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盈盈在中军出击后,马上又分别派出两支三千人的兵马,从两翼开始包抄马诚的三万大军。
原本信心十足的马诚眼见自己的三万大军,连卫盈盈的两千先锋都拦不住,他就知道这仗没法打了。
眼看卫盈盈的两翼开始包抄,马诚直接掉头就跑。
可是马诚还是慢了一步。
他的副将眼见卫盈盈如此可怕,不等马诚逃跑,便干脆一刀砍下他的人头,带着他的人头去向卫盈盈投降。
城中的楚王忍了足足五个月,终于看到李想派兵来解围,顿时大喜。
楚王立马召集城中所有精锐,要与李想的援兵来个里应外合。
可是楚王的兵马刚出城,便发现卫盈盈已经结束战斗。马诚的八万大军,已经逃得逃、降的降。
楚王顿时呆立当场。
另一边,李想用三十条蒸汽货船,载着一万兵马,直接从武关道进入关中。
当他们的大军到达蓝田,却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匈奴的一支万人前锋已经渡过黄河,正在悄悄向十万建章营背后包抄。
如果让这支匈奴前锋绕到建章营背后,那么这十万建章营就算不被全灭,也必然伤亡惨重!
李想不敢有丝毫犹豫,立马派出一支三千人的前锋,去拦截这一万匈奴人。
双方在一处山谷相遇。
这一战,双方都没有任何准备,属于典型的遭遇战。
匈奴骑兵的优势在他们的骑射,但是经过李想和卫盈盈数月训练的南阳新军也有他们的优势。
这三千人有五十辆战车。
当他们遭遇匈奴的包围后,主将李猛立马下令,战车列阵。
这种突然的遭遇战,由于卫盈盈已经多次带他们提前演练,南阳兵行动迅速。很快便摆出以战车为主的防御阵。
匈奴人没有见过这种阵,开始猛攻。
结果这一战下来,一万匈奴精锐损失八千多人,最后匈奴主将眼见李想他们三千人才伤亡不到八百,知道不能再打了,赶紧下令撤离。
当李想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
李想正准备让人将前锋主将叫过来,问问他们这一战的具体战损,便看到后方烟尘四起。
看这架势,至少有两万大军。
李想不敢大意,立马让大家依山列阵。
当他们将战阵摆开,才知道来的不是匈奴骑兵,而是建章营的一支。
领军主将是窦婴之子窦有德。
窦有德听说这次是李想带兵来援,打退了这支匈奴先锋,马上亲自赶来向李想道谢。
同时,窦有德心中也有疑惑。他不明白,李想为什么能这么快便将这支万人的匈奴骑兵打退。
按窦有德对匈奴骑兵的了解,就算是地形有利,他们至少也要两万以上,才有可能拦住这支匈奴前锋。
想要打退这一万匈奴精锐骑兵,没有三万像他们建章营这样的精锐,都不可能办到。
而像李想他们这么快打退这一万匈奴精锐,至少要有五万他们建章营这样的精锐。再考虑到南阳军的战力远弱于他们建章营,想做到,那就得要十万大军了。
窦有德听说,楚王还被马诚困在新野,他不明白,李想哪来的这么多兵马。
于是窦有德在见到李想后,马上便提出了他的疑问。
“李兄,你哪来的这么多兵马?据我所知,南阳军总兵力也不过才八万多,你哪来的十万大军?”
李想也被窦有德问呆了。
“什么十万大军?我只带了一万大军过来呀!”
窦有德根本不信。
“怎么可能!我早就打听到了,这一万匈奴骑兵,是匈奴大单于手下的精锐,就算是我们建章营的精锐,没有三万人,也不可能将他们打退。
你们怎么可能仅凭一万人,便将这支匈奴精锐打败!”
李想摇头。
“不是一万人,是三千人。跟他们交手的是我三千前锋。我也是刚到这边,还没搞清情况。”
窦有德惊得眼珠都要掉下来了。
“三千!”
