”
他说到此处,目光微转,转向那群公子哥,声音平静却带着几分威慑力:“若你们以家世为论,即违背圣人之道。”
“难道你们要说孔孟皆错?”
随着姜孟川话音的落下,公子哥们面色微变,一时竟无人反对。
“好一个姜孟川!果真是巧舌如簧”
人群中,有人不禁低声感叹。
就在此时,又有一位士林之子站了出来,沉声道:“姜兄之言固然有理。”
“但寒门士子往往因家世不清而惹人非议,世人又如何信服?”
姜孟川看着此人,微微一笑:“你以为世人之信服,靠的是血脉?”
“不,靠的是名声与作为。”
说到这里,他语气顿了顿,随即缓缓说道:“我出身寒门,但未曾辱没士林清誉。”
“我虽从商,但商道亦有道义。”
“如此以来,我与那些表面上高喊清流,但是却暗中勾结商贾的世家子弟,到底谁更适合立身士林?”
听到姜孟川这话,在场的不少世家子弟皆是面色一僵,半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场大辩,迅速传遍整个士林,甚至惊动了数位大儒。
老太傅坐在书房上,听着弟子回禀,沉吟片刻,笃定的开口说道:“姜孟川之才,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