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已经过去30秒,如果换成生物造作,舰队可以等待撞击了。智能机器人的操作无懈可击,短短的1分钟时间舰队就完成点火进入加速状态。
可惜小行星后部出现第三只巨型墨鱼虫。再次加速的小行星在30秒时间内全程前速冲向舰队。在最后30秒,舰队护盾全功率运转,防空武器火力全开。
小行星外壳被击碎,角质层露出,然后就是破裂。在舰队正面,小行星核心中隐藏的酸液喷洒到整片宇宙空间。护盾全部闪烁,能量护盾直接过载。
随着越来越多的酸液洒到舰体上,纳米机器人再次大量消耗进行维修。护卫舰和驱逐舰已经凭借极高的机动能力全部撤离。巡洋舰还会凭借厚重的装甲多坚持一段时间。
至此5号分舰队大部分受损,上百小行星近距离被击碎散落的酸液彻底把舰队洗礼一遍。无数青烟升腾,纳米机器人损失无数,分舰队指挥官双眼红光闪烁。
它耳边传来F107的指令,“战斗判定失败,5号分舰队跟3号分舰队换防。”
分舰队指挥官无力的垂首接受最新命令。分舰队在命令下达后缓慢后撤离开虫星。超巨智慧虫没有下达继续攻击的命令,也让分舰队指挥官失去最后的攻击机会。
3号分舰队更加谨慎,前面失误两次,这次分舰队指挥官更加小心谨慎。分舰队的舰队已经换防到相应位置。这次分舰队指挥官并没有直接攻击。
它这次采用谨慎策略,先扫描一遍,当然没有收获。稍微思考一会,舰队开始分开行动。一半战舰跟随云兽级航空母舰停在后面。另一半战舰跟随幻想级战列舰一起行动。
幻想级战列舰开始启动,身上护盾波动改变,主炮减弱充能,护盾增加充能功率。所有副炮和防空火力功率拉满。一大群舰载机离开云兽级航空母舰,围绕战列舰和分舰队中一半的战舰形成攻击队列。
战斗的时候分批攻击可以形成有效的打击频率。星巢基地培训出来的智慧机器人都沿用秦明的战术习惯,喜欢使用单兵种针对敌方的弱点攻击。
3号分舰队指挥官重新计算之前的战斗。它决定按照常规战术行动,通过混合舰队同时前进的方式,用层次分明的火力网彻底撕碎敌人的薄弱防御。
分舰队的战舰数量不少,已经具备打一场战役的能力。庞大的舰队进入大气层会对自身造成极大的考验。幻想级战列舰的体积和质量已经具备引力。
当战列舰进入平流层的时候,对流层的空气都受到扰动。所有战舰护盾全开,此时它们不是为了防御敌袭,而是为了防止气流影响正常飞行。
更多的虫族炮塔出现,它们在群山的半山腰,在土坡上,在谷地,十几万的虫族炮塔偷出峥嵘。远程攻击没用,会打成消耗战。清剿重要火力,对方会集中力量偷袭。
此时全舰队压上,对方又暴露出让人头皮发麻的隐藏防空火力,给敌方冒进的舰队沉重打击。此时3号分舰队指挥官才明白智慧虫之前的战术。
因为1万虫族炮塔足够击退载机的空袭。可要是不停的用载机试探,把云兽级航空母舰的预留补给全部打光,也无法彻底消灭这些防空的虫族炮塔。
云兽级航空母舰的重型攻击机数量上万,无人机数量几万。根本没有足够的载机用来试探,也不可能这么试探。蓝鸟级重型攻击机要预留足够的数量来攻击可能的舰队。
虫族炮塔出现的瞬间,舰队的防空火力就开火了。舰队的防空火力就是对地打击的主要武器。宇宙中的防空火力,随便都能打出上千公里的距离。
这种射程在面对行星内的目标,更是绰绰有余。战舰上副炮和防空火力的攻击频率和数量远超主炮。舰队冒险进入行星就是为了面对这种局面。
虫族炮塔在这个距离上就必须开火,舰队如果越过平流层进入对流层,这种高度下,面对的防空火力将减弱到几万。失去数量优势虫族炮塔就只能被逐个清除。
高度越高看的越远,反之,高度越低,能看到的人就越少。行星表面是球,飞的越高,能发挥的火力就越多。此时虫族炮塔疯狂开火。无数球形孢子密密麻麻的飞向舰队。
近防能量武器是防空的主力,近距离,几乎攻击就能命中。球形孢子在能量武器的攻击下,直接击穿,内部的酸液也直接蒸发。蓝鸟级无人攻击机则直接飞出去进行拦截。
