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四年的金秋十月,当第一缕晨曦羞涩地揭开夜色的帷幔,金色的阳光宛如祖国母亲温柔的手指,轻轻拂过广袤无垠的草原,万物沐浴其中,皆披上了节日的华服,清丽脱俗,宛如一幅精心勾勒的水墨长卷,在晨曦中缓缓铺展,尽显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
在这个质朴无华而又情感真挚的日子里,没有都市的灯火阑珊与车水马龙,亦无繁复华丽的庆典仪式,但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炊烟、每一声悠扬的牧歌,都蕴含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以及对这片热土深沉而真挚的眷恋。我们,一群怀揣理想、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以最为质朴无华的方式,共同迎来了新中国第二十五个辉煌的生日。心中的爱国情愫,犹如草原上那怒放的山丹花,红艳如火,纯粹无瑕,跨越时空的界限,自由而热烈地绽放于心田。
晨光中,我们站在那片被温暖阳光紧紧拥抱的草原上,目光所及,是大队为我们新建的小屋,简朴而温馨。我小心翼翼地从衣兜里取出了昨日从旧屋顶烟囱上摘下的那面小红旗,此刻她已被孙桂花缝洗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爬上房顶郑重其事地将小红旗绑在了房顶的烟囱之上。面对初升的太阳,面对那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小红旗,我们齐声高唱国歌,旋律激昂,歌声中饱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情。《歌唱祖国》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如同天籁之音,不仅震撼了我们的耳膜,更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温暖了每一个游子的心房。
这一日,我们暂时放下了手中的牧羊鞭,将羊群自由地放养于馒头山那幽深的山沟之中。正午时分,我们欢聚一堂,共享这难得的节日盛宴。郑顺的月饼,凝结着团聚的味道;父母的咸菜虽微不足道,却是远方亲情的寄托和家的味道;更有大队特批、得力奇为我们宰杀的羊只所制成的手扒肉,以及热气腾腾、鲜嫩可口的水饺,这一切汇聚成一桌丰盛的佳肴,不仅让我们在味蕾的盛宴中感受到了别样的幸福与满足。而且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大家的昌盛,才有小家的温暖。
夜幕降临,我们在房前点燃了篝火,火光映照下,每个人的脸庞都洋溢着温暖而真挚的笑容。我们围坐在火堆旁,轮流诉说着自上山下乡以来的点点滴滴,那些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日子,那些成长与收获的瞬间。我们感激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感激大队领导与乡亲们的无私帮助与温暖呵护。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升华。我们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并非源自外在的繁华与喧嚣,而是源自内心的丰盈与坚定,源自对祖国,对这片土地、对这片天空、对这份事业的深深热爱与执着追求。
祖国的强大,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的巍峨耸立,更是每一个平凡人心中那份不灭的信仰与热爱。它如同草原上那无处不在的风,虽无形却充满力量,滋养着每一寸土地,温暖着每一颗心灵。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篇章。
这一夜在欢庆中过的很快,很愉快。唯一不足的是我们对郑顺,唐玉萍,王鑫的缺席深表遗憾和无尽的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