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翻阅”,关于棉花另一种常见病害——棉花枯萎病的描述出现在“屏幕”上。“棉花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毁灭性病害,发病初期,棉花植株的叶片会出现淡黄色的斑块,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逐渐枯萎、脱落,严重时整株棉花会死亡。为预防棉花枯萎病,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的棉花种子,从源头上降低发病风险。同时,要注意棉田的轮作,避免连作,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对病株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害的传播。”
除了病虫害,棉花生长过程中的浇水管理同样关键。“棉花是一种对水分需求较为特殊的作物。在幼苗期,植株较小,根系尚未完全发育,此时浇水不宜过多,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即可。过多的水分可能导致幼苗根系缺氧,引发烂根现象。随着棉花植株的生长,进入蕾期和花铃期,对水分的需求逐渐增大。此时,要确保棉田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但也要注意避免积水。积水会影响棉花根系的呼吸,导致植株生长受阻,甚至引发病害。一般来说,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的日子里,每隔3 - 5天浇一次水较为适宜,但具体的浇水频率还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质地等因素进行调整。在浇水方式上,可采用沟灌或滴灌的方法,沟灌能使水分均匀渗透到土壤中,但要注意控制水量,避免漫灌造成土壤板结;滴灌则更加节水,且能精准地为棉花植株提供水分,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张嫣将这些关于浇水的知识牢记于心,思考着如何根据棉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浇水计划。她想到,小吴公公对南方的棉花种植较为了解,或许可以和他一起商量,结合本地的气候与土壤特点,确定最适合这片棉田的浇水方案。
除了病虫害防治和浇水,“手机”中还记录着棉花生长过程中的施肥要点。“棉花生长周期长,需肥量大,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种类和数量也有所不同。在幼苗期,应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磷、钾肥,促进棉花植株的茎叶生长,培育壮苗。一般每亩可施尿素5 - 8公斤,过磷酸钙15 - 20公斤,硫酸钾5 - 8公斤。进入蕾期后,棉花对肥料的需求逐渐增加,此时要稳施蕾肥,既要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又要防止施肥过多导致植株徒长。可每亩追施复合肥15 - 20公斤。花铃期是棉花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需肥量最大的阶段,应重施花铃肥。每亩可追施尿素15 - 20公斤,同时配合适量的钾肥,以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铃重。此外,在棉花生长后期,为防止植株早衰,可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2% - 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张嫣深知,合理施肥是保证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她决定组织参与棉花种植的农户们进行一次施肥知识培训,让大家都能准确掌握不同阶段棉花的施肥方法和用量。
每天,张嫣都会在脑海中反复“查阅”这些关于棉花种植的知识,将它们与棉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她早早便来到棉田,仔细观察棉花幼苗的生长状况,查看叶片的颜色、形态,检查茎杆的粗细和韧性,以此判断棉花是否健康生长,是否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是否需要调整浇水或施肥的策略。
在观察过程中,张嫣发现有几株棉花幼苗的叶片上出现了一些细小的斑点。她立刻紧张起来,迅速在脑海中“搜索”相关信息。根据“手机”中记录的知识,她初步判断可能是某种病害的早期症状。她没有丝毫耽搁,急忙找到小吴公公,将情况告知他。两人一起再次仔细查看了这些幼苗,经过一番讨论和分析,最终确定是一种轻微的叶斑病。
“还好发现得早,按照‘手机’里说的,咱们可以用适量的多菌灵溶液进行喷洒,应该能控制住病情。”张嫣说道。
小吴公公点头表示赞同:“娘娘说得对,我这就去准备药剂,按照规定的浓度调配好后尽快喷洒。”
在小吴公公准备药剂的同时,张嫣又在棉田周围仔细查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植株受到影响。她深知,病虫害的传播速度极快,如果不及时控制,很可能会蔓延到整个棉田
在悉心照料棉田的日子里,张嫣时刻警惕着病虫害的威胁。她脑海中那部“手机”里虽详细记载着各种应对病虫害的药剂及方法,但身处大明,那些现代的药剂根本无处可寻。这可让张嫣犯了难,不过她并未就此气馁,而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聪慧的头脑,开始了一场与传统资源的深度探索,试图寻找替代之法。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思索,张嫣忆起“手记”中曾提及稻壳灰和草木灰具有一定的抑制病虫害作用。这一记忆犹如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她带来了希望。说干就干,张嫣立刻着手准备稻壳灰。她命人收集了大量的稻壳,在空旷之处架起炉灶,亲自监督稻壳的烧制过程。熊熊的火焰舔舐着稻壳,扬起阵阵轻烟,张嫣不顾烟熏火燎,专注地看着稻壳逐渐化为灰烬。
待稻壳灰烧制完成,她与小吴公公小心翼翼地将其撒在棉花幼苗之上,而后便开启了漫长而紧张的观察之旅。他们每日早早来到棉田,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幼苗的每一片叶子、每一寸茎秆,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变化。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缓流逝,终于,他们欣喜地发现,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病虫害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稻壳灰果真发挥了作用!张嫣和小吴公公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如释重负的喜悦。
于是,他们迅速组织人力,加大稻壳灰的烧制与播撒力度,力求为每一株棉花幼苗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屏障。然而,大自然的挑战总是接踵而至。随着棉桃逐渐长大,棉田又遭遇了新一轮的虫害侵袭。只见棉桃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小虫,这些虫子肆意啃食着棉桃,情况万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