虫族炮塔一秒攻击一次,攻击频率极高,十几万的球形孢子一秒一个波次。近防能量武器防御一部分,蓝鸟级无人机拦截一部分。剩下的进入飞船内测。
护盾这时候就起作用了,护盾此时能量全开,撞击在护盾上的球形孢子破碎后,酸液大量消耗护盾能量。不过这次护盾都加速充能,因此始终维持运转。
可球形孢子依然有部分能穿过护盾。护盾只是能量防御场,在密集的冲击下,总有偶然穿过护盾防御的情况发生。这时候战舰上的电磁炮是最后防线。
直径1厘米的电磁炮塔飞速出膛,在接触目标的瞬间就直接被引爆。强烈的火光把试图扩散的酸液烧干。至此一波球形孢子彻底被拦截下来。
可球形孢子不止一波,接下来源源不断的球形孢子疯狂袭击,源源不绝。星巢舰队可不会坐以待毙,幻想级战列舰的副炮都超过护卫舰的主炮。
此时全部开火,强大的能量武器逐个炮击那些虫族炮塔。擅长恢复的虫族炮塔在强大的能量照射下细胞快速坏死,如果想要恢复就需要清除这些坏死部分,严重影响恢复速度。
不过幻想级战列舰的副炮数量有限,只能攻击威胁最大,最不好防御的虫族炮塔。攻击虫族炮塔的主力是星火级巡洋舰的导弹攻击。导弹内含燃烧弹头。
星火级巡洋舰的弹舱打开,几十个弹槽,各个都有上百枚导弹。导弹飞出后并不理会球形孢子,直接奔向目标。它的速度很快,在智能引导头的指引下顺利到达虫族炮塔位置。
兵虫见到导弹来袭第一时间喷出酸液,它们体型有限,内部有装酸液的囊状结构,且数量不足。它们每次喷射都需要消耗一个酸液囊的酸液。
十几只兵虫喷射的酸液形成网,导弹撞入网上却直接溶解。不过导弹都是燃烧弹头,在酸液溶解下内部物质混合接触直接爆燃,同时大量白磷喷洒而出。
星火级巡洋舰的导弹舱是专门发射导弹的,导弹使用的弹头都是模块化安装。需要什么战斗部就直接在弹体上直接安装相应功能的导弹弹头。
白磷燃烧弹是燃烧导弹的一种,模块化导弹的燃烧弹头是中空的,需要什么就装什么。白磷就装在一个球形装置中,外部有一圈超薄的双层金属层,内含爆炸物。
导弹到达位置后,战斗部就会引爆,双层金属层就直接爆炸。内部的物质就会出现。燃烧弹头中空部分可以装任何需要的燃料,有高温燃烧的。
有低温燃烧的,有高温燃烧的,有在氧气中燃烧的,有在无氧环境下燃烧的,有持续燃烧的,有短暂燃烧的,随着爆燃,大量白磷喷洒而出所有接触的物质都伴随燃烧。
随着有机物液体被烤干,剩下的纤维反而成了最好的燃料。生物体特有的油脂跟着被烤出来然后助燃。一颗导弹只要命中,就能直接报废一座虫族炮塔。
星火级巡洋舰发射的几万枚导弹,地波攻击中除了意外跟球形孢子轨道重合的导弹被击落外,剩下的导弹都击中目标。可惜虫族马上就飞出更多飞虫。
这些飞虫有巨大的翅膀。它们长着外骨骼,体内脏器紧凑,体型轻盈。飞行的时候翅膀不断扇动速度特别快。第二批导弹想要接近目标就会被这些飞虫主动拦截。
漫天的酸液对这些飞虫不会有影响,它们的翅膀和外骨骼都是粘液。漫天飞洒的酸液对飞虫没有影响,但是被飞虫阻挡绕路飞行时间延长的导弹则无法承受。
大量的导弹在半空就被引爆,形成漫天的火焰。混乱的战场上各种意外算计同时存在,双方都不断的用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导弹攻击虫族炮塔,飞虫阻拦导弹。
虫族炮塔袭击战舰,战舰防御球形孢子。蓝鸟级无人攻击机和蜂群无人机则尽可能打击飞虫,让导弹能顺利的打击到虫族炮塔减少虫族的防空火力。
战火纷飞,是命运无情的拨弄,是文明与人性的残酷试炼场。每一声轰鸣,都如命运的重锤,敲打着心灵;每一道火光,都似恶魔的眼眸,窥视着世间的苦难。
在火的映照下,虫族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宛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在硝烟中消逝。战火所到之处,希望的种子被无情掩埋,恐惧与绝望的阴影肆意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