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过奖,妾身也不过是在这方面上心一些罢了,自然清楚的多一些。”
“说你胖,还好没有喘上。”
女孩子都忌讳被人说胖,徐锦书也不例外。
她小手往腰上一插,气鼓鼓地说:“王爷,你方才说什么?”
连敬词都没有了,可见是真的生气了。
季子宴总被人们说喜怒无常,但是他看最喜怒无常的该是他的王妃才是。
“没什么,是本王口误。”
哼。“徐锦书冷哼一声,不跟他计较了。
但是也没有原谅他,就把他晾在一边不理会了。
余曦在一边看着,满脸的姨母笑。
王爷和王妃如今的感情是越发的好了。
待结束的时候,三人各拎了一篮子的荷花和莲蓬。
没错,是三人,季子宴也没有例外。
本来徐锦书和季子宴都是不用拎的,可徐锦书非要说好看,有意义。
季子宴也不想败了她的兴致,便随她去了。
可徐锦书自己要拎就算了,还非要叫着季子宴一起。
说是这样他也有参与感。
于是,回去的一路上,下人们就看到自家平时不苟言笑,喜怒无常的王爷拎着一篮子粉粉嫩嫩郁郁青青的荷花和莲蓬。
顿时众人都有些大跌眼镜,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穿过假山的时候,徐锦书听到了什么,然后她的脚步就停了下来。
甚至对着季子宴和余曦“嘘”了一声,然后寻了一处,趴着假山后面就开始看八卦。
“月华,是你啊,表嫂呢,你怎么没有跟在她身边伺候?”
“王妃和王爷泛舟去了,王妃不喜人多,我又不通水性,所以王妃准了我半日假。”
“原来如此,表嫂人还真是好。不过……”顾嵘话锋一转,“这种事情,表嫂怎么能不叫着我一起呢?”
月华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儿,“王妃和王爷培养感情的两人行,你跟着算什么?”
她算是发现了,王府的表少爷真的是很不着调。
都已经及冠的人了,比她还要大上五岁,可很多时候都特别幼稚。
顾嵘挠了挠后脑勺,讪讪笑道:“是哈。”
“那表嫂准你休假,你为何又在这里采花儿?”
“自然是有用,才来采的。”
月华一板一眼地回答。
顾嵘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用手去蹭一蹭以缓解尴尬。
一旁躲着八卦的徐锦书看的津津有味。
她手撑着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着季子宴眉骨突突地跳。
他的王妃什么时候这么八卦了,他怎么不知道。
瞧这样子,哪儿有一点王妃的派头?
“表哥,表嫂?”
不知道啥时候,顾嵘注意到了一行“偷看”的徐锦书三人。
月华顿时也被吸引了注意力。
见到徐锦书和季子宴,她赶紧给两人行礼,“见过王爷,王妃。”
徐锦书满脸笑意地对月华颔了颔首。
月华不清楚自家王妃为什么看起来心情很不错的样子。
大抵是摘了荷花和莲蓬高兴吧。
而顾嵘则是被自家表哥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他呆呆愣愣地看着自家表哥,说话都不利索了,“表哥,你这是什么……造型?”
真是见鬼了。
自家表哥这么一个冷面煞神,居然拎着粉粉嫩嫩的荷花和圆润饱满郁郁青青的莲蓬。
真是怎么看怎么违和。
再看看表嫂,顾嵘似乎是明白了什么。
没想到自家表哥也有今天啊。
嘿嘿嘿。
顾嵘笑得像个拐卖小朋友的怪叔叔。
季子宴斜睨了顾嵘一眼。
看来表弟病得是真的不轻,该宣个太医给他好好看看脑子。
徐锦书似没有察觉到兄弟二人间的不对劲,她邀请顾嵘,“今日采了好些荷花和莲蓬,一会儿还会有人送来莲藕和藕带,午膳表弟要不要一起用,我叫他们做一桌的荷宴。”
“好啊,好啊。”顾嵘忙不迭地点头,“不过藕带是什么?”
徐锦书又给顾嵘解释了一番。
这下顾嵘倒是真的有些期待了。
然后想了想,徐锦书又吩咐月华,“月华,你去丹霞院问问舅舅,看他要不要一起。至于小意,午膳不能回来用,晚膳给他送去一些就是了。”
“好的,王妃。”
月华走了,徐锦书才无意间瞥到季子宴这个王府最大的主人。
“王爷以为如何?”
“王妃安排就是了。”
“那好。”
不出意外,午膳前顾峥来了。
看到徐锦书和季子宴,没有夸奖两人还惦记着他这个舅舅,而是数落道:“锦书啊,你现在不是一个人,怎么能这般任性呢?”
“是锦书考虑不周了,锦书知错了。”
季子宴讶异地看了徐锦书一眼,不过面上表情没有什么变化。
在舅舅面前,她倒是乖觉。
见徐锦书认错态度良好,顾峥也是放过了她。
然后转头,又将矛头对准了季子宴。
“小宴,不是我说你,你的王妃年纪小,不知事也就罢了,怎么你这么大岁数了,还不懂事呢?”
噗——
徐锦书想笑。
季子宴完全是被她连累的。
但现在不仅要被教训,还要被戳心窝子。
季子宴一个眼神儿过去,徐锦书顿时怂了。
“我知道了舅舅,下次不会了。”
“但愿你是真的知道了。”
顾峥教训完季子宴,也到了午膳时间。
众人围坐在一起。
顾嵘有些迫不及待,他瞧着桌上一道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菜肴问,“这便是表嫂说的那个藕带?”
徐锦书点了点头。
顾嵘夹起一些尝试,之后给出了很中肯的评价,“果真如表嫂说的那般,清甜爽脆。”
顾峥瞪了他一眼,“没规矩!”
他老爹表哥表嫂都在,怎么就轮到他先动筷了?
顾嵘知道,因着自己迟迟不成家的事情,爹他是怎么看自己怎么不顺眼。
这么美好的时刻,他也懒得跟老爹犟嘴。
“都是一家人,何必讲求那么多呢,舅舅也赶紧试试吧,看合不合胃口,合胃口的话,可以让下人给您送一些过去。”
“还是锦书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