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每位弓弩手都会携带长短不一的箭矢用于不同场合,因为短小精悍者适合快速发射造成伤害同时还更加节省成本。
张北玄望向敌人阵营发现共有两千骑兵,除了射手之外还存在绕圈游击的骑士;
两侧是骑兵编组,身后跟随步卒部队显然是打算实施合围战术。
“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看着身边的指挥官张北玄,朱元璋焦急地问:“如果继续前行必定会陷入重围;但如果选择正面交锋或许还能拖延时间寻求转机。”
注视着前方疾速前进的敌人铁骑,没有丝毫迟疑地做出了决定:
\"直接进攻!如果不打败对面我们将无法生还!\"
张北玄从未将自己定位为英雄。
在这残酷的时代背景下,他很清楚区分勇气与鲁莽的意义所在。
勇敢之人不仅能激励同伴,同时也会自我保护;反之愚笨者则只会连累同袍性命而已。
对于像张北玄这样理性冷静的人来说,明白直面冲突肯定吃亏。
不过鉴于当前局面别无他路,只好边打边看结果了。
随即由朱元璋率领剩余骑兵朝着敌方庞大的军事力量发起猛烈冲击,并安排侦察人员密切监控清军动态。
“咚咚咚~”
两边骑兵交错而过,一刹那间爆发出激战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杀伐之气。
朱元璋带领的骑兵显然都是精兵强将,虽然清军也拥有两万名骑兵,但整体实力上仍显逊色,甚至可以说是稍逊一筹。
张北玄心里不禁浮现一句话:骑兵无人能敌,步兵则显得无力!
然而,张北玄也注意到,清军步兵虽然在力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们训练有素,武器优良,与朱元璋的骑兵队伍形成了僵持不下的局面。
朱元璋紧咬牙关,率领部下发起新的攻势,
战斗愈发激烈,战场上血迹斑斑,不久之后,在两旁山峦之上出现了众多清军的步兵部队。
“冲啊!”
伴随着这声呐喊,一波波箭矢如同乌云蔽日般袭来。
这些步兵每个人所携带的箭矢数量都相当多。
见到此情景,朱元璋微微挑眉,挥手示意身边护卫举起盾牌抵挡密集的飞矢。
“兄弟们,跟我一起打破敌人的防线!”
随着他的一声号令,后方骑士如猛虎一般向前冲刺,在面对如此庞大的对手时依旧无坚不摧、所向披靡。
这情景令留守后方的惠龄大怒:“这些逆贼胆敢如此放肆!”
“本帅要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手段。”
言犹未落,惠龄已提枪纵马直奔朱元璋而去。
作为一员武艺高强的大将,惠龄骑术精湛,手中长矛一挥,直取朱元璋要害。
察觉对方来势汹汹,朱元璋急忙挥剑相迎,并灵活移动以避开攻势。
两将在沙场上缠斗不已,几个回合下来竟然是平分秋色。
果然名将出手非凡,无论攻守双方都表现出了极高水准。
“真厉害啊!”
张北玄不由感叹道。能在这种水平的人手下不落下风,实在是难得一见,而这眼前这位清朝将领正是其中之一。
若换成自己与这样的人物对阵,究竟该如何取胜呢?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认为只有一个字:胜!
但胜利背后又能带来什么呢?
如果能够击败对手便意味着成功,但如果失败了,则会面临死亡,不留任何痕迹,最终埋没于黄土之中。
即使不畏惧死亡,但他不愿意毫无意义地死去。
“我要赢,哪怕机会再渺小!”
张北玄深深吸了口气。
目光始终聚焦战场上的风云变幻。
目前看来朱元璋和惠龄之间的较量仍不分胜负,各自麾下的士兵都有损伤。
“这是怎么回事?为何对方不肯撤退反而越打越勇?”
“简直像是自寻死路啊。”
“谁是那边带头的人?我非得收拾不可!”
看着朱元璋一方骑兵英勇无畏的样子,清兵们既恼火又感到受辱。
可是他们明白,假如没能拦住敌人,那么后者依旧会持续进攻。
“听我指令,全军全力阻止他们!”
愤怒且不甘的惠龄即刻下达了作战计划。
\"杀!\"
将近两千名轻骑呼啸前进,举起手中的弯刀猛烈挥舞。
“放箭!”
当看见原本应该退走的敌人反扑而来时,朱元璋也没有犹豫,随即吩咐手下发射弓箭,霎时间无数锋利箭镞像暴雨般落在敌人头上。
“噗…砰…”
一波箭雨过后,最前沿数十名战士及其坐骑纷纷哀鸣倒地,余下的骑兵亦被迫停下脚步难以继续前行。
眉头紧锁的朱元璋意识到,自己指挥下的勇士固然强大,奈何人数有限,一轮攻击过后已然折损了近一半的力量。
“剿灭光明廷的叛逆!”
