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城里孔秀娟家又是鸡飞狗跳吱哇乱叫。
原因是孔秀娟买了一袋钙奶饼干,分给了孙丽梅五片,分给了云丫五片,剩下大半包全部给了孙国强。
云丫觉得妈妈偏心,就闹了起来。说起这事,其实云丫并不是特别馋,想多吃几片饼干。
别忘了儿童节老师发的好吃的,云丫有一半多是留给弟弟的。
她就是嫌妈妈太偏心,家里有好吃的孔秀娟都是先给儿子。剩下的一小部分才分给俩女儿。
孙丽梅在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分吃食,云丫回来这么久了还是不习惯。
她觉得哪怕妈妈公平的分东西,她再把自己的那一份送给弟弟,这样她心里也平衡。
此时云丫委屈的喊着:“妈妈,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女儿,为什么你一直不待见我,这样偏心你心里过意的去吗?”
孔秀娟怒火中烧:“怎么,家里还成了你做主了。国强是你弟弟,他最小,你们都应该让着他。他可是我们家的独苗,你要是个带把的,我们也不会再要你弟弟了。”
云丫恼怒喊道:“不就是个男孩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嫌我是闺女?那你们怎么不把姐姐也送走,只送我一个人,是你们欠我的,你们还偏心。”
孔秀娟气急了一把抓住云丫的胳膊,把她扯到腰后,弯腰在她屁股上狠狠的打了几下。
云丫哭喊着:“你们不想要我,让我回来干什么,回来又不疼我,我才不稀罕回来呢!”
孔秀娟像燃烧的炮仗,一下子炸毛了,怒吼着:“早知道你是这样的,我们早该掐死你的,留下来做什么,净淘气气人了。”
云丫小嘴叭叭个不停:“掐死我?哼!杀人犯法,你们掐死我,也不会好过的。”
孔秀娟已经被云丫的话气的七窍生烟。紧接着比刚才打的力度又大了几分,狠狠的抽打在云丫的屁股上。
打完了,孔秀娟才松开云丫,带着儿子去了院子里。完全不管哭嚎的云丫。
孙丽梅被这样的气氛惊到了,赶紧老老实实坐一边,一句话也不敢说,怕受到牵连挨打。
孙国强手里抱着剩下的半包饼干,跟着妈妈去了院子里。
来到院子里,孔秀娟继续做棉袄,孙国强坐在矮小的板凳上吃饼干。
今天是星期六不用去上学,云丫在屋里哭够了,背上书包带着自己的私房钱(姥姥给的)去了三姨家。
她一直想着去三姨家玩,还没机会去过呢,这次她偷偷去,不告诉妈妈,看她着急不着急。
这样想着,云丫就出了房门。孔秀娟看见云丫背着书包往外走,以为她去对面孙菲家写作业,没理她。
云丫顺利通过院子,来到了高青莲屋后面的商店,给三姨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自己现在去坐公交车,让三姨在站口接她。
打完电话,云丫背着书包,手里拿着三姨家的地址,在公交站台等车。
这个商店往南10米的距离就是公交站牌,云丫看着站牌上的站牌地图,耐心等待。
等车的时候高青莲看见了云丫,不过现在她正在忙着卖包子,没时间搭理她。
过了有10分钟,公交车来了,云丫看着车窗前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了13号公交车。
确定了是这一辆公交车,云丫赶紧跑上了汽车。这个站点同时上去了好几个人。
云丫看着人还挺多,赶紧找了一个靠前的位置坐下。她可不想去后面,越往后,越容易晕车。
虽然不跑远路,她不会晕车的。不过,还是要注意一下。
上了车就有售票员开始收钱。云丫是需要坐五站,一站一毛,五站需要五毛钱。
这样的价格还是有很多人,不舍得坐汽车的。
汽车一路走走停停,骑自行车半小时的路程,坐公交汽车愣是走了一样的时间。
等到了三姨家附近的百货农贸市场,汽车停在站牌前,等该下车的人都下了车,公交车才缓缓开走。
云丫刚下公交车就看见三姨孔秀芬站在那里等着她。
云丫高兴的合不拢嘴,她跑过去喊道:“三姨,三姨,我好想你!”
孔秀芬看见云丫欢喜跑过来,微笑着说道:“哎呀才几天没见,俺们的老饭桶长高了啊!”
云丫听着三姨给自己起的外号,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觉得很亲近。
孔秀芬拉着云丫的手领她回了自己家。她家就在站牌往南7米的距离,非常近。
云丫的手被三姨牵着,心里暖暖的,觉得很亲切。
快到大门口的时候,孔秀芬停下脚步,在她对面的蛋糕店买了一包鸡蛋糕,还有两样点心。
云丫看见好吃的,眼睛都笑的睁不开了。孔秀芬付完钱,提着好吃的走回家。
云丫一边走,一边和三姨说着话。孔秀芬问她:“云丫,你来我家的事情,有没有告诉你妈妈。”
云丫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不想回答。孔秀芬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没告诉大姐,她来了自己家。
孔秀芬说道:“你不告诉你妈妈来三姨家玩,晚上不回去,她们会着急担心的。”
云丫撇撇嘴“哼,她才不担心我呢!她有大女儿小儿子,还管我死活。”
孔秀芬听出来了点小故事,说道:“怎么回事?难不成你吵架挨打了,偷偷跑来的?”
云丫被三姨看穿一切的言语给镇住了。三姨也太厉害了,心眼子这么多,怪不得会做生意呢!
孔秀芬又劝道:“云丫,你如果想在我家过夜,多玩一天,就必须告诉了妈妈,不然她们会急疯的。”
云丫不以为然道:“她们才不会关心我,我出门的时候背着书包,她都没问我去哪?都不理我。”
孔秀芬坚定道:“不行,这事听我的,不然下午我就送你回去。”
云丫只好妥协说道:“行吧,三姨,都听你的。”
孔秀芬问道:“你们那个拐角的商店,电话是多少,我得先问问人家,能不能给你妈妈送消息去?”
云丫说道:“应该会去的,我们经常在她家商店买东西,都认识又是老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