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而入,就见一位老大夫坐在桌前打盹,另一位老大夫在男孩榻边守着。
两人见郡主和钦差大人来了,忙起身。
楚瑶欠了欠身子,恭敬问道:“前辈,他如何了?可是有发烧?”
“脉象比昨日好,瞧着呼吸也均匀了些。昨个后半夜发烧了,给他灌了退烧药,现在只是低烧。”
楚瑶上前探了探男孩的额头,又给他把了脉。
悬着的心这才稍稍落了些,男孩状况还好。没有高烧不退,证明状况可控。
她看向两位眼中带着血色的老大夫,由衷道:
“辛苦两位前辈了,白日由我接替照顾他,你们快些回去歇息会儿吧。”
张大夫笑容和蔼道:“我们两个轮流照看他,更何况还有孙大人一直在旁帮忙。
我们两个老东西,昨夜也都轮流歇息了,你看那行军床,就是孙大人特意给我们准备的。我们真不累,用不着回去歇着。”
“白日也用不着那么多人,不如二位还是回去歇着。总要休息好,才能照顾好病人,若是医者先累垮了,岂不是罪过?”
张大夫想了想,转身对另一位大夫道:“刘大夫,反正也无须都在这里,要不你先回去,等你歇足了,再回来接替我?”
“行。那我先回去休息。下午我来换你。”
事情这样定下来。
楚瑶拿出秋月事先熬好的汤药准备喂给男孩。
试了试,男孩还是口唇紧闭,只能依旧由萧逸以巧劲扒开他的嘴,灌的药。
不论如何,药是进了肚子。
楚瑶于是开始为他施针。
萧逸不远不近立在楚瑶身侧,眉目温柔看着她一点点捻针。
她施针的时候,脸上异常严肃,一双眸子如潭水平静却又深邃。
进针的时候,甚至能感觉到她在屏气凝神。
瞧着她那双纤细的手稳稳捏着金针,一点点捻进男孩皮肉。
楚瑶专注于施针救人,而萧逸则安静立在那里,默默看着专注的她。
这一刻,室内异常安静,落针可闻。
萧逸看着那人,心中莫名安宁。
不多时,忽而听到一阵低沉的呼噜声。
萧逸拧眉回头,发现张大夫窝在椅子里睡着了,打起了清浅的呼噜。
看来还是累着了,只是嘴硬,在那里强撑着,但终究敌不过困意,就那样坐着睡着了。
萧逸唇角勾了勾,浅笑着转头,正巧看见楚瑶也看向这里。
想必她也听见了那低低的呼噜声。
见楚瑶唇角同样带着笑,还冲他示意别打扰他。
萧逸会意点了点头。
楚瑶转过头,继续为男孩施针,萧逸则依旧立在那里,安静看着楚瑶的侧影和她手上熟练的动作。
他一时间有些恍惚。
竟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不知过了多久,忽而门被人轻轻敲响。
萧逸拧眉亲自去开门,就听门外的卫夏道:“爷,圣上派了个小太监来唤您,说是有事即刻传您入宫。”
急事?
萧逸挑眉,同楚瑶打了招呼,随即大步出门。
在门外看到正在抹汗的小太监。
萧逸顿住脚,偏头看向小太监:
“可知圣上召我何事?”
“奴才不知,三公子您还是尽快进宫,圣上此刻还在御书房等着您呢。”
萧逸有些奇怪,圣上召他,很少这样急切,今日这是出了何事,就这样着急?
他大步走在前面,忽而想到什么,突然顿住脚,转身看向身后紧跟着小跑的小太监。
“此刻还有谁在御书房?”
“回三公子,奴才出来的时候,礼部郎中王公子正在圣上的御书房内。不过此刻,他还在与不在,奴才就不清楚了。”
王砚青?
萧逸挑眉,是他。那就不是圣上有急事急召他,而是王砚青从中作梗。
真是无聊之人,竟耍这样的伎俩。
萧逸进御书房时,果然就见王砚青也在。
给平宣帝请安后,冷冷瞥了他一眼,就见那人勾唇,还他一记坏笑。
萧逸不再理他,而是对着平宣帝恭敬道:“不知陛下今日召见臣,所为何事?”
“朕听说,昨个阿娜朵公主去栖流所散财,还闯祸了?”
“是。”
“重伤那个孩子如何了?”
“目前还处于重度昏迷状态,怀宁郡主同两位老大夫正在全力救治,据说有转醒的可能。”
“阿娜朵公主无端跑去栖流所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是她太过鲁莽行事。昨个本来是栖流所正式收治难民的好日子,偏让她给搅和出这样的事。”
平宣帝面上带有愠色,但还是说道,“念在两国盟友面上,朕也不好太过苛责她。回头,朕自会敲打她一番,让她日后别再闹出这样的事。”
萧逸垂首敛眉,他早已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齐凉两国邦交事大,阿娜朵又是无心之失,平宣帝自是不会惩戒阿娜朵。
就听平宣帝转了话题又道:“京中流民安置工作已经陆续开展,并初见成效。
但京郊附近几个州县还有不少灾民、流民,他们的善后工作,地方官府是否有序开展,应该一并纳入监督范围,以防地方官员欺下瞒上。
都是大齐的子民,总不能顾此失彼。
另外,王爱卿提到,不能让流民长期依赖官府和民间救济,否则,难免让那些人养成懒散性子,处处倚靠救济。
王爱卿建议,朝廷应当尽快完善旱灾善后工作和明春耕种鼓励事宜。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那些流民明春顺利返乡归田。”
萧逸唇角勾起冷笑,瞥了眼王砚青,见他面上一本正经,萧逸暗道,那王砚青还真是操心得很。
他一个礼部郎中无端跳出来,对本属于户部的事指手画脚。
虽然,他说得看似有些道理,但如今深秋未至,就提到明春返乡之事,还将事情说得如此急切。
怕不是他提议未雨绸缪,而是别有用心。
萧逸心中对王砚青不屑,但还是敛了神色,拱手对平宣帝道:
“回陛下,今夏大旱,受旱灾导致灾情状况以及各地救灾情形,臣业已派人去各个州县统计出来了。
据臣调查得知,京中目前尚有流民近八千人,京郊几个州县共有受灾灾民三万人,因受灾导致无家可归、流落州县沿街乞讨的流民约两千五百人。