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初升,给西启国都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纱衣,街头巷尾弥漫着烟火气,孩童的嬉闹声、小贩的叫卖声交织成一片。小南瑶和小南逸身着轻便衣衫,正在都城最热闹的集市游玩。
小南瑶像只欢快的小鹿,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被街边新奇的玩意儿吸引,拉着小南逸的手,眼睛亮晶晶的:“哥哥,你看那个拨浪鼓,多好看!还有那个糖人,像不像天上的仙女?”小南逸则紧紧跟在妹妹身后,眼神中满是宠溺,时不时叮嘱一句:“瑶儿,慢点儿,别摔着。”
就在两人沉浸在集市的欢乐氛围中时,一位皇宫侍卫神色慌张地跑来,单膝跪地:“小殿下、小公主,大事不好!陛下突然昏倒,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都急坏了,让您们速速回宫!”
小南瑶和小南逸瞬间愣住,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担忧和惊恐。“你说什么?皇爷爷昏倒了?”小南逸上前一步,急切地问道。侍卫点点头,神色凝重。
小南瑶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哭腔:“怎么会这样?皇爷爷身体一直很好的……哥哥,我们快回去!”小南逸二话不说,牵起小南瑶的手,朝着皇宫方向奔去。
一路上,小南瑶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小南逸一边安慰妹妹,一边加快脚步。“瑶儿,别担心,皇爷爷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咱们快点回去,说不定皇爷爷已经醒了。”但他的内心,同样充满了不安。
集市距离皇宫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两人跑了没多久,就气喘吁吁,脚步也渐渐慢了下来。可一想到皇爷爷还躺在病床上,他们又咬咬牙,继续向前跑去。
路过一家药铺时,小南瑶突然停下脚步:“哥哥,我们给皇爷爷买点药吧,吃了药,他说不定就能好起来了。”小南逸犹豫片刻,拉着小南瑶走进药铺。
“掌柜的,有没有能让病人快点好起来的药?”小南逸焦急地问道。掌柜的打量着两人,疑惑地问:“小公子,你们是给谁买药?”小南瑶抢着说:“是给我们皇爷爷买,他昏倒了!”
掌柜的一听,脸色微变,连忙说道:“原来是皇室贵人。只是病症不明,不可随意用药。小公子、小公主,你们还是赶紧回宫,请太医诊治吧。”
两人听了,只好谢过掌柜,继续赶路。随着皇宫越来越近,小南瑶的心跳也越来越快,她紧紧握着小南逸的手,手心都沁出了汗。
终于,两人跑到了皇宫门口。守卫看到他们,连忙放行。一进皇宫,小南瑶和小南逸直奔太和殿。一路上,遇到的宫女和太监们纷纷行礼,但两人此刻心急如焚,根本顾不上回应。
当他们跑到太和殿时,已是大汗淋漓,头发凌乱。沐清玲、萧景川和顾琉璃正在殿内焦急地等待着太医的诊断结果。看到小南瑶和小南逸进来,沐清玲心疼地走上前:“瑶儿、逸儿,你们怎么跑回来了?累坏了吧?”
