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传国玉玺终究有些过于敏感,不管真假,都不是他们能够大肆讨论的,所以相关议论,基本也就是一阵风刮过,并没有形成比较持续的热度。
至少大家不敢在明面上。
长期讨论传国玉玺的事。
因此刚到下午,讨论的中心,或者说重点就转移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人身上。毕竟传国玉玺罕见,是个传说,由皇帝钦点的神仙转世也很罕见!
最关键的是,对于一些顶级权贵而言,传国玉玺,他们肯定是不敢去跟皇帝说让我看看啥的,但神仙转世能啊!
贾赦只是个一品将军,贾政更是区区五品官,哪怕家里有国公府的底蕴。
那也不是非国公不能企及了。
但凡伯爵以上的勋贵,又或者三品以上的实权官员,都不是他们家所能得罪得起的,更别说人家又不是跟看猴子似的,进了国公府就强行要看他们俩。
百官勋贵还没那么无理且荒唐。
不讲究些的,直接以长辈亲朋的身份上门拜访,然后说要看看孩子,再送点礼物,给个见面礼,不就能见到了。
讲究些的,那就把时间往后推推。
办个什么赏花宴,文会之类。
发请柬请贾家人参加。
而这属于正常的社交活动,一般来讲,贾家人那边,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当然,更多的是准备凑结婚热闹。
贾宝玉不是要跟薛宝钗结婚吗?外面大红绸子之类都开始操办了,婚礼请柬之类也早就发了出去,只是当时并没有准备大办,只有些亲朋旧友收到了。
但是影响也不大。
无非就是上门要请柬。
七八品小官,贾府可能看不上,要不到,但是超过五品以上的,除非他们想成为众矢之敌,不然人都亲自派人索要请柬还不给,那就是妥妥看不起了。
所以此时的有些乱套的。
实际上是荣国府。
短短三四个时辰的功夫,贾母他们接待了几十个,以前他们家想攀附都攀附不到的人,郡王公主王爷之类皇族。
贾宝玉和林黛玉则跟动物园里面的猴子似的,被叫出来,供人上下打量。
也就幸亏丁水给林黛玉续了波命。
不然估计现在都气死了。
但他们俩也不是白被看的,各种绫罗绸缎,皇家贡品,东珠古玩之类的东西,他们俩可是收获了好几大箱子,总价值逼近十万两银子,毕竟太过于廉价的东西,那些个皇家国戚也拿不出手。
换成普通平民,身份低点的。
哪怕有些王府不受宠的。
见到这些个礼物,估计都不会有所不满,想看就看呗。毕竟普通平民一年到头见到银子的次数都少,更别说这些个宝物了,王府不受宠的嫁妆能有一万两银子便不错了,这些宝物一到手,估摸下半辈子都不用愁了,有啥不满的?
奈何他们两个都没怎么缺过钱,同时心气也高,很快就气的称病不出了。
后面过来没看到的那些,有的颇为不满,有的自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说什么看杀卫玠,确实是自己冒昧,孩子不愿意了,紧接着便留下礼物,约个日子办花宴或者文会,希望孩子们能来。
毕竟多数人都已经默认,他们两个是神仙转世了,自然也不好太过得罪。
最重要的是,贾母把通灵宝玉从林黛玉手里借了出来,没见到人,至少见了通灵宝玉,那他们勉强也不算白来。
不过相比较于外人的好奇。
此时贾府更纠结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本来计划好的婚事要不要继续操办下去,以及对象,是不是还选薛宝钗?