窦有德根本不敢相信。
可是他又不能不信。因为事实就摆在他的面前。
“我能问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吗?”
李想笑起来。
“自然是凭实力硬打出来的。不然,你还想匈奴人主动会服软?”
窦有德根本不信。
就在这时候,前锋主将李猛赶了回来。
这个李猛之前在与李想守城时,表现不错。因此,这次李想来关中抵御匈奴大军,特意让他做先锋。
听李猛说,他们这次的战损是一比十时,窦有德激动得眼睛都放起光。
可是李想却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
“这片地方,对我们比较有利。而你们才打出一比十的战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哪些地方没做好。”
李猛忙点头。
“大帅说得不错!我与几位千户也正在检讨。”
窦有德在一旁看不下去了。
“李想,你别太过分好吧!他们对匈奴大单于的精锐骑兵,打出一比十的战损,你还要他们检讨?”
李想知道窦有德还当他们是以前的南阳军,他也不多解释。
不过,窦有德很快便明白,为什么李想对李猛这次的战果并不是很满意了。
当他们与窦有德他七叔窦远的十万大军汇合后,窦远并没把李想的这一万兵马放在心上。只是派李想他们负责防守一处不太重要的渡口。
可就在李想刚到达他的驻防地点,匈奴大单于便发动了全面进攻。
三十万匈奴大军,加上代王的二十万大军,五十万大军全力进攻。
窦远的十万建章营根本无力抵挡。
窦远眼见形势不利,直接丢下十万大军,逃命去了。
十万建章营顿时自散。
李想负责的这边虽然有三万匈奴大军攻打,但是李想借着黄河天险,加上他们的战船,轻松便歼灭掉两万多匈奴精锐。
可是李想的大胜,却无法挽回整体战场的不利。
匈奴大单于得知进攻李想的三万大军,几乎被李想全歼,马上率大军从两边赶来,准备包抄李想。
李想虽然强,但要是被匈奴五十万大军包围,也是必死。
而且,眼下匈奴大军已经渡过黄河,他再守在这儿也已经没有意义。眼下最重要的是撤回京城,利用京城的城高池深,消耗匈奴与代王联军,再调南阳军与陇西军过来。
李想的大军撤回京城后,匈奴与代王的五十万联军果然包围了京城。
由于有李想的防守,加上窦有德还带来了两万建章营残部,李想在京城守了足足三个月。
其实,早在李想被包围在京城,卫盈盈他们便想带兵来替他解围。
但是李想让他们再等等。
李想知道,南阳军目前还只有两万能打,其余六万人,由于没有战车、强弩,又没有训练过新战法,根本不堪一击。
陇西军也好不了多少。由于战车不足,陇西军也只装备了一万人。
上次李想用楚王当诱饵,拖太后。现在他就要用他自己当诱饵,拖住匈奴与代王联军。
对匈奴与代王来说,京城的诱惑太大了。他们根本不可能放弃。
只要能将他们五十万大军拖在京城,南阳与陇西便可以快速发展。
虽然李想在京城守得苦,但是当他看到三个月以后,南阳军与陇西军仅用不到十万,便将匈奴与代王的五十万联军打得大败,李想觉得一切都值了。
这一场大败,匈奴大单于精锐尽失。李想仅派出两支万人的精锐,分别从陇西与晋阳两个方向推进。
负责从陇西方向出击的卫豹,很快便拿下整个河西走廊。
而负责从晋阳方向出击的卫盈盈更猛,她虽然只有一万人,但却一路打到了漠北的匈奴老巢。
而此时的太后虽然手里还有十万建章营。但是这些建章营看到李想手里的兵马如此能打,早就已经起了异心。
最终,窦婴与太后都被手下斩杀,送到了李想这儿。
皇帝也被手下悄悄溺死。
李想在一众手下的强推下,不得不坐上皇帝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