小南瑶扑进沐清玲的怀里,放声大哭:“皇奶奶,皇爷爷怎么了?他为什么还不醒?”沐清玲轻轻抚摸着小南瑶的头,眼中满是哀伤:“瑶儿,皇爷爷因为太想念太皇太后,伤心过度,才昏倒的。太医们正在想办法,皇爷爷会没事的。”
小南逸走到萧寒床边,看着昏迷不醒的皇爷爷,眼眶泛红:“皇爷爷,您快醒醒,小南逸和小南瑶来看您了。”他伸出小手,轻轻握住萧寒的手,仿佛这样就能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皇爷爷。
这时,太医从内室出来,众人纷纷围上前。“太医,陛下情况如何?”萧景川焦急地问道。太医皱着眉头,神色凝重:“陛下虽已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因哀伤过度,身体极为虚弱,何时能醒来,还难以确定。”
听到太医的话,小南瑶哭得更厉害了:“皇爷爷,您快醒过来,瑶儿以后一定乖乖听话,不惹您生气……”小南逸强忍着泪水,安慰妹妹:“瑶儿,皇爷爷会听到的,他一定会醒过来。
南诏国的皇宫,在秋日的晨光中静谧而庄严。金黄的银杏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纷纷扬扬地飘落,为宫道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御花园内,菊花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如金,散发着阵阵淡雅的清香。
在御书房中,萧景川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审阅着奏章。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略显疲惫的轮廓。这些年来,为了治理西启国,他殚精竭虑,日夜操劳,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乌黑的头发中也夹杂了丝丝白发。
“陛下,该用早膳了。”贴身太监轻声提醒道。萧景川放下奏章,揉了揉太阳穴,起身走向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早膳,可他却食欲不佳,随便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碗筷。
回想起登基以来的日子,萧景川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年,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发展农业,鼓励商业,加强边防,让西启国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日益强大,可他也感到身心俱疲。
“如今,逸儿和瑶儿都已长大成人,具备了治理国家的能力。是时候将这重担交给他们了。”萧景川在心中暗自思忖。
于是,萧景川决定找顾琉璃商量退位之事。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整个皇宫染成了橙红色,萧景川来到了顾琉璃的寝宫。
“琉璃,这些年,辛苦你了。”萧景川拉着顾琉璃的手,深情地说道。顾琉璃微微一愣,看着萧景川疲惫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心疼:“陛下,您怎么突然这么说?这些年,您为西启国付出了太多,才是最辛苦的。”
萧景川叹了口气,将自己想要退位的想法告诉了顾琉璃。“逸儿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对治国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瑶儿善良勇敢,心系百姓,也能独当一面。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带领西启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顾琉璃听后,沉默了片刻。她明白萧景川的苦心,也知道他为了国家和人民,已经耗尽了心血。“陛下,我支持你的决定。逸儿和瑶儿都已长大,是时候让他们承担起责任了。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萧景川点点头:“我知道。我打算先找逸儿和瑶儿谈谈,听听他们的想法,再召集朝中重臣,商议此事。”
几日后,萧景川将小南逸和小南瑶叫到了御书房。小南逸身着一袭青色长衫,气宇轩昂;小南瑶则身着粉色宫装,温婉动人。两人走进御书房,向萧景川行礼。
“逸儿,瑶儿,今日叫你们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商量。”萧景川看着两个孩子,眼中满是慈爱。小南逸和小南瑶对视一眼,心中隐隐猜到了几分。
“父皇,是不是有什么国家大事?”小南逸问道。萧景川微微一笑,将自己想要退位的想法告诉了他们。“这些年,父皇为了治理国家,心力交瘁。如今,你们都已长大成人,我相信你们有能力接过这重担。”
小南逸和小南瑶听后,都有些惊讶。小南逸沉思片刻后,说道:“父皇,儿臣明白您的苦心。这些年,儿臣一直在学习治国之道,也希望能为西启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儿臣担心自己经验不足,辜负了您的期望。”
小南瑶也说道:“父皇,瑶儿虽然心系百姓,但在治国理政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萧景川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欣慰地笑了:“逸儿,瑶儿,你们能有这样的想法,父皇很欣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亲自教导你们,帮助你们做好准备。”
从御书房出来后,小南逸和小南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深知,这既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随后,萧景川召集了朝中重臣,在太和殿商议退位之事。大臣们听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大臣表示支持,认为小南逸和小南瑶有能力治理好国家;也有的大臣提出了担忧,认为他们年纪尚轻,缺乏经验。
萧景川耐心地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说道:“诸位爱卿,逸儿和瑶儿虽然年轻,但他们都有着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对他们进行悉心指导,让他们尽快熟悉朝政。我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西启国一定能继续繁荣昌盛。”
在萧景川的坚持下,大臣们最终达成了共识。此后,萧景川开始对小南逸和小南瑶进行全方位的教导,从朝政大事到宫廷礼仪,事无巨细,一一传授。
西启国皇宫的冬雪,宛如鹅毛般纷纷扬扬飘落,给整个宫城披上了一层银装。椒房殿内,暖炉散发着融融热气,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沐清玲坐在雕花拔步床上,手指轻轻摩挲着床沿精致的花纹,目光透过窗棂,望着外面白茫茫的雪景,心中泛起一丝别样的思绪。
“陛下如今已经退位,逸儿和瑶儿也能独当一面,咱们也该为自己的往后做些打算了。”沐清玲轻声呢喃,目光转向一旁正在翻阅古籍的太上皇萧寒。
萧寒放下手中书卷,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漫天飞雪,感慨道:“是啊,这些年,我们为了皇室和国家,殚精竭虑,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是时候去过些自在的日子了。我想着,咱们不如离开这皇宫,去宫外寻一处清幽之地养老。”
沐清玲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有些担忧:“离开皇宫?虽说宫外自在,可毕竟不比宫里,一应事物都需自己操心,再者,咱们离开后,会不会让孩子们为难?”