这不,入夜无人再来拜访后。
荣国府的几个核心人物,就再一次聚到了荣禧堂当中,并开始讨论此事。
“我知道请柬已经发了出去,而且各种准备工作也已经做好,此时不论是陡然取消婚事,还是改变新娘人选都相当不妥。但是昨天夜里,我再三咀嚼反思陛下所说的那些个内容,实在是很难放心,待会你们几个也帮忙分析下。”
贾母首先定下基调,随后继续道:
“首先一点是,陛下专门提到了神瑛侍者下凡除了有任务之外,还需要历劫。但是这个劫,究竟是什么劫,陛下并没有提到,我也没敢问,更不清楚与我们此时替他商定好的婚事有无关系。
最关键的是,昨天老大提到了济公李修缘,他就是在结婚当天离开的吧。
宝玉一直属意的其实是黛玉,虽然对宝钗也没什么不满,但是与黛玉相比肯定要稍微差点。关于他结婚对象是宝钗的事,至今还瞒着他呢。先前我倒不觉得有什么,可如今考虑到他是神瑛侍者下凡要历劫的话,我是真的不得不担心他会不会如同李修缘一般,发现不对之后突然跑出去,然后大彻大悟啥的。
你们也仔细想想,是不是这回事。
还有就是黛玉,陛下也明确说黛玉是为了报恩,以泪相还甘露浇灌之恩。
那这恩究竟是婚后生活不满流泪。
还是没能嫁给宝玉流泪呢?
再者就是,照陛下所说,黛玉还泪可是会泪尽而亡,我是真的不忍心黛玉这丫头早早夭亡啊。若是他们两个在一起能幸福美满,不用管什么还泪不还泪的,也不用管什么历劫不历劫的,好好过完这辈子,那便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还泪历劫,下辈子再说嘛!”
“我也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你们都讨论讨论,看看这事该怎么办,要不要变,我总感觉,不变可能就是顺天行事,变了的话,说不定能有些许变化。
不说逆天改命吧。
但理应也能生出些不同结果……”
不论是历劫还是还泪,对贾母而言都挺纠结煎熬,毕竟一个是她孙子,还有一个是她外孙女,手心手背都是肉。
还泪,然后泪尽而亡无疑太苦了。
历劫不论是自己历劫,还是连累家里才能让他历劫,贾母她都无法接受。
既然下凡任务能拖着一直没完成。
那么历劫应该也能拖到下辈子吧!
还泪啥的,属于同理。
所以贾母此时的想法就是,严重怀疑历劫还泪的开端,就是接下来要准备的那起婚事。如果有所改变的话,说不定能有两全其美之策,让孙子和外孙女两人,好好的,幸福美满过完这辈子。
至于下辈子,那她就管不到了!
“我无所谓,与我无关,反正再过段时间就分家了,你们随便就好……”
贾赦已经无比坚定了分家信念,所以对这种与他家关系不大的事,也懒得动脑子了,随便吧,他们爱咋样咋样。
刑夫人同样表示自己没意见。
夫唱妇随。
相比较而言,当然还是贾宝玉的亲生父母此时更加焦急,两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实在是很难做出决断,许久后王夫人这才说道:“老夫人,这事我心里也是乱的很,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依我看,此事要不缓一缓。
暂时取消婚事,等几年再说……”
既然明知可能会出问题,同时一时间又无法决断,那么最好的方法当然不是随便瞎做个选择,而是先缓上一缓。
反正孩子的年纪并不是很大。
倒也没到必须要结婚的时候。
缓个一两年还是没问题的。
“确实,当今陛下的态度亦不是特别明朗,缓一缓未尝不是好事,而且如今还有很多郡主公主对宝玉颇为好奇。
所以宝玉婚事,其实也不一定非要局限于家里亲戚,皇亲国戚未尝不可。
之前是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可如今宝玉既然是神仙下凡,我觉得尚个郡主或者公主,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相比较于王夫人,贾政的功利心显然要更甚些,之前给贾宝玉选择婚事只局限于史湘云、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些个家里人,主要是在于他们家确实是衰败了。而且按实际身份来讲,贾宝玉只是个普通五品官的嫡次子,同时还不求上进,一把年纪,连个秀才举人都不是。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门当户对,同属于五品官的人家,也看不上贾宝玉。
更高的门第,自然更看不上。
甚至于说句更难听的,如果薛宝钗不是父亲去世,薛家同样衰败,林黛玉不是父母双亡,史湘云不是父母俱亡。
大概率也根本看不上贾宝玉。
或者肯定有更好的选择。
女儿能送进宫攀附皇家,儿子没办法送进宫攀附皇家,再加上史湘云那边虽然父母双亡,但是两个叔叔还是比较靠谱的,而且一门双侯,哪怕有贾母从中撮合,人也不愿意把史湘云嫁进来。
林黛玉则是利用价值太低。
家底早就已经被掏空了。
只有薛宝钗豪富出身,家底依旧不算少,嫁进来说不定能补些家族亏空。
扯开所有一切虚伪面孔,这才是他们家最终选择让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结婚的核心原因。不过,现在情况明显有所变化,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的说法,已经基本众所皆知。即便因为贪图人间繁华,耽误任务,可能让当今圣上有些不满,但神仙转世就是神仙转世。
难免有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或者说对方回仙界之后。
捞一捞自己的想法。
所以在贾母有些担心自己孙子和外孙女未来,王夫人担心自己儿子未来的情况下。贾政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儿子不用娶一个商家女了,未来会有更好的选择,尚郡主公主都是有可能的呀!