清军阵营里回荡起震耳欲聋的呐喊,一名身穿黑色甲胄的将军骑着战马疾驰而至,其后紧跟着众多将士。他们迅速接近了由朱元璋带领的骑士部队。
此位英勇非凡之人正是清军大统领刘志文。此刻,他披挂一身乌金重铠,手持一杆锋利的长枪,胯下骑着匹色泽如枣的高大战马,全身散发出难以抑制的力量感。
面对朱元璋一行人时,刘志文二话不说就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向对方发起了进攻。相比之下,他在武术上的造诣明显高于朱元璋。
朱元璋见状毫不退缩,也抄起了随身携带的大刀反击。
“嘭——”
两者之间的兵刃相撞,在空气中激起一圈圈震荡波。
这一次交手令二人同时面露警惕,显然双方都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强劲对手。
这是一场纯粹基于武力而非谋略对抗的比赛。刘志文本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虽然身体机能可能比不上正当壮年的朱元璋,但他并不打算承认这一点;毕竟年龄差距摆在那里。
\"喝!\"
伴随着又一声吼叫,刘志文试图再次发力逼退朱元璋。
然而这次行动并未能如愿以偿。即便朱元璋看起来体型稍逊一筹,但其实力远超预期。反倒是自己被迫后退数步。
趁此机会,朱元璋紧追不舍,奋力朝刘志文胸口砍去。
惊慌失措之下,刘志文赶紧用长枪进行抵挡。随着金属间相互撞击产生刺耳声响,他感受到手腕处一阵酸软麻木。
内心感叹:这家伙未免太强悍了吧!
就在刘志文还在恢复之时,眼前敌人已再度发起猛攻,使出了扫踢招式攻击自己的腰部。反应迅速地抬起武器挡住了这轮攻势。
但是紧接着另一脚紧跟着袭来直奔面门而来。
还未调整好姿势,胸膛便遭到猛烈撞击,整个人被击飞在地。
倒下的刘志文并没有选择屈服放弃,相反他还利用剩余力量直接削断了朱元璋座驾之腿,强制对方离开坐骑正面相对。
新一轮激斗随即展开。
如今战场之上只剩下了两具挥汗如雨的身影。朱元璋如同脱缰野马般不断地施展出各种技巧,意图给予致命打击。
尽管尽全力防守却依然逐渐处于下风的刘志文不禁自问道:“这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
观战者当中有名叫惠龄的女子眉头紧锁着观察这场战斗。她从未见过如此剽悍的战士,也无法理解其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这般恐怖技艺……必属豪杰无疑。”
对于突然出现这样一个强大敌手,刘志文同样感到非常惊讶。不过这种感觉更激发了他的斗志。
旁边士兵们的助威声不断鼓舞着他。
手中铁戟更加凶猛地划过空气与朱元璋的大刀频繁碰撞。
终于,在连续多次剧烈摩擦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刘志文书的长枪应声折断。
正当死亡气息迫近鼻尖那一刻……
身旁一位同伴及时伸出援手替其挡住杀气腾腾的刀锋。此人名为郭英雄。
望着这一幕,朱元璋露出一丝不屑。“你们两个一起上吧,免得我浪费功夫。”
于是战斗进入更为白热化的阶段……
方才,朱元璋与刘志文交手时,虽然处于一定的优势,但实际上并不轻松。毕竟,他现在的状况并不理想。
尽管他年迈体弱,但他毕竟也经历过几十年风雨,并且还练过武术,因此真实实力比刘志文更强一些,只是身体状态欠佳。
郭英雄虽说也学过一些武艺,但根底不足,相比之下差距明显,故在刘志文对抗朱元璋之时,郭英雄几乎没有插手的余地。
这里的\"插手\"实际上是指制衡敌方。
刘志文与郭英雄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彼此间配合十分默契,由刘志文负责压制朱元璋,以便给郭英雄寻找反击的机会。
二人合力,短暂地与对方抗衡了一阵子,最终还是刘志文开始落了下风。
\"杀!\"
随着这一声断喝,朱元璋挥出大刀,刘志文勉力架住了这猛烈的一击。不料,朱元璋另一手迅速跟进,一拳砸中了刘志文的肩膀。
“啊——”
刘志文吐出一口血,踉跄退后。他的武功的确高强,但年龄带来的暗疾终究成为软肋,无法长久支撑下去,局势逐渐变得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