萧寒转过身,走到沐清玲身边,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道:“清玲,孩子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担当,他们能治理好国家。至于宫外的生活,咱们无需担忧,提前安排妥当便是。再说,我们偶尔也能回宫看望他们。”
沐清玲思索片刻,轻轻点头:“既然陛下心意已决,那便依你。只是,这事儿还得和景川他们说一声。”
几日后,阳光终于穿透云层,洒在雪后的皇宫。萧景川和顾琉璃得知父母想要出宫养老的想法后,来到椒房殿。“父皇,母后,听闻你们打算去宫外养老?”萧景川眼中满是关切。
沐清玲笑着拉过顾琉璃的手,说道:“是啊,你们都已经能独当一面,我们也该退下来享享清福了。在宫里这么多年,也想出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顾琉璃心疼地说:“母后,虽说理解你们的想法,可宫外生活不比宫里,诸多不便,儿臣实在放心不下。”
萧寒摆了摆手,说道:“你们不用担心,我们已经考虑周全。在城郊寻了一处幽静的别庄,环境宜人,生活所需也都安排好了。况且,如今通讯便捷,有什么事,随时都能联系。”
萧景川见父母心意已决,便不再劝阻:“既然父皇母后主意已定,儿臣定当全力安排,让你们在宫外住得舒心。”
接下来的日子,皇宫内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太上皇和皇太后的出宫做准备。内务府精心挑选了一批忠诚可靠的仆人,负责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又准备了各种生活用品和珍贵的财物,以备不时之需。
出发那天,阳光明媚,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小南逸和小南瑶也赶来为爷爷奶奶送行。“爷爷奶奶,你们一定要常回来看看我们。”小南瑶拉着沐清玲的手,眼眶泛红。
沐清玲心疼地抚摸着小南瑶的头,说道:“瑶儿,爷爷奶奶肯定会回来看你们的,你和哥哥要乖乖听父母的话,好好治理国家。”
小南逸走上前,说道:“爷爷奶奶放心,孙儿和妹妹一定会努力的,盼着你们在宫外一切安好。”
在众人的簇拥下,太上皇和皇太后乘坐着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出皇宫。随着皇宫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沐清玲和萧寒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皇宫生活的不舍,也有对宫外新生活的期待。
马车沿着宽敞的官道前行,道路两旁的积雪在车轮的碾压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沐清玲掀开窗帘,望着沿途的风景,心中感慨万千。这是她多年来第一次走出皇宫,看到宫外的百姓安居乐业,心中甚是欣慰。
几个时辰后,马车抵达了城郊的别庄。别庄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四周翠竹环绕,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庄前流过。庄内建筑古朴典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园中种植着各种珍稀花卉,虽值冬日,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清玲,这里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往后咱们就在这儿安享晚年了。”萧寒笑着说道。
沐清玲环顾四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确实是个好地方,看来陛下早就用心挑选了。”
在仆人的引领下,两人走进别庄。庄内的布置温馨而舒适,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对他们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