到时候闺女是皇帝妃子。
儿子是驸马或者郡马啥的。
他们家基本上就三代无忧了。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然后贾赦是直接嗤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王夫人则是认真思索了起来。
并且觉得相当有道理。
如今儿子根本就无需将就了啊!
贾母略有些失望,但不管最终目的有何不同,至少贾宝玉的婚事稍微缓一缓,她还是认可的,所以很快又说道:
“既然事情尚不明确,那这婚事就还是暂且缓一缓吧,老二家的,你回头好好跟薛家说说,莫要生出嫌隙,另外派人去先前送过请帖的那些人家告罪。
就说宝玉不宜早婚,婚事取消。
也免得影响了宝钗。”
这时王夫人对她丈夫的话已经相当确信,故而当即表示没问题,所以贾宝玉与薛宝钗两人的婚事暂时取消,便就此商定了下来,薛家没有商榷的权利。
毕竟谁让他家身份地位最低。
只是个商户呢,皇商也是商!!
短短不到两天两夜的时间,一切就全都变了,远在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虽然不能实时监控凡间情况,但她手里的十二金钗正册,的的确确能够随时了解到十二金钗的命运轨迹,并做出改动。
只是可能没有那么灵敏罢了。
这不,直到此时,负责看管十二金钗正册的一个小仙,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小精怪,这才发现十二金钗正册上的两个名字突然由实转虚。包括后面的判词等等,也全部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想要变,但又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的感觉。
十二金钗的命运轨迹可都是定好了的,也关乎警幻仙子的计划,所以那个小精怪当即不敢耽搁,赶忙跑去上报。
警幻仙子同样不由一惊。
立刻飞过来,并且开始仔细查看:
“不好,真有变化,林黛玉和薛宝钗可都是关键人物,特别是林黛玉,按理讲,她不是应该在最近两天就陨命。
彻底消磨五彩石的功德和灵智吗!
到底发生了什么?”
十二金钗正册,与其说是用来记载十二金钗未来命运轨迹的书籍,不如说是类似于招妖幡,封神榜之类的东西。
里面有十二金钗的一缕真灵。
一旦催动十二金钗正册,警幻仙子她想要让十二金钗生,就能让十二金钗生,想要让十二金钗死,就能让十二金钗死,小命完全被警幻仙子拿捏,就连转世的命运,也是任凭警幻仙子操纵。
不过命运终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别说经历了场轮回。
所以偶尔还是需要进行适当的纠正引导,才能让十二金钗的命运,符合十二金钗正册上的记载。这不仅有利于警幻仙子完成自己的计划,对她本身的修行也有好处,她的修行需要风月情孽。
若是她们一辈子幸福美满。
又何来风月情孽?
正常情况下,哪怕她们的命运稍微有些脱轨,最多也就是判词会改变,同时只要不是往幸福美满的方向偏,警幻仙子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改变,毕竟只要大方向不变,且不影响她的核心计划。
些许细枝末节无关紧要。
要真有影响,她会立刻修改引导。
但整个判词,连带着名字都变得模糊,就显然不是旁枝末节的改变了,这已经涉及到了根本,由不得警幻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