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机的工作原理贺兰怕自己讲不好,于是电话将来广交会来开眼界的省会机械厂罗厂长叫了来,请他这位专业人士代为讲解。
可惜的是沟通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只要提到专业名词,别说那位充当临时翻译的组委会工作人员的词汇量捉襟见肘,就是一旁的英文翻译也要斟酌再斟酌,恨不得掏出一本英汉大辞典来当场翻阅。
于是现场便出现了一幕略显诡异的情形,买卖双方包括帮忙的闲散人员俱都对这笔生意万分期待兼心急如焚,但碍于翻译问题,只能面对面大眼瞪小眼。
在贺兰与英文翻译绞尽脑汁沟通的时候,一名组委会工作人员悄无声息地离开,随后带着一名专业俄语翻译匆匆赶了回来。
有了这名专业翻译的加入,沟通霎时变得顺畅起来。伊万在深入了解了辣条的构造以及生产要求后,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听起来似乎并不难,我请示一下委托方。”
贺兰在他打电话前郑重提醒他:“设备可以不是最新款,但性能必须是最好的。”
她记得上辈子曾听营销号提到过,前苏联的重工业至少领先全世界五十年。如果所言不虚,那么前苏联十几二十年前生产的机器放到现在依然是独领风骚一般的存在。
伊万的这通电话持续时间相当长,期间一再询问贺兰可不可以用其他商品来替代膨化机,可替代的物品十分多样,种类包括但不限于飞机坦克和大炮。
可惜贺兰小心肝一阵乱颤后仍旧坚持自己的主张:“我只要膨化机。”
伊万无奈只好继续与电话对面的人周旋,这一周旋就周旋到了当天闭馆时间。期间伊万一直在汝辉的展位前徘徊不去,屡次试图说服贺兰更改主意,但都遭到了贺兰无情的拒绝。
眼见参展商纷纷开始离场,一无所得的伊万略带遗憾对贺兰说道:“希望你不会对今天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说完他转身便离开。
张松年看着伊万的背影眯起眼,道:“老外也会欲擒顾纵这一招?”
贺兰心中此时已经开始后悔,不过更多的还是倔强,“管他呢,生意成了当然好,不成也没办法。”
首次参加广交会的企业大多都有这种谨慎心态,而一些“老油条”则早早就在观望伊万这单生意能否成交,最后发现伊万含恨离去,很多企业便立刻开始针对伊万展开自己的营销计划。
晚饭时江仕春主动来电,贺兰还以为对方是来解释的,结果没想到电话刚一接通江仕春便对她说:“那个俄罗斯人伊万,他的生意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做。”
贺兰:“有政府背景?”
江仕春:“嗯。”
贺兰叹息一声:“可惜了,早知道我就不跟他要膨化机了。”那个伊万现在肯定门庭若市,这笔买卖已经轮不到汝辉来做。
电话里江仕春一声轻笑,道:“做不成也没关系,你这次来参展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牌子打响了,名气打出来了,订单一定不会少。”
“说的也是。”贺兰有些蔫,怎么说也是年产值4%的大单,就这样丢了她怎么能不心疼。
像是为了宽慰她,江仕春说道:“你今天见到的那个是我堂哥。”
贺兰收回思绪,脱口而出一句夸奖:“真是年轻有为。”过后想了想又补充一句:“你将来肯定不会比他差,对吧?”
江仕春闷笑出声,“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知道。”贺兰小嘴抹了蜜一样恭维江仕春,“我们江秘书绝对不是一般人,前途远大着呢。”
江仕春心里一阵熨帖,终于道出这次来电的最终目的:“堂哥知道我们的事了。”
贺兰握着手机没有出声,等待江仕春接下来的话。
“他夸我眼光好,喜欢的不是庸脂俗粉而是一位巾帼英雄。”
听到这句代表肯定的话,贺兰心中的忐忑彻底被罕见的娇羞取代,在电话里讷讷道:“真的?江处长真的这么说?”
“骗你是小狗。”
贺兰的笑容止也止不住,翻身在床上打了一个滚儿,道:“替我谢谢江处长的赏识,巾帼英雄我不敢当,女企业家我当定了。”
心大的未来女企业家饱睡一整晚,第二天一早在餐厅遇到黑眼圈浓重的张松年还不忘安慰对方:“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最后一天兴许会有更大的订单等着我们呢。”
然而事实是更大的订单没有,更大的风雨倒是来了。
广交会虽然早早就有预告台风即将登陆,但其本身包括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小瞧了这场名叫浣熊的台风,因此准备并不充分。所以当会展中心在台风肆虐下开始四处漏雨,众多企业便被迫开始在室内进行“抗洪抢险”。
因为有张松年在,所以汝辉提前做了相关准备,雨棚搭建得又快又结实。在其他展位或是人仰马翻忙着整理产品、或是争相抢购塑料薄膜的时候,汝辉兼具美观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宽敞雨棚又一次成为全场焦点,第一时间便吸引了相当多的客流量。
并且无论走进展位的人是否下单,临走前汝辉员工都会送上一件印有汝辉厂名的黑色橡胶雨衣。雨衣的材质相当厚实,绝非那种市面上五块钱不到就可以买到的劣质品。
广交会举办了四十多年,有汝辉这样初出茅庐的新企业,自然就有身经百战的老厂家。前两期展会上贺兰便发现,厂家赠送给顾客的除了自家产品以外,还有一些实用“周边”,其中扇子和雨伞是出场率最高的两种。
贺兰和张松年研究一番,认为扇子这种东西成本太低,极易被人丢弃,宣传作用其实微乎其微。而雨伞虽然成本略高,但是携带方便,在南方也更具实用性,所以起初贺兰是主张定做雨伞做宣传周边的。
不过张松年提起台风即将登陆,在这种狂风骤雨的天气下雨伞的作用约等于无。于是两人一致决定索性将成本再提高一个档次,定制一批雨衣来做赠品。
雨衣的定制方面贺兰有着独特的要求,第一她要求只在雨衣的胸口部位和用来装雨衣的袋子上印刷汝辉两个字,大小约五公分左右;第二质量不能马虎,必须结实耐用。
幸亏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她的要求才能迅速又切实的被满足,否则雨衣还没有出厂,台风天怕是就要结束了。
下午时风力减小,从汝辉展位离开的顾客人手一只中国红色正方形手提袋,袋子里面除了装有质量上乘的雨衣,当然还少不了各种各样的试吃品。
而受益于这场台风,广交会最后一天汝辉的订单量又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