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楚辞喝着牛奶,翻看起从楼下拿来的报纸,只是一眼,就差点将口中的牛奶吐了出来。
“惊!北城别墅区发生大爆炸!原因如何,让小编带您一探究竟!”
“你也是震惊部部长?”楚辞嘀咕一句,一目十行看完报纸上的内容。
《沐恩日报》是沐恩城的官方报社,以果敢直言、不畏威胁、忠诚月天使为特点,上到大贵族的私生活,下到平头百姓打架,《沐恩日报》都会如实记载。
当然,有些编稿人会添加一些自己的看法跟修饰。
这位负责“别墅区爆炸”的编稿人惯用夸张手法,比如惊天动地甚至连千米外都能听到的爆炸声,比如别墅区支离破碎、满地焦黑。
再仔细一看,却发现通篇有用的信息不多。
发生地只在别墅区,具体还在调查。谁干的?还在调查。有无人受伤?还在调查。
只能说《沐恩日报》的时效性很强,至于事件的具体情况,请等待下一次的《沐恩日报》。
楚辞啧啧两声,感觉沐恩城的上层有坏人啊。
那位哈依尔大贵族可是污染天使计划的制定者,安尔夏跟原身能接触到的只是他的管家。
这样一位位高权重、影响力巨大的人,月夜教会跟审判所定然会做足准备,可昨夜的行动还是失败了。
《沐恩日报》上还登记着哈依尔将在两日后出席蒸汽轮船发布会,今天的《日报》也没有出现哈依尔被审判所带走的消息。
能对抗唯一的官方超凡组织,也就只有官方了。
可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楚辞无所谓地想,他已经把最大的反派告诉了教会,要是他们还解决不了,只能说明他们无能。
除非又惹到楚辞头上,否则他是不会主动出手的。
吃过早餐,楚辞提起笔,继续写小说。
“第二卷:别墅杀人案。”
爱罗兰出版社,一名黑眼圈深重的女人半死不活地拿起手边的信封,抽出里面的稿件一看,心中顿时烦躁。
“又是侦探文,天天写那些离奇的神术,懂不懂什么叫逻辑啊,懂不懂什么叫侦探啊,一个神术就抓出凶手,要侦探有什么用啊,烦!”
嘴上抱怨,女人还是认命地看了起来,咦,好像有点不错。
女人翻动的速度逐渐变慢,过了许久才会翻页,眼中的凝重几乎要溢出。
“不对啊,怎么回事,明明没有人进入,她怎么会死,连神术都查不出来?”女人喃喃自语,怀着迫切的心情翻动书页。
想要知道真凶的迫切与对情节的好奇让她倍感煎熬,她既想直接翻到最后,又舍不得跳过推理过程。
“……唐格斯的余光瞥到一抹亮光,他转头看去,那是一个小巧精致的风铃。”
“风铃,躁郁症,无法被探查的梦,难道,是他?”
随着小说主人公唐格斯进行测试,女人的呼吸逐渐沉重,眼前似乎出现了那间狭小的密室。
被关上的房门与窗户,死者躺在床上,忽然听见了什么,癫狂般毁坏了房间的一切,然后默默地躺回床上,莫名失去了生命。
“不对,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女人自语,不自觉地将手中的稿纸一角攥紧。
“唐格斯站在窗外,一下一下地敲着窗,窗户微微震动,带动风铃发出清脆的声音。”
“原来如此。唐格斯低语,让人唤来了道夫医生。”
患有躁郁症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因为心理压力或是其他的刺激发狂。
道夫医生是死者的心理医生,他拥有高超的催眠技术,给死者下了心理暗示,让死者在面对刺激时本能地偏转注意力。
然而,这也成了道夫医生杀死死者的手段。
在一个雨夜天,狂风吹动窗户,不牢靠的窗户咯吱作响,震动令风铃摇晃。
风铃发出的声音在正常人耳中是清脆的声响,在被下过心理暗示的死者耳中,却是解封曾经受到刺激的钥匙。
于是被躲避的刺激如潮水袭来,死者便疯了。
用尽一切,精疲力竭而死。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意外,但唐格斯不会。
哪怕神术没有探查到其他气息,与死者相关的人也经过了催眠与入梦,唐格斯依旧觉得这是一场谋杀。
因为死者,她不愿意去死。
所以她会寻求心理医生治疗,狭小的房间里会摆上精致的摆设。
除了那个风铃,完美融入房间中,却是由道夫医生所送的风铃。
死者从不开窗,因为窗户并不牢靠,很有可能被风吹坏。
所以风铃上会有灰尘,直到死者死时,风铃被晃动,灰尘落下。
女人看完了稿件,脸上依旧残留着震撼之色。
精通催眠的道夫医生催眠了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曾经做过这些事,所以追查组的催眠对他无用。
他用梦游的方式达成了这一切,但他没有做梦,所以入梦也无法发掘不存在的东西。
道夫医生没有进入密室中,所以密室中也不存在他的气息。
以催眠的手段,瓦解了沐恩城居民熟知的神术。
女人从未见过这般小说,在这里,神至高无上、完美无缺,神术万般皆可、无所不能。
当神术能被普通人瓦解,即便这只是在小说中,但女人下意识觉得,现实中也能做到。
所以女人久久无法回神,这是对她二十几年来的观念的冲击。
过了许久,女人回过神来,拿起稿件冲到总编办公室:“总编,你快来看这篇文,绝对能火!”
儒雅的中年男人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咖啡:“冷静,做我们这一行,一定要冷静。”
“我知道了。”女人站直了身子,继续道,“但是您看看,这个人,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总编接过稿件,快速翻看起来,然后陷入了跟女人一样的情况。
“嘶,怎么回事,哦,原来是这样。”
“啊,还能这样,不错。”
“凶手居然是他?”
女人在旁边站着,看到总编翻完了稿件,连忙问道:“总编,您觉得这篇文,怎么样?”
“前所未有。”总编斟酌着,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不过这书里的催眠,我需要去问问教会的人,总不能让大家都学会了就去犯罪。”
“嗯,是这个道理。”女人那股劲过后,也想明白了这本小说的隐患。
如果教会的神术真的能像小说中一样被破解,教会的信度可就大幅度减少了。
他们也需要考虑这本小说出版后,会不会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出现模仿犯罪。
总编思考了一下,道:“先给他回信,我想跟他见面聊一聊,能写出这种侦探小说,我相信他一定有更好的点